APP下载

玉米矮化、增密、促产调查分析与措施研究

2015-08-28向腾远

卷宗 2015年7期

向腾远

摘 要:矮化玉米植株,合理增加玉米密度,是目前玉米生产中挖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玉米植株矮化,一是减少自然灾害如风灾引起的倒伏损失,二是可适当提高玉米种植密度,提高玉米产量。因此,研究和探讨此项技术,在目前玉米生产上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玉米矮化;挖掘潜力;增产效果

玉米产量的形成是单位面积总株数、单株玉米粒数和千粒重来决定,单株玉米粒数和千粒重在目前形势下已基本稳定,但单位面积株数是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来适度增加,而最重要的技术措施就是矮化玉米植株,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玉米产量。

1 目前玉米生产现状调查分析

1.1 植株和穗位高度

我地种植植株和穗位高度(下表所示):

1.2 玉米密度情况

我地种植密度(下表所示):

1.3 我地玉米产量情况

根据实际种植密度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1.4 现状分析小结

一是我地种植的玉米,从品种特性来看,大多数都是植株和穗位偏高;二是我地实际种植玉米植株高度和穗位高度比品種审定资料要高一些;三是我地实际种植密度与审定资料所要求的密度要稀一些;四是我地玉米产量与审定资料要低一些。

2 矮化玉米的优势及途径

2.1 矮化后的玉米优势

一是植株矮化后,比常规植株矮33-55厘米,穗位降低15-28厘米,茎杆粗壮,比常规玉米粗0.1-0.21厘米,根系发达,有利于对水肥的吸收利用。

二是节间缩短.叶片变宽、增厚.特别是功能叶(穗位叶片及穗位上下叶片)面积明显增大,能充分显露于阳光直射之下,提高光合效率。

三是绿叶功能期延长、能更多地制造营养,促进籽粒饱满,减少秃尖现象。

四是由于植株变矮,杜绝或减少了空杆。

五是矮化后的玉米大大减少了因自然灾害如风灾引起的倒伏所造成的损失。

2.2 矮化玉米的措施

一是选择植株较矮的品种,要选择植株在220-250厘米的品种较为合适。

二是适时早播,适时早播,可以使玉米节间缩短,玉米茎杆粗壮,我地玉米播期一般在2月15-20日(育苗移栽播期)。

三是育苗移栽,育苗移栽的玉米根系发达,苗子矮健。方法可采取酿热物温床双模覆盖育苗加乳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四是蹲苗。蹲苗是”控上促下”的有效技术措施。可使玉米幼苗的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促其生长健壮,缩短节间;可使玉米地下部分的根系发达,深扎于地下,可增强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蹲苗时期:直播的在出苗至拔节期,移栽的在移栽后20-25天至拔节期为最佳适期。蹲苗方法通过深中耕、勤中耕,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消除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促进根系下扎,固土牢株,健壮植株。玉米蹲苗,应根据土壤墒情、肥力、苗情及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掌握。具体的应做到”三蹲三不蹲”,即蹲湿不蹲干、蹲肥不蹲瘦、蹲黑不蹲黄。

五是采取化控技术。化学调控能显著降低玉米植株高度,与对照相比,化学调控处理降低了拔节期至抽雄期玉米的株高,增加了地上部第3节间的粗度,增强了根系吸收能力,使再生根增加,同时叶面积增加,光和能力增强,叶片功能期延长,活杆成熟,促进生殖生长。化控方法可采用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喷施时要把握好喷药的时间、药液的浓度,喷药的多少要根据玉米长势情况而定,长势强的要多喷一点,长势弱的要少喷一点或不喷。

3 提高玉米密度把握的技术原则

3.1 要注意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上,要选择适合我地抗到、抗逆、丰产性好、耐密性强的品种。

3.2 要因地制宜提高玉米的种植密度

增加玉米种植密度,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玉米地块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种植密度。光照强的、土层肥厚的密度稍大,相反密度稍小。

3.3 提高玉米种植密度要讲究栽植方法

玉米密度加大,就必须配套科学合理的栽植方法,栽植不好,玉米叶片互相遮蔽,争光、争肥、争水,因此就必须采取玉米叶片定向错窝栽植,也就是说,叶片与玉米行间呈垂直状态,且玉米株与株之间叶片呈平行状态,玉米行间株与株要错开,形成“丁”字型,这样就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地力的肥水利用。

3.4 提高玉米种植密度要合理施肥

玉米密度的增加,要适当提高施肥量,并要注意磷钾肥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增密效果。施肥的原则是,适当提高氮素化肥用量,加大农家肥和磷钾肥的施用量,这样就能使玉米茎杆粗壮,增加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同时增加产量。

4 小结

通过对玉米植株的矮化,就能使我地玉米种植密度每亩在3200-4200株,每亩可提高株数400-900株,单株产量平均按150克计算,每亩可提高产量60-135公斤,且可降低因风灾造成损失产量的20-50%,因此,可大大提高矮化密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