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好人文化 凝聚道德力量

2015-08-28杨超

群众 2015年3期
关键词:灌云灌云县开山

杨超

灌云县偏居苏北一隅,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水平相对薄弱。但就在这么一块经济“洼地”里,却崛起了一座道德高地。

为什么一个偏僻的苏北县城会涌现出如此多的好人,是什么样的“好人文化”将这里催化成培育好人的“沃土”,我们走进灌云,探索“好人文化”的根源。

灌云县利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公民道德建设以来,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农民工陈余春多年来坚持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两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体彩销售员封小林面对巨奖经得起诱惑,主动联系不知情的中奖彩民;农家大嫂李举花先后失去5位亲人,却承担起照顾3位老人、5个孩子的重任;王兴萍不会游泳,却在一年内救起3名落水儿童……在第二届全国和省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连云港市3名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入围人选全部由灌云县推荐产生,其中陈余春被评为省道德模范,又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封小林被评为省道德模范,并光荣入选“中国好人榜”;王兴萍荣获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我是农民的儿子,为了一个承诺,我选择了上岛;我是哨所的民兵,为了一面国旗,我留下来守岛;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一个信仰,要在开山岛守下去,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这是2014年“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在“开山岛”道德讲堂上作的报告。他朴实的话语,29年坚守孤岛的事迹让人感动流泪。

“开山岛”道德讲堂是灌云县宣传好人事迹、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又一宣传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八大精神、王继才夫妇29年执著守卫祖国边防小岛精神、县内选树的先进典型事迹和地方人文精神等作为讲堂的主要内容,大力宣传和弘扬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广大群众求真、趋善、臻美。

为了让“开山岛”道德讲堂讲述的道德故事鲜活感人、可信可学,灌云县积极培养各行各业各领域先进分子,将他们和各级先进模范结合起来组建“道德讲堂”宣讲队伍。实现请进来、走出去和群众自讲相结合,讲述自己或他人具有感染力的身边故事,以小见大,以德化人。如今,灌云县已经组建了26名由道德模范、灌云好人、行业标兵、致富能手等组成的宣讲队伍,并根据需要进村庄、机关、学校、单位进行巡演巡讲,成立至今已开讲112场。

通过宣讲道德模范典型事迹,灌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地学习模范,争做模范,道德的正能量渐渐地融入进每一个人的心里,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实现大“功率”输出,小“损耗”传递,凝神聚力蕴育遵纪守法、勤俭和睦、移风易俗的乡村文明。

灌云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的背后,是质朴民情的支撑,是广泛评选的结果,也是道德力量的感染。此外,“让好人有好报”也是好人辈出的重要根源之一。近年来,灌云县对涌现出来的各类典型,改单纯荣誉奖励为分类帮扶,唱响好人好报,从制度上倡导善举善行,引导市民树立传播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取向。同时,还建立健全典型选树和帮扶工作长效机制,针对生产生活中有困难的典型,通过文明单位与道德典型结对,帮助修建房屋,施行相关费用减免,进行物质资助等,传统节日期间由县领导带头,发动社会各界上门慰问困难典型,切实解决好他们的生活难题,使“好人好报”思想深入人心。

如今,在灌云,好人成群,善举盛行;在灌云,做好人光荣,为好人喝彩。

(作者单位:灌云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伟龄

猜你喜欢

灌云灌云县开山
老奶奶坠河,4名小学生分工救人
灌云县小伊镇 聚焦重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
开山号子喊山歌
浅谈灌云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少林功夫拳(二)
车欲开山辟路 新概念必先行
浅谈灌云小麦优化高产栽培技术
灌云豆丹美食节:吸引八方宾客的响亮名片
开放包容聚万福 创业创新谱新篇——访连云港市灌云县委书记左军
鹅、鹅、鹅,曲项奏响扶贫歌——灌云县绿缘鹅业专业合作社扶贫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