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荷兰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2015-08-28陈慧中张炎

卷宗 2015年7期
关键词:汉斯荷兰大学

陈慧中 张炎

摘 要:创业教育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及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与自主意识,乃至整个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从多个方面将中国、荷兰两所应用型高校的创业教育进行对比与分析,提出了改进应用型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

基金项目: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心课题《中外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比较——以安徽科技学院与荷兰格罗宁根汉斯大学为例成果》(CY2013ZD01)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选择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现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发源于美国,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获得商业头脑、坚实、自尊、知识与技能等成功企业家所必备的要素。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与研究型高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高校更为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高校同步开展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并进一步深化[1],以达到点燃学生创业激情、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

1 中荷两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1.1 国内创业教育现状

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1999年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概念,到2010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并成立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近十五年的探索,使得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创业教学、创业研究和创业实践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3]。但是,由于起步晚,我国高等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缺乏有效的、科学的创业教育方法,造成我国创业教育成效较低。如何将创业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确保创业教育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建构合理的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1.2 荷兰创业教育现状

荷兰自古以来便以贸易与商业作为立国之本。长期以来,荷兰各大高校与其他层次的教育机构有着各种各样的创业教育培训课程。2000年,荷兰在全国推广创业教育,并开展了名为”教育与创业合作计划”的项目。这一计划有四个目标: (1)推广”成功案例”;(2)提升高校的创业理念;(3)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4)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能力[4]。

荷兰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在2008年至2011年共投入3300万欧元用于激励创业教育,目标有两个:一是让更多的荷兰教育机构将创业教育融入其理念、组织机构与课程设置;二是使更多的荷兰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对创业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并在毕业后真正创办自己的公司。

2 安徽科技学院创业教育现状

安徽科技学院是安徽省较早施行创业教育的高校,在2009年就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必修课;2010年组织制定了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办法;2011年投入专项资金建立了大学生創业园;2011年,筹建了滁州市首家创业模拟实训室。

2.1 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2008年,学校与滁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引进SYB创业培训项目;2011年,开展了创业意识培训(GYB)和创业模拟实训,丰富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了理论授课和计算机创业模拟的有效结合。与此同时,学校在2011年明确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列入各专业大二必修课程,在个别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创业实践等创新模块课程,在经济管理类大三学生中开设KAB、SYB实训课程。

2.2 加强师资培训,打造专兼职创业导师团队

在创业教育教师的选配上,安徽科技学院采取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法,专职教师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教研室内的所有教师;兼职教师以经管类教师和就业指导师为主。目前,学校共有5位教师参加了GYB创业培训师培训、6位教师参加创业模拟实训师培训、4位教师参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系统培训(中级)班”、3位教师参加KAB讲师培训、35人取得了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2.3 以创业园建设为纽带,打造创业实践和孵化平台

2011年,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业园正式开园运营,10支大学生创业团队入园,此后每年遴选14支团队入住,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搭建了实践平台[5]。学校还建立了大学生创业辅导网,提供包括创业优惠政策、法律事务、小额贷款等在内的创业咨询和服务。

2.4 以KAB俱乐部为平台,浓厚校园创业氛围

安徽科技学院KAB创业俱乐部是由学生发起,经共青团中央KAB推广委员会批准成立,由校团委、KAB、SYB专业的创业导师辅导的学生组织。其自2012年成立以来,立足学校的目标定位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定位,积极打造大学生创业平台,通过创业教育、项目创意、文本构思、项目推介、实体转化等途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参与进来。目前,俱乐部活动被中国青年报报道10余次,获得国家级创业大赛奖项6项,省级16项。

2.5 加强创业指导,积极构建创业跟踪体系

安徽科技学院于2008年成立了副处级建制的大学生创业辅导办公室,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创新创业活动。2011年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从事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并获批为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

在建立创业教育教学实践的质量监控系统过程中,安徽科技学院定期收集创业毕业生信息,组织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有效实现了在校期间理论指导与毕业后的实践帮扶的有效结合,建立了在校和离校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以便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目前,学校在创业教育上还有一些不足。在课程设置上,仅仅是通识教育的一种,没有完全做到创业教育与专业相挂钩,分年级分专业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在教师队伍培养上,没有具有创业经历的创业导师;在创业基地的建设上,仅有校创业园,没有创业实习基地,也没有与企业联系的校企联合孵化基地;在资金提供上,缺乏专项的创业基金。

3 格罗宁根汉斯大学创业教育现状

格罗宁根汉斯大学(Hanze University Groningen),创立于1798年,是荷兰最古老的应用科技类大学。作为荷兰学科设置最全面规模最大的应用型科技大学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创业”以来,创业教育一直是其关注的重点,迄今已经经历了起步、发展、成熟三个阶段,有了自己的创业生态系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

3.1 建立创业生态系统

出色的创业教学不仅需要优良的师资、完备的教学和科研机构,还需要孵化器、创业园和新创企业等一系列能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实践机会的组织。当上述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创业生态系统”之后,创业教育就拥有了优越的发展条件[6]。除了创业教育外,这一系统主要还包括物理设施、衍生企业和商业网络、创业孵化项目和创业研究等,既有物理的要素,也有制度和政策等非物理的要素。

1984年,格罗宁根汉斯大学推出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 “临时创业安置”吸引毕业生在学校的帮助下创办企业。到了20 世纪90 年代,格罗宁根汉斯大学推出了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孵化项目——“大学在校生创业”,通过提供创业培训、网络和办公设施等支持格罗宁根汉斯在校大学生创业。

3.2 整合两大创业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一:创业网络模型

格罗宁根汉斯大学创业教学课程体系以荷兰知识密集创业研究所(Nikos)开发的”创业网络模型”为重要理论基础,如图1所示。

这个模型整合了创业的两个重要视角——创业过程视角和社会系统视角[8]。前者强调创业活动始于机会的识别与创意的形成,经过”创业准备”阶段,最终过渡到机会的利用,即建立新的企业或业务。后者则强调创业者嵌入在人际网络关系中,并通过与其他主体的交换和互动,获得创业所需的资源和信息。创业者是否能顺利沿着上述三个阶段推进,取决于创业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资本”。具体而言,包括战略资本、文化资本、經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四类。

基础理论二:Kolb的学习循环理论

另一个理论基础是Kolb的学习循环理论,如图2所示。Kolb的学习循环模型包括实际体验、反思、概念化和反复实践四个阶段。实际体验要求学生去“做”和“感知”;反思阶段要求能对做过的事情进行回忆和思考;概念化阶段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抽象为知识和行为规则;反复实践阶段则是学生将总结的知识和规则付诸实践并加以改进。格罗宁根汉斯大学运用了Kolb的这一理论,在创业课程中同时设置了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理论性的课程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实践性的课程则要求学生在”现场”与创业者互动并完成作业任务。

3.3 设计涵盖创业全过程的课程体系

到了20 世纪90 年代末,创业教育在格罗宁根汉斯大学内部全面铺开,创业课程的数量快速增加,涵盖的内容日益丰富和全面。如表1所示。这些课程不仅涉及创业准备阶段的知识和技能,如商业计划书的撰写,也涵盖了新创企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和法律问题,因此覆盖了创业活动的各个阶段,从而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创业相关知识与技能[10]。

4 中荷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比较与思索

通过对比安徽科技学院和格罗宁根汉斯大学创业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出,中荷两国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在理念、课程设置方面有着比较大的差异。

4.1 教育理念方面

中国提出“创业教育”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创业教育”也就成了“学习如何开公司”,显得较为“功利”,也较为“直接”。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更加偏重向学生传授注册公司的流程,以及用现有的“成功案例”让学生学会效仿。同时,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一般都以”成功的结果”作为导向,而鲜有提及“商业道德”。

与中国相比,荷兰高校对”创业教育”的理念完全不同,这在选词上就已经有了明确的体现。荷兰把创业教育称作”企业家精神教育”,即荷兰创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具备”一名成功的企业家的精神”,而并不要求受教育者必须自己创办公司。荷兰人认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发现商业机会的眼光、丰富的市场经验、对产品或服务的深入了解、良好的商业道德、充足的信心与抗压能力、高超的管理技能与健康的体魄[11]。换言之,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获得这些技能与素质。学生在掌握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所需具备的技能与素质之后,即使没有选择自主创业,也能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创新实践,或是优化机构原有的组织与管理流程,即所谓的”内创业”,并提升整个荷兰社会的自主创新意识与自主创新能力。荷兰目前主流的观点是:创业可以在人生的任何阶段进行,希望自主创业的人员也并非一毕业就必须选择创业。作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丰富的市场经验、出色的管理技巧与为人处事的能力必不可少,所有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洗炼,而刚毕业的学生未必具备这些素质[12]。因此,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也并不急着一定在刚毕业就选择自主创业。“创业教育”本身并不是为了“创业”,而是为了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与整个社会的创新风气,这可以说是荷兰创业教育理念最大的特色。

4.2 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方面

就课程设置而言,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基本分为两个类型: 一种是针对全校学生开设创业教育讲座,邀请经管类专业教师、成功创业学生以及企业家共同讲授相应内容,侧重点是以实例向大学生们讲授创业的流程、如何发现商机,以及各种”成功故事”。另一种是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的部分,以帮助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由于理念的不同,荷兰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课程设置也与中国高校有一定区别。荷兰高校较少开设“公司注册流程说明”类的课程,因为在荷兰注册公司的手续相对比较简单,各地商会网站上也有详细的流程介绍,没有必要专门开设课程来予以说明。在具体的创业课程的教学上,荷兰高校基本把”创业学”与”企业管理”这两门课程加以综合,并采用案例教学法,即以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吸取前人经验,并学会如何发现商机、把握商机、利用商机。

许多创业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并非专职教师,而是来自企业的管理人员,包括自己曾经选择自主创业而后成功或失败的人物。邀请这些人员前来授课、做讲座,或是参加说明会,能够使学生掌握第一手的创业经验,并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4.3 外部环境与政策支持方面

目前中国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支持与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一些政府采购中心还派员参加高校创业园的座谈会,向其介绍政府采购的相关情况,并鼓励大学生创办的企业积极参与政府采购。为了降低其准入门槛,甚至还针对毕业生创办的企业取消一些硬性的经销商、代

理商资格与其他各种项目授权的限制。在报价相同时,优先选择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作为政府采购供货商,并对该类企业免收中标、成交管理费。这些措施都体现了政府部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及创业教育的支持程度。

而荷兰政府目前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六个地方性创业中心,主要由政府出资,推进高校与企业合作,为希望创业的学生提供理论指导、创业实习以及创业后的各种支持与服务。同时,荷兰政府在创业教育上非常重视国际合作,与全球最大的创业基金会——美国考夫曼基金会开展合作,为有创业想法的尖子生提供各种创业实习机会。

5 对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启示

荷兰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早,对于我国的创业教育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基于前文的比较,我国高校可以在以下方面改进。

5.1 转变理念

在格罗宁根汉斯大学,不仅管理学院重视创业教育,其他学科门类也同样将创业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无疑也值得我国大学学习。我国大学要在宏观层面塑造创业文化,将创业精神和创业教育的意识“植入”全体大学教员和学生当中。

5.2 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大学“创业生态系统”

创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与经验性。为有效开展创业教学,创业教师有必要依照Kolb的学习循环模式,让学生进入一个”经验性学习”或”干中学”的过程。格罗宁根汉斯大学的实践表明,优质的创业教育不是脱离”创业生态系统”而独立存在的。在格罗宁根汉斯大学,创业教育是一个涵盖多门课程的”全面”体系,不仅涵盖新企业的创办,而且还包括新创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同时,格罗宁根汉斯大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层次和不同的学生,定制创业课程体系。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其创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以基础理论为依据的,这样就增加了整个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反观我国大学,创业课程仅有一两门,远未形成一个体系,更谈不上针对不同学生或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学生需求调整这一体系。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还远未成熟,需要加强教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尽快形成基于基础理论同时又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课程体系。为此,大学应依据自身条件,构建科技园、创业园或孵化器等基础设施,推动大学衍生企业的形成,或与学校周边创业园区和新创企业建立战略性的合作关系,从而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为创业教育提供基础平台。

5.3 提升师资,培育具有实际创业经验的师资力量

格罗宁根汉斯大学强调只有具备创业经验的教师才能开展有效的创业教学。这一理念有其合理性,因为拥有创业经验,才能道出创业的不易,才能将创业过程中诸多的缄默知识显性化,才能建构创业教师本身的”合法性”,进而获得学生的认可。为此,大学应帮助创业教师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实际的创业经验,探索可行的办法提高”实战”型创业教师的比例。

5.4 加强校际交流,服务当地经济建设

我国大学也应像格罗宁根汉斯大学那样,不断增强社会服务的能力,要能为社会各界提供定制化的创业培训。比如,要能为政府创办的科技园或企业孵化器当中的企业提供与创业相关的咨询、教育和培训。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而且还可以促使创业教师与业界互动获得更多的创业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并最终提高校内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荷兰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远早于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许多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借鉴。当然,荷兰的创业教育也并非完美,尤其是教育理论方面亟待完善,许多教学方法与实践模块的效果也有待评估。另外,国外的创业教育政策及方法是针对国情制定的,我国高校在进行借鉴时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包括商业环境、文化差异与教育体系等。基于目前的现状,高校应当认真总结当前创业教育的经验,并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內容与教育方式,必要时直接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起适用于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月月.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2013(6):258-260.

[2] 陈冲,钱逸昀.中国、荷兰、比利时高校创业教育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2):90-95.

[3] 李月月,张朱玲.大学生创业园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4):70-72.

[4] Actieprogramma onderwijs en ondernemen Voor het HBO en Universiteit[EB/OL]Amsterdam:MinisterievanOCW[EB/OL].Available from:http://www.onderwijsonderneemt.nl /hogeronderwijs.

[5] 陈君君,唐仁生,等.”四位一体”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以安徽科技学院创业教育实施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2012(5):266-267.

[6] Sijde,P. v. d.,Ridder,A.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ntext:A Case Study of the University of Twente. In:P.v. d. Sijde & A. Ridder & G. Blaauw & C. Diensberg(ed.).Teaching Entrepreneurship:Cases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erlin Heidelberg:Physica-Verlag,2008. 53-61.

[7] Shane,S. A.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University spinoffs and wealth creation[M]. Cheltenham,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4.

[8] Veen,M.,Wakkee,I. Understanding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 Arpent,2004. 2:114-152.

[9] Kolb,D. A.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 NewYork:Prentice Hall,1984.

[10] Kirwan,P.,van der Sijde,P.,Groen,A. Assessing the Needs of New Technology Based Firms (NTBFs):Aninvestigationamong Spin-off Companies from Six European Universities[J].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06,2(2):173-187.

[11] Fernando Peris Bonet,Carlos Rueda Armengot,Miguel ángel Galindo Martín. Entrepreneurial success and human resour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2011,32(1) : 68-80.

[12] Tatiana Iakovleva,Lars Kolvereid,Ute Stephan(2011)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in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J].Education Training,53(5) : 34-40.

[13] 蕭呜放,郭丽娟,顾家栋.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

[14] Mike Tayles,Richard H. Pike,Saudah Sofian. Intellectual capital,management accounting practices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Perceptions of managers. Accounting[J].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07,20(4):522-548.

猜你喜欢

汉斯荷兰大学
魔鬼与天使
你是我的天使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凡·高
在荷兰骑自行车
骑行荷兰羊角村
你是我的天使
荷兰医保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