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行进于“生成”途中

2015-08-26李仁甫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聚焦课堂教学

李仁甫,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盐城市首批名师发展团队领衔名师,江苏省青少年现代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十一五”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第三届中学语文“教改新星”,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专题课程主持专家,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盐城师范学院兼职教授。2002年获江苏省高中语文优秀课一等奖,2005年获江苏省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主持和参与研究省级课题10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0多篇,有专著《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考试:一千个伤心的理由》等。

【摘 要】基于“生成”看课堂,为使教学内容随机、即时地呈现,必须注重以变向、变量、变序为特点的弹性预设,并以板块式教案来操作。这种新型教案确保师生和谐合奏,使课堂不断交响着“切入—展开—互联—聚焦”的四重奏。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成;弹性预设;汇学;互联;聚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6-0060-03

【作者简介】李仁甫,江苏省盐城中学(江苏盐城,224005)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而其目的性、计划性首先体现在课前预设上。通过预设能够有效地呈现于课堂上的,除了内核性的方面——知识和技能,还有服务性、支架性的方面——对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授的过程和方法,还有派生性的方面——求知的学生作为生命对象所需累进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呈现者”实际上主要就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三维目标”。这样,我们是否可以仿照人们惯常的说法“预设—生成”,把课堂教学简化为“预设—呈现”的过程呢?

一、方式:从再现到生成

“呈现”与“预设”会一致吗?一致,则保持了“同一”;不一致,则产生了“差异”。按照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研究,在时间的传承游戏中,保持同一的世界是再现的世界,产生差异的世界是生成的世界——“生成就是不断产生差异”。即世界的呈现方式有两种:再现和生成。据此,课堂的呈现方式也分两种:再现和生成。于是课堂就可分为“再现课堂”和“生成课堂”。

不过,一提及“生成课堂”,不免有人会质疑其存在的价值。“意外的生成”或“生成精彩的意外”的流行说法,反映出的往往不全是人们对课堂神奇风景的叹为观止,更包含着人们对这种“意外”可遇而不可求的望而生畏——如果课堂上只有一次两次“意外”甚至很难碰到“意外”,有必要如此大力提倡课堂生成吗?而如果致力于不断产生“意外”,还让我们教师如何去上课?这样的质疑,使研究“生成”的人常常陷入困境。

“生成就是不断产生差异”。常识告诉我们,“意外”仅仅是“差异”的一部分。那么另一部分是什么?“生成”在词典中被解释为“经过化学反应而形成性质、组成、结构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性质”与原来不同,当然产生意外;而“组成、结构”与原来不同,乃是重组、重构,自然带来陌生,比如课前准备好的知识序列不得不发生些微的改变,课前设想好的切入点不得不进行灵活的调整。当然“意外”罕见而难得,而“陌生”常见而易遇。实际上,在“意料”和“意外”之间确实存在一个模糊地带——说它是“意料”却又似乎是“意外”,说它是“意外”却又似乎是“意料”,可谓“熟悉的陌生”。据此可找出“差异”之另一部分——陌生。“意外”和“陌生”正可包括在德勒兹所说的“差异”中。

少量“意外”和大量“陌生”,把“生成”概念的外延向外扩展了一大圈,这就符合课堂“呈现者”以及呈现方式的实际状况,也合理地消释了一堂课通常很少出现“意外”的困惑了。

二、预设:从硬性到弹性

按照“预设—呈现”条件与结果的关系,无论是“再现”还是“生成”,都需要预设。过去所提“预设—生成”的说法似乎太笼统了,因为很多时候预设了却没有多少“生成”甚至无法“生成”。这说明,不同的呈现方式,需要有不同的预设来对应。那么,“再现”需要什么样的预设?“生成”又需要什么样的预设?

再现课堂下的预设,注重确定性:首先是“定向”,即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问题的走向,确定有关观点及其解释的倾向,使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放胆言说的舞台,少有旁逸斜出;其次是“定量”,确定课堂上教学目标、问题以及其他教学任务的数量,使教师在课堂上走马灯似的赶任务,少有“慢慢走,欣赏啊”的节奏;再次是“定序”,即确定课堂上教学的程序,确定学生在思考和表达时的序列,使师生都被裹挟进去,只能向前而不可逆转,常有多米诺骨牌倒塌一般的担忧。教师如此细密地预设,而学生只能配合着完成填鸭式的任务。像这种以定向、定量、定序为特点的预设,可称为“硬性预设”。

生成课堂下的预设,突出变化性:教学目标、教学问题的走向是可变的,有关观点及其解释的倾向是可变的;教学目标、教学问题以及其他教学任务的数量是可变的;课堂上教学的程序是可变的,学生在思考和表达时的序列是可变的。变向、变量、变序表现出一种新的预设。这种基于学情而随时准备变化、具有弹性的预设,可称为“弹性预设”。

由此看来,“预设—生成”的说法虽正确却未免笼统,而真正合理、具体的表述应是“硬性预设—再现”与“弹性预设—生成”。

三、课堂:从传统到新型

目前的课堂实际状况是:既有“再现”的一面,又有“生成”的一面。只是人们往往会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作为基点,同时也感受到另一个角度的客观存在——从“再现”角度看课堂,未免会诧异于其“生成”的一面;从生成角度看课堂,也未免会感叹于其“再现”的一面。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不得不抓住主要矛盾,立足于某一角度看课堂。

以“再现”为基点,为尽可能地确保“一切在意料之内”,课堂必然会高度重视“硬性预设”,相应地选择传统的工序式教案,多为学生安排接受式、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往往对学生进行机械性控制并用单方面制定的纪律来约束学生;以“生成”为基点,为积极应对因变向而引起的“意外”并视因变量、变序而引起的“陌生”为常态,课堂必然会高度重视“弹性预设”,相应地选择板块式教案,多为学生安排内化式、主动式的学习方式,往往对学生进行生成性控制并用师生双方制定的规约来互相制衡。

立足的基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课堂:当预设的东西呈现于课堂而必然产生意外、陌生时,教师严加管控、消极应对而使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结果预设的东西得以如愿、完美地呈现,这样的课堂就是“再现课堂”,即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传统课堂;当预设的东西呈现于课堂而必然产生意外、陌生时,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而使这样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多,结果预设的东西随机、即时地呈现,这样的课堂就是“生成课堂”,即一种不可多得、难以复制的新型课堂。

“生成”是必然会降临的,每一个教师已经踏在“生成”的途中,每一个教师在“生成”的途中都有过高峰体验。尽管过去大家有过“生成经历”,但“生成”往往被视为消极现象,经历往往是不自觉的。从消极走向积极,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减量生成走向增量生成,应当是有志有为的教师不懈的追求;而历练之后,每一个教师都能走向增量生成,使自己的课堂羽化为“生成课堂”。当下,正需要对课堂进行一番颠覆与重构。

四、原因:从物质到关系

课堂即教学现场。说师生在现场,其实是说“关系”在现场。置身于教室里的师生,不是孤立存在着的“物体”,他们彼此构成并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有时是教师与一个特定学生的关系,有时是教师与所有学生的关系,有时是一个学生与另一个学生的关系,有时是小组与小组的关系,有时是一个“舌战”着的学生与“群儒”的关系……

当通过对话、讨论、活动等手段让师生发生各种“关系”时,课堂就会上演一幕幕真实的情景剧。这样,身体有了体验,情感有了交流,思维有了碰撞,知识有了内化。遗憾的是,当下仍有一些教师不习惯于这种“课堂情景剧”,而陶醉于另一种渐次演示,课前预设在教案或课件上的“编程演示剧”之中。当大多数学生像坐在电影院、以旁观者的眼睛观看教师精心导演的“编程演示剧”时,也许并非无效,但由外到内的单向灌输、缺乏互动的教师独白,往往带来低效教学。因此,生成课堂就是适应并尊重“现场感”的课堂。

五、语文:从线性到互联

依据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文本“延异性”的说法,可这样描述学习者学习文本的特点:从时间的延缓、延迟性来看,他是从语言碎片开始,历经无数的语言碎片;在这样的经历之中,他对不同的语言碎片往往进行各种连接;在这样的连接之中,他渐渐地形成语境意识;在语境尚未明确之时,他就开始并且一直对语言碎片作尝试性的理解。从空间的差异性来看,他头脑里的复杂连接,不仅发生于这个语言碎片与那个语言碎片之间、这个语言碎片与那些语言碎片之间、这些语言碎片与那些语言碎片之间,也发生于这个语言碎片与语境之间、这些语言碎片与语境之间,另外还发生于文本自身与其他文本之间。这里显示出文本解读时学生思维上的“互联”现象。

这种现象似乎在非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也存在,但真正复杂的“互联”现象乃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因为语文文本多为文学类文本,主题往往不是明示的,且目前我国语文教科书普遍为文选型,教学目标未直接交代。语文文本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阅读文本时独特的“互联”思维,即学生群体思维的“互联”状况往往要比教师一个人阅读时所体验到的“互联”状况要复杂、麻烦得多,因此教师必须深度备课,要在思维上发生更加复杂的“互联”活动,而这种“互联”思维在课堂上自然灵活地发生、发散时,便会出现教师备课时难以硬性预设的大量的“生成”现象。这说明语文课堂更适用“生成”教学。

六、范式:从汇学到助学

语文课堂应该既重视课前和课上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即“独学”,又重视学生个体带着课前自学的成果集中汇报并交流经验、共同分享,即“汇学”。“汇学”场面不会自动出现,它需要教师作顶层设计——由教师启动模式转变为学生启动模式,这就把教师的权力关进笼子,以确保学生能频繁、深度学习。通常有八大模式,即提问与讨论、分享与交流、表态与辩论、朗读与议论、主持与讨论、讲课与讨论、批注与交流、观察与表达。课堂起始阶段可选用一种或几种。这些都是空心化预设,具有较大弹性。当然也可安排弹性更大的话题化预设,如教《江南的冬景》时,可设计“全文写了好几幅冬景图,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样的弹性预设实施后,“汇学”便正式开始。就文本学习来看,“汇学”是对文本的切入(学生针对文本选取困惑点、质疑点、兴趣点、关注点、发现点等)与展开(学生围绕切入点在回答、议论、讨论、辩论、小组合作中进行具体应对的过程)。汇学,既显示学生对文本的原初感受,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包含自我建构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的“助学”即“互联”与“聚焦”环节便能有效实施。

“互联”是基于文本而发生的有意义的多维联结。它包括点面之间的互联、彼此之间的互联、内外之间的互联。比如当学生解读“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时,教者应意识到“假”是多音字,同时是一个主要实词,于是可把预备好的成语“狐假虎威”“久假不归”等联系过来。一系列互联,使教学充满了变化。

“聚焦”是从基于文本的多维互联中提取的最本质的东西。它涉及四个方面:目标、重点、难点和方法。一系列“聚焦”,使教师面对学生“切入—展开”式的“汇学”能够使其原初认知经历一个变废为宝、变浅为深、变俗为雅的修复性和完善性的过程,从而使课堂变得有效、高效。

当然,“互联”与“聚焦”是随着学生不确定的切入与展开而以重叠的方式不断呈现着的——每一次重叠都相对独立,具有板块性质。这样,每当学生“汇学”时,教师便以“助学”应对:师生和谐合奏,使课堂不断交响着“切入—展开—互联—聚焦”的四重奏。

猜你喜欢

聚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聚焦与多元化战略决策方法
解析电影《聚焦》的叙述风格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