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菜的种植与加工要点

2015-08-28

农村百事通 2015年15期
关键词:鲜菜农膜邮编

梅菜是芥菜的变种,又称大肉芥菜,易栽培,产量高,每亩产鲜菜6000公斤以上,可加工成干梅菜2500公斤左右,加工后干梅菜的商品价值高,销路也好。

一、种植要点

1.育苗移栽:种植双季梅菜时应选择早熟品种,第一季9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移植,12月中旬收获;第二季11月上中旬播种,12月中旬移植,翌年2月中旬收获。选用适应性广、耐热耐湿、优质丰产的品种,早中熟良种如大坪埔、黑叶仔等。苗床一般选择地势较为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较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育苗地应提前进行翻晒,经整平整碎淋足底水后再进行播种,每亩播种量为300克,可供1公顷大田用种。播种前,先用50%多菌灵拌种消毒,播后盖细土0.5厘米厚。苗床最好搭小拱棚盖上农膜及遮阳网。育苗期间要经常淋水保湿,待苗2片真叶时再揭开农膜及遮阳网炼苗,并施2%高效复合肥液,移栽前5天施送嫁肥,每10公斤水加进口复合肥150克淋施,苗龄一般为25~30天,4~5片真叶时即可移栽,移栽前菜苗要淋足水,以利带土移栽。在育苗期间要喷药防治病虫害1~2次。

2.选地整地:选地同育苗地的选择。大田经犁翻耙平耙碎,每亩施磷肥50公斤、优质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作基肥,将肥料均匀撒施,并与土壤混匀。然后按2米包沟起畦,畦高30厘米左右,畦面宽1.6米,沟宽40厘米,畦面土壤细碎平整,略呈龟背形,以防渍水。开完定植穴后可喷施芽前除草剂。每畦种5行,平均株行距50厘米×40厘米,每亩种植3300株。

3.肥水管理:种植后应及时淋足定根水,遇到干旱天气要坚持淋水4~5天,以后根据天气情况灌半沟水保持湿润。种植后6天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用尿素10公斤冲水淋施;种植后12天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用尿素15公斤加钾肥5公斤冲水淋施;种植后20天进行第三次追肥,每亩用进口复合肥30公斤隔行撒施;种植后35天进行第四次追肥,每亩用进口复合肥25公斤隔行撒施,撒肥时要注意防止肥料落入菜心。在梅菜生长期间,最好进行2~3次根外追肥,可用爱多收6000倍液加5%磷酸二氢钾液喷施。收获前20天停止灌水、用药。

4.病虫防治: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猝倒病、霜霉病、软腐病、根肿病等,可选择病毒A、世高(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多菌灵、普力克(霜霉威)、农用链霉素、农抗霉素、克露(霜脲·锰锌)、可杀得(氢氧化铜)等农药,按使用说明混合或交替使用。主要虫害有黄曲条跳甲、蚜虫、菜青虫、斜纹夜蛾等,可选择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啶虫脒、敌百虫、吡虫啉、抗蚜威、苏云金杆菌,按使用说明喷施。在使用农药时,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5.适时采收:早熟、中熟品种一般在移栽后60~65天、85~90天即可收获。叶色变淡、转黄,花蕾呈半开菊花状时应及时采收。宜选择晴天采收、晾晒,再进行加工。

二、腌制加工

1.建池:收获前用砖砌固定的腌制菜池,池内应贴耐酸(碱)瓷砖,一般长×宽×深为8米×5米×1.5米,视鲜菜数量灵活掌握;也可用农膜做成简单的腌制池,量少时可用大缸代替。

2.固体食用盐的准备:按鲜菜(晒软后)总质量的16%准备,一般每亩梅菜需准备散装生食盐500~750公斤,根据产量高低灵活掌握用量。

3.腌制:将晒软后的梅菜除去烂叶杂物后入池,入池时边入菜边撒盐(先撒总盐量的80%),并要逐一踏平踏实,顶层适当多撒一些盐再用木板、石头压实,经2~3天后便可转池。转池时,把池中的梅菜捞起,按上、中、下分层放在干净的空地上,然后再把菜按上层、下层、中层次序逐一放回池中,并将所有食盐全部均匀撒下,同样要将菜踏平踏实,腌制2天。

4.晾晒:转池后第3天即可起池晒菜,遇到雨天可延长4~5天。一般在晒场上晾晒2~3天,最好用竹竿挂晒,晒菜期间要注意翻转菜棵。然后将晒过的梅菜收集,用尼龙薄膜覆盖严实闷菜4天,以便加速成品黄熟。这样经过晒3天、闷4天,让梅菜自然回潮变软,然后根据计划存放时间的长短,再晒2~5天便可储藏6~12个月。

5.分拣:将梅菜菜棵整齐叠好,按大小优劣分类分级后进行包装,储藏或出售。

(广西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黄志亮 彭有 邮编:535000;灵山县三隆农业站 施永祜 邮编:535000;灵山县新圩农业站 梁耿志 刘健章 邮编:535000)

猜你喜欢

鲜菜农膜邮编
全国农膜回收率年底前达到80%以上
三角
国家统计局回应水果蔬菜涨价:价格上涨不具有持续性
《莲年有鱼》
蔬菜供应充足 售价持续下降
理事会员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不等式的加强
农膜回收器
新型农膜种类多 功能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