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研究生创业教育新模式

2015-08-28韩明丹

卷宗 2015年7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创新

韩明丹

摘 要:“互联网+”是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749万人,这意味着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最难就业季”。而近期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利好政策频繁出台,所以开展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研究生创业教育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选择移动互联网行业进行创业已经形成一股潮流。创新创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研究生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必须有客观深入的分析,才能为其创业指明方向,找到相应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创新

1 研究背景

国家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随即成为关注和讨論的热点。

“互联网+”就是需要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融合,促进各行各业产业发展。它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

而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749万人,这意味着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最难就业季”。有专家认为,就业难已是常态,自主创业也将成为新常态,以创业促进就业,应是大势所趋。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这一群体的突出特征就是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潜力,因此也最适合进行创新创业。对此,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说:“一般来讲,创业有两类:一类是生存型的,一类属于成长型的。各类群体都有可能创造出成长型的企业,但真正最有能力、最有潜力创造成长型企业的还是大学生等知识群体。”因此,国家力促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对我国经济转型与和谐社会建构意义重大。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尤其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突出特点,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各项产业要适应“互联网化”的时代要求,更要求我们各项产业要主动的、广泛的、深度的与互联网结合,在“互联网化”发展中创造更多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而近期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利好政策频繁出台,所以开展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研究生创业教育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2 “互联网+”环境下研究生创业所遇到的问题

“互联网+”是基于移动互联而提出的,2011年起,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就已经掀起,大批创业投资者涌入。然而,在被视为最大的创业机会背后,却是越来越多的项目苦苦支撑,甚至最终寻求转型。而中国的互联网不论是移动终端或是桌面电脑领域,都牢牢地被BAT三家巨头的产品所垄断,绝大多数创业者做的都是长尾应用,移动互联网的产品由于创业者的加入呈现喷井式剧增,然而明星应用从来都是少数,而且多被巨头垄断。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选择移动互联网行业进行创业已经形成一股潮流,他们选择这个行业进行创业的原因是移动互联网会有较高的利润并且有较低的成本投入,有时候三五个人,一台电脑就可以创业。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不确定性。

被大学生认为机会多多的“互联网+”,却并非大家想象中的是一片蓝海,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启动资金不足,风险投资状况不容乐观。“互联网+”创业面临前期的烧钱状态,也就是说企业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处于支出远大于收入的亏损阶段,行业特性决定了必须要有风险投资的大力支持,否则单靠创业者的自有资金难以长时间维持,对于大学生创业团队来说资金更是天然的劣势。另外,创业者们怀揣着梦想以及理想中的创业计划开始大规模创业,僧多粥少的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造成大量投资项目争夺风险资本,但其中的优质项目却日趋稀缺,风险投资基金对优质项目仍然愿意加大投资,但对大部分普通的项目尤其是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却越来越谨慎。

2.巨头垄断。移动互联领域正在兴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各大巨头都在为自己旗下产品扫清障碍并布局新的产品线。一些获得成功的小众明星产品也只能是占据巨头细分市场布局以外的市场份额,比如唱吧的成功就是一个例证。巨头垄断的另一个影响方面在于推广渠道越来越狭窄。自媒体时代本来是一个十分有利的营销推广时代,微博、微信、人人、QQ空间,尤其是微博营销是广大创业者的首选,然而随着微博用户对“被营销”以及“推广疲劳”的消极反应,微博的活跃度大大降低。剩下的推广渠道大多集中在移动互联网巨头手中,创业者获取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付费推广途径也随之变窄。

3.技术难度较大,核心产品的独特性与技术壁垒不高。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选择移动互联行业必须有相应的技术优势,有满足市场需求的独特的核心产品,但这对大学生来说困难很大,团队里必须有技术型人才与经营管理型人才形成互补,才能敏锐捕捉市场变化,开发出客户体验非常好的核心产品。

3 “互联网+”环境下研究生创业遇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对于大学生进行移动互联网创业而言,创业的构想与现实之间差距是非常大的。要想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条件做支撑。具体来说:

1.在选择创业之前,可以到相关的创业型公司进行实习,从实践中摸索学习相关公司的经营之道,避免走一些弯路,犯一些低级错误,而且可以加深对市场的了解,找到自己的创业方向。

2.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有详尽的市场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合适的细分市场。像唱吧、陌陌等就是针对一些特殊细分市场用户的成功典范。如果在调研之后认为这个行业风险太大,就要果断转向。

3.可以选择学IT技术的同学与经管类专业的同学组成团队搭配创业,这样团队既有技术支撑,又懂经营管理,可以提升成功几率。

4.充分利用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一些扶持政策,如利用高校的创业孵化园区等有利条件,在场地、资金和税收政策等方面享受一定的支持,可以减少大学生创业的成本。

4 学校对研究生创业者的在“互联网+”环境下创业教育引导方式

1.增强创业教育师资

我國研究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而且较少的师资力量中,大部分教师从来没有接触过互联网创业,不知道移动互联背景下创业的特点。更要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的创业教育老师并没有创业经验,只会夸夸而谈,没有实战经验。

学校需要发挥创业导师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可以让导师跟踪辅导一些学生的实际创业项目,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另外,学校也可以请一些已经创业的高年级学生交流经验,用实实在在的教训代替枯燥的文字。

另一方面,在校外聘请一部分有创业经历或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或者公司负责人定期举行创业报告会,并指导研究生创业, 协助解决研究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支持。

2.学校应提供平台以增强“互联网+”的创业实践体验

在“挑战杯”创业大赛的带动下,目前高校基本建立了创业大赛的竞赛模式,可以使学生有好的平台进行创业。但是目前“挑战杯”仍然侧重以技术带动的创业项目,所以基本都是一些理工科的学生的科技作品,然后进行商业化的过程。从笔者带过的创业竞赛经验看,大部分学生还是把重点定在科技创新点以及专利上。虽然这两点是创新的源动力,但是笔者认为应更多的考虑商业模式,这样才能适应汹涌的“互联网+”浪潮。

学校应该借助校企合作,给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安排充足的实习机会,同时,也可以通过政策倾斜,对“互联网+”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5 结语

创新创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研究生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必须有客观深入的分析,才能为其创业指明方向,找到相应的解决之道。“互联网+”创业正方兴未艾,相信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有了高校的扶持,有了研究生们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在这个行业中营造出硅谷创业的氛围,缔造出更多的互联网新贵。

参考文献

[1]蒋春露. 高校研究生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D].安徽大学,2013.

[2]刘虎. 研究生创业教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3]李亚南. 硕士研究生创业现状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徐迎红,李非. 我国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江西社会科学,2005,04:243-246.

[5]王颖,李慧清. 区域文化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5,01:17-22.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创新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