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你准备好了吗

2015-08-25

当代工人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养老母亲生活

【主持人】中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但整个社会好像还没做好应对,“未富先老”可不是危言耸听。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压力山大的今天,已经走向死胡同。社会化养老,显得越发迫切和焦虑。三位不同年龄的讲述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声,引人深思。

养心

60岁时光正好

胡女士    59岁

法官

【诉说】我还有3个月就退休了。从17岁到60岁,我的人生粗糙、克己、奋斗、奉献。想想前半生,基本献给了单位和家庭。我有5个兄弟姐妹,我是大姐,父亲早逝,我辅助母亲撑起家,还要抓住不多的机会,在职场力争上游。一晃,青丝就白头了。去年母亲也去世了,儿子留学美国,回来后在上海工作定居,扛了半生的担子一一卸下。面对60这道门槛儿,我感觉自己还没年轻过,就直接老了。

单位苦留我,要返聘我干到65岁,我回绝了。我说60到70,我还有10年好时光,真正属于自己的,把被忽略、压榨、草草而过的青春,好好往回找一找。有位大姐朋友,比我大3岁,她也想补偿自己的人生缺憾。儿子留洋十载,定居新西兰,收入不错,邀母亲到那里养老。她非常欣慰,做了很多规划,包括旅游、园艺等。刚到时好像很圆梦,天天晒照片,蓝得画一样的天,美丽的大自然,自己做的美食,很让人羡慕。但一年刚过,她就悄悄回来了,在电话里滔滔不绝地诉苦:儿子一家确实领她四处转了转,但兴奋过后得恢复常态。白天,儿子儿媳都要上班,小孙女要上学,她一个人待在家里,电视看不懂,两公里内一天也见不上一个人。到周边散步,好景好路天天走、天天看,总会腻味。走得稍远一些,看看更好的路和景,转转就会迷路。安全起见,只好待在家里。

在新西兰,不少中国移民在获得永久居留身份后,把父母接来居住。随后他们又迁往其他国家或地区谋生,把父母留在家中,让他们陷入“与社会隔绝,无比孤独”的困境。飘洋过海来投奔子女,是为了共享天伦之乐,哪承想在异国他乡继续空巢。大姐最后说:“我33岁就单身,好不容易熬到儿子有能力回报了,巴巴地过去团聚,结果依旧孤单。到发达国家养老,听上去不错,来了就知道了,水土不服呀。”

大姐的经历让我更加明白,所谓养老,首先要养心,要把半辈子误读的事情想明白,比如养儿防老,比如老年生活就该让儿女守在身边。我描绘了一个叫金色生活的蓝图,把三套房中的两套卖了,只留一套居住。卖房款等到老得不能动那天,交给规模规范的老年公寓,用购买服务这样的观念,来应对渐老渐弱的生活。

我的蓝图得到儿子的热烈回应。他远在上海,在我和爱人风烛残年时,不可能长期日夜守护。他的尽孝就是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为自己的生活,也为父母的那一天,挣下雄厚的物质保障。

现在,我非常轻松,做的第一件是上钢琴课。少女时看苏联电影,对弹钢琴极为羡慕,现在,终于可以践梦了。爱人说我是8分钟热血,我也觉得自己学不长。但管它呢,体验、践梦最重要。把身外的东西一一安排好,剩下的事情就是跟爱人一起,想干啥就干啥了。

攒房

爱上包租婆

刘女士   39岁

企业职工

【诉说】我19岁到广州打工,身边有许多上了年纪的包租婆。她们不用劳作,也不愁未来没有养老金,每月过5位数的房租,就是实实在在的银行、保险公司。我是广东化州人,19岁的年纪,非常羡慕这些女人,暗暗以她们为奋斗标杆,挣上几套房子,不仅为自己的生计,也为干不动那天,依然能过轻松舒服的生活。

我用了12年时间,才在一家工厂当上部门主管,又嫁给一位国企维修工。2007年结婚时,买了一套9楼没电梯的二手房,53平,总算有了个稳定的窝。3年后,我俩又攒了一些钱,买房是当时的消费潮流,再加上我的包租婆梦,就和老公一起商量再买一套。

我俩想得非常圆满,贷款购新房,把现居住的旧房出租,以租金还贷。等银行存款再攒到一定数额时,就购第三套房。以此奋斗下去,在50岁左右时,力争拥有5套住房,养老,自然就妥妥的了。

那年3月,我俩拿出全部存款,又从亲友那凑了些,共26万,作为首付,签下一套总价88万的三室两厅房。同时,我们把7成贷款申请也交给了银行。就在我向包租婆迈出关键一步时,4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这条新政让我和老公一下傻了,要想保住房子,需再筹18万补首付,还要重新申请贷款。

我们的钱包已经空了,拿不出一分了。没办法,只好向开发商提出解除购房合同,返还首付的26万和3万定金。开发商坚决回绝,讨了不下20次也没结果。我们退了一步,3万定金算违约,不要了,但开发商依然死咬着不松口。我们走投无路,便硬着头皮向广州市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裁决开发商退回已经支付的三成房款,开发商还是不同意,仲裁无果。

这场官司打了近一年,我和老公精疲力尽,天天吵架,苦不堪言。法律路走不通,让开发商让步是不可能了。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只能凑齐18万补首付,这笔钱中,有11万是高利贷。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快,2011年1月26日,新“国八条”广州版细则出台,二套房的首付不得低于6成,有一套或一套以上住房的非广州籍家庭,不得再购住房。我和老公都没有广州户口,自然在限购之列。

消息传来,我感到天旋地转,脚软得像踩了棉花,一屁股坐到地上,长期的焦虑、愤懑和委屈如火山喷发,我嗷地一声,眼泪哗哗流下来。事到如今,回天无力,要想保住这套已经付出近50万的房子,我们只有卖掉现在居住的房子了。

我的包租婆梦破灭了,卖掉旧房付清新房尾款,再还了高利贷和借款,我无债一身轻了。做不成包租婆,我和老公的养老愿景搁浅。好在我们才40左右岁,还有大把的时间准备怎么养老。眼前的路充满坎坷,我们尚需努力,愿景的事,放放再说吧。

托老

扛不动的千斤担

谢先生   54岁

公务员

【诉说】我父亲早在1988年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两儿一女生活。我是老小,有一哥一姐,等我们仨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母亲也熬尽了好年华。从2010年开始,就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哥姐都是工人,勉强维持各自的生活,根本无力赡养老妈。我是公务员,家族里最有出息的人,侄女、外甥今天上学缺钱,明天找不到工作,事事都向我伸手。这样的生活状态,不给我添乱就不错了,赡养母亲,自然由我一手担起来。

家庭分工无形间就这么划定了,母亲一直跟我生活,带大我的儿子,还把我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我职场30多年,基本没为家庭琐事操过心。母亲异常能干,少有的持家高手,那时我逢人就说:“能跟老人一起生活,真是享福啊。”

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源于2010年7月的脑梗,再加上平时有高血压,几乎是一夜之间换了一个人,开始忘事,开始迷路。曾经的慈母,变成了跟晚辈耍闹的神经老太太。白天睡觉,晚上精神且神经错乱,凌晨2点到厨房做饭,还经常忘关煤汽阀。更可怕的是,她半夜三更离家游走,打110,后半夜满大街找人……把我和哥姐弄得精疲力尽。

她白天可以在家打盹,但我得上班。时间长了,我严重缺觉,经常感冒。2012年3月,一场肺炎让我在医院打了十来天吊瓶。身体上状况频出,老婆又提出离婚。当时,儿子在外地读书,我分身无术,就要求哥姐分担。他们也同意,但说一步动一下,一个月能看母亲几次,做顿饭,收拾收拾就走人。那些琐碎细致的照料和操持,依旧是我。

我不是神,能不抱怨吗?常向哥姐发火。但他们说,母亲好的时候,你享受她的操持,她现在不行了,干不动了,就推给我们。我们要房没房,要钱没钱,日子都过得有今天没明天,哪有能力和精力去照顾老妈?

亲人间的口角和冲突就这么起来了。吵完好,好了再吵,说了很多伤害感情的狠话、绝话,但于事无补。现代人都很长寿,当儿女步入老年时,老年人的父母亲都还活着。过去讲“人生七十古来稀”,可现在,我母亲84岁已属年轻,九十过百的老年人,一点儿也不稀奇。如果他们多儿女,且儿女们的日子过得还都不错,退休有保障,居住也舒服,轮流照顾咱爸咱妈,长寿老人算是晚年有福了。但若子女不多,且日子过得不好,有的还定居国外,或者其他什么地方,那老人的长寿生活可就成大问题了。

2013年初,母亲卧床,我的肺炎上次治得不彻底,再度复发,高烧达41度。这番折腾让哥姐醒悟了,理性回归,意识到弟弟十几年来对家庭的付出,再独自赡养老妈,已经扛不住了。我们仨终于像年轻时那样坐到一起,心平气和地商议母亲的下一步,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母亲送养老院,费用我出。周一到周五的看望,由哥姐轮流负责,我负责周日。

我跑遍了全市包括郊区,终于选定一家养老中心。现在的养老机构跟几年前比,还是在升级进步的。国家有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创业。多种体制的养老机构,为我这样的家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母亲入住的,是家国营养老中心,6级护理,还配有保健医和护理人员。她在那里获得的照顾,比我们3个儿女强多了。现代社会压力山大,养儿已经无力防老了,出路只有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尽孝没错,依然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方式手段要改革,要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养老母亲生活
养老生活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给母亲的信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