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出入口公路分车带设计探讨

2015-08-28赵圣琦

卷宗 2015年7期

赵圣琦

摘 要:城市出入口公路地处城乡结合部,因其地理位置及交通组成特点,分车带应用较广泛。针对此类道路特点,综合城市道路和公路相关设计规范,探讨分车带宽度确定、开口设计、绿带设置等问题。

关键词:城市出入口公路;分车带宽度;分车带开口设计;分车绿带设置

随着近年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各地城市范围不断外延,城市出入口和城乡结合区域承担集散功能的一级、二级公路逐渐增多。因其地理位置往往代表城市形象此类道路备受重视,道路等级高、设计标准高、横断面形式多样,但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道路两侧村屯、门店、企事业单位较多,分车带开口多,加之市郊驾驶员及行人交通守法意识降低,车辆超速行驶、强行左转、随意调头、任意横过路现象增多,导致交通事故率升高。据某市交通管理部门统计,该市两条出入口公路建成后一年内路段发生交通事故427起、死亡28人、伤151人,分析事故原因部分与道路分车带问题直接相关,因此对于城市出入口公路分车带设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1 城市出入口公路分车带作用

道路横断面设计主要包括横断面布置、各部分组成及宽度、路拱横坡、路缘石。横断面通常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分车带、人行道、绿化带、设施带组成。影响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因素很多,包括城市规模、地理位置、道路红线宽度、交通量(车流量与人流量)、流向、车辆类型与组成、设计速度、排水方式、结构物位置、地上及地下管线位置、相交道路交叉形式等。公路横断面组成较为简单,设计规范对横断面设计要求较笼统,城市出入口公路因其特点必须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科学论证。

城市出入口公路因其地理位置及交通组成特点,横断面布置以两幅路、三幅路、四幅路为主,均需设置分车带。分車带由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组成。分隔带是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分隔车行道用的带状设施,用来分隔交通、安设交通标志等公用设施及绿化,此外可为设置港湾停靠站、增设交叉口车道提供场地及保留远期路面展宽的可能。分车带虽小,但在城市出入口公路中应用广泛,位置重要显眼,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

2 城市出入口公路分车带宽度确定

城市出入口公路是城市的“脸面”,一般市郊用地又比市内宽松,往往分车带宽度占道路宽度比例较高。《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中规定,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绿地率。即道路红线范围内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要求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科学合理确定机动车道、分车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宽度,既满足功能要求又不致过度浪费,是设计期初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分车带按其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及功能,分为中间分车带(简称中间带)及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对分车带最小宽度做出规定: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规定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必须设置中间带,中央分隔带宽度应从对向隔离、安全防护的主要功能出发,综合考虑中央分隔带护栏的防护形式和防护能力确定。作为干线的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宽度应着重考虑护栏的防护功能需要,选择可有效防止车辆失控冲过中央分隔带的护栏形式及对应的中央分隔带宽度。作为集散的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宽度应根据中间隔离设施(可不具备安全防护功能,仅具有物理隔离功能)的宽度确定。

3 城市出入口公路分车带开口设计

城市出入口公路的分隔带开口主要是供车辆进出道路使用,常因村屯道口、商业网点、企事业单位密集而开口多、间距近,开口处转弯车辆与直行车辆交叉矛盾突出,进出车辆不易全面观察道路上车辆状况,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开口设计需考虑的因素很多,均应与后期交通组织及管理控制方式相结合。

3.1 开口数量及间距

分隔带开口应不影响正常交通的行驶,设计必须严格控制开口数量,宜少不宜多,对于需求多的路段应最大限度合并设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规定主干路的两侧分隔带断口间距宜大于或等于300米,路侧带缘石开口距交叉口间距应大于进出口道展宽段长度。

3.2 开口形式

开口端部的形状通常采用半圆形或弹头形,开口一般20至30米长,具体根据被交路宽度确定。一般开口有直进直出式、斜进斜出式,设计中结合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分车带宽度、进出车辆类型、交通量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信号控制交叉口采用直进直出式,右转交叉口建议采用斜进斜出式。

注:两侧带分隔带宽度中,括号外为两侧均为机动车道时取值;括号内数值为一侧为机动车道,另一侧为非机动车道时的取值。

3.3 平面交叉处开口半径

平面交叉处的开口还应符合转弯设计的各项要求,转弯曲线的线形应根据车辆转弯行迹确定,转弯半径满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行驶要求。《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中规定如表2: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中鞍式列车在各种转弯速度情况下,路面内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规定如表3:

3.4 平面交叉口压缩分隔带增设车道

平面交叉口道路通行能力较一般路段有所降低,为保障交叉口交通安全、高效,通常需开辟左右转弯专用车道。设计可通过压缩较宽的中央分隔带新辟进口道左转专用车道,压缩后中央分隔带宽度对于新建交叉口至少为2米,对改建交叉口至少为1.5米。进口道长度由展宽渐变段和展宽段组成,其长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当两侧带较宽时,右转交叉口可压缩外侧分隔带增设加、减速车道。

3.5 开口处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计

开口处易发交通事故,必须重视该处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计。可根据道路交叉形式及具体情况选用交叉路口指路标志、警告标志、注意合流警告标志、停车让行标志、减速让行标志,划设道路出入口标线、停止线、人行横道线、导向箭头、让行线、导流线等,并在实际应用中注意交通标志和标线配合。

4 城市出入口公路分车绿带设置

道路绿化可以改善沿线的环境质量、丰富道路景观、缓解视觉疲劳,它的基本前提是保证行车安全,符合行车视线和净空要求。在城市出入口公路中绿带设置十分普遍,绿带根据其布设位置分为中间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分车绿带靠近机动车道,距交通污染源最近,滤减烟尘、减弱噪声效果最佳,用绿带将车道分开,保证了车辆行驶的轨迹与安全,合理处理了交通和绿化的关系,起到疏导交通和安全隔离的作用,同时还可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

分车绿带的绿化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形成良好的行车视野环境,使驾驶员容易辨别穿行道路的行人,减少视觉疲劳。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小于1.5米,从交通安全和树木的种植养护两方面考虑,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米。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米的,應以种植灌木为主,并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米至1.5米间的范围内,配置灌木、灌木球、绿篱等常年树冠枝叶茂密的植物,改善行车视野环境。两侧分车绿带对非机动车有庇护作用,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复层混交,扩大绿量。特别注意的是开口处、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内侧绿带必须采取通透式配置,即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米至3.0米之间的范围内,绿带上树木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使穿越道路的行人或并入的车辆容易看到过往车辆及易被识别。

5 城市出入口公路分车带设计其他问题

5.1 港湾停靠站的设置

当分车带较宽时,可通过压缩分隔带设置港湾停靠站。当分隔带宽度不足4米而人行道较宽时,可适当压缩人行道宽度,但该段人行道宽度缩减比例不得超过40%,并不得小于3米。

5.2 道路建筑限界的保证

公路建筑限界是为了保证公路上规定的车辆正常运行与安全,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在分车带设计和后期养护中,公路标志、护栏、照明灯柱、电杆、管线、绿化、行道树等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之内。

6 结语

分车带在现今城市出入口公路中应用广泛,直接影响道路使用安全性、舒适性,因其特定性设计中必须兼顾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特点。本文从宽度确定、开口设计、绿带设置等几个方面对城市出入口公路分车带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设计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CJJ37-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华中科技大学.CJJ152-2010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CJJ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