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共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2015-08-28阿拉坦其其格

卷宗 2015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图书馆服务

阿拉坦其其格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住环境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自我意识得到提升,对于社会服务的要求也有了新变化。公共图书馆在新形势下,想要切实做好其社会服务的职能,就不得不对服务模式重新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因此,本文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对如何开展个性化服务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 ;服务;个性化

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质的组织机构,其服务对象是广大社会群众,本身就是受众广泛、服务情况复杂的公共机构。广大读者就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公共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基本要求就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公共图书馆要从这些读者出发,考虑到其年龄、性别、社会角色、阅读需求的差异,开展不同模式、不同策略的针对性强的人性化的服务,真正满足不同读者的切实需求,推进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的发展。

1.公共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

1.1 服务理念过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网络。公共图书馆也受到了现代技术的巨大影响,将现代技术融入各项管理工作,电子化的图书和文献资料成了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从前的图书馆是以纸质图书作为中心,书籍的收藏量是图书馆实力的评判标准,读者来图书馆也多为借阅。但新时代下,图书馆建设上的中心已悄悄变为信息资源,图书馆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检验图书馆实力的标准也变为了信息的数量多少,图书馆规模是否宏大,收藏的图书是否丰富已经不是唯一的标准[1]。现在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并没有及时的转变,因此服务理念过时,没有适应当前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1.2 服务内容单一

在以前,前往图书馆的读者大都为从事学术研究之类的人员或者喜爱阅读的人士,他们的目的明确,并不需要多少帮助。由于读者来图书馆也多为借阅,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习惯于被动地提供服务,当读者来询问时,给出一些简单的回答,例如回答书本具体的摆放位置或有无此类书籍。现如今,全民阅读学习的口号得到了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图书馆,读者既有学生、教授,也有工人、家庭主妇,读者群的阅读范围变得非常广泛。读者来图书馆多为查阅和咨询,有时候需要工作人员推荐一些书籍,但如今的图书馆囊括的信息如此丰富,服务模式并没有转变,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没有转换,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读者的需求,服务内容较为单一。

1.3 行业竞争激烈

以前,公共图书馆是人们最大的获得书籍和相关信息的平台,提供的信息也相对丰富全面,在市场上具有绝对的优势。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许多多的在线阅读和书籍下载网站开始兴起,让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整个阅读过程,相比之下,图书馆的优势不再凸显。在此种情况下,图书馆想要再次保持自己的市场地位,没有吸引人的亮点是不可行的。既然无法从速度和数量上与其他网站抗衡,公共图书馆就必须从服务工作入手,在挑战下谋求新的生存之道,继续发挥公共服务的职能。

2.如何开展个性化服务

2.1 转变服务理念

公共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原则一直是“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虽然这个原则仍未改变,但其具体内容需要得到更新和补充,这要求图书馆必须秉承好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2]。新形势下,判断公共图书馆服务效果的好坏,从给予了读者多少服务变成了读者从这些服务中获得了多少有用的知识。个性化服务,要以读者为工作的出发点,把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具体来说就是,公共图书馆要考虑到读者的年龄、性别、社会角色、阅读需求的差异,对读者群进行细分,主动地提供适应他们需要的个性化的服务。比如,在读者不知道选择什么书籍时,上前简单询问情况,在征得读者同意后为读者推荐一些经典书籍;或者当读者在两本同类型书籍之间犹豫不决时,上前说出两者各自的特点,帮助读者进行选择。此外,还要注意对本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情况不时地进行反馈调查,根据读者的意见进行改正和调整,不断地促进个性化服务工作的完善与发展。

2.2 转变服务方式

以往的服务方式与内容都较为单一,在新的形势下,开展个性化服务,就不能单单依赖于馆员提供的服务,而是应该开发新的服务方式,用创新带动个性化服务的发展。这些服务方式的目的其实与馆员提供的服务的目的相同,只不过是用新的服务方式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深化和补充。比如,图书馆可以建立一个有自身特色的各类专区,专为残障人士设立的阅读专区、可以声画共享的阅读专区、陈列各类优秀摄影绘画作品的欣赏专区、各地精选美食介绍专区、介绍当地历史文化的图片展区等等,以此发展本馆特色。还可以在图书馆内组织定期的讲座和学术报告,向读者征集讲座与报告的主题,邀请读者与专家共同进行讨论,以此贴近读者的最新需求,深化个性化服务的内涵。

2.3 搭建信息平台

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一个便利,可靠,实用的信息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有三部分的内容:一是通过这个平台,工作人员能够实时查看与管理图书馆的文献情况,及时登记与补充;二是通过这个平台,读者能够自主查询书籍的具体信息,让个性化服务为读者最大程度地提供便利;三是通过这个平台,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外界进行实时信息交流,及时对本馆信息进行更新和纠正。在具体的平台搭建过程中,图书馆要把各类文献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梳理,真正利用好图书馆的广大资源,建立一个属于自己图书馆的知识体系,并多邀请专家进行交流和探讨,增加该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还有与其他图书馆多多开展合作,强强联合,促进整个公共图书馆的进步与发展。

2.4 提高馆员素质

馆内工作人员是提供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主体,因此开展个性化服务也必须对馆员的素质进行培养。首先,要培养他们积极的服务态度。良好的工作态度是进行个性化服务工作的基础,用职业道德来规范服务工作,并作为工作的指导方针有利于个性化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学习与阅读是高尚的事情,馆员要保持高度的热情进行服务工作,培养自己的情操。其次,在馆员的挑选阶段,要注意挑选综合学习能力较强的人员,之后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让他们熟悉掌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情况,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最后,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馆员工作档案,在档案中增加服务满意度的记录,对馆员进行定期的检查考核,督促他们不断地进行学习,适应时代的要求,让他们用扎实的基础来应对读者各种各样的问题。

3 结束语

社会在不停地进步,人的意识得到越来越充分的觉醒,个性化服务是新形势下的必然产物。开展个性化服务,公共图书馆需要转变服务理念,开发新的服务方式,搭建信息平台,提高馆内工作人员的素质,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总结经验,把图书馆的服务改革工作进行到底,建立起特色的知识体系,为公共图书馆赢得新的优势[3]。做好这些工作,公共图书馆才能做好个性化服务,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继续发展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为社会文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甘新.浅谈公共图书馆信息参考咨询个性化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4(2):189-191.

[2]刘晶晶. 现代管理制度下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与个性化服务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3(23):187-187.

[3]谢嘉莉. 浅议图书馆如何开展个性化服务[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3):22-2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性化图书馆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图书馆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