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rofibus网络的西门子PLC与双台S120变频器通讯的实现研究

2015-08-23储昭碧宁君宇冯小英

制造业自动化 2015年16期
关键词:尾部西门子组态

张 康,储昭碧,宁君宇,冯小英

ZHANG Kang, CHU Zhao-bi, NING Jun-yu, FENG Xiao-ying

(合肥工业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领域的生产对高科技智能化的控制设备的需求日益紧迫,对现场传动设备的连续性、高速性、平稳性要求非常高,因此西门子PLC和变频器应运的被广泛的应用到工业控制中。同时由于系统的规模、运载量及稳定性的要求,一台变频器的单独运行已经不能达到要求,所以多台变频器组成的系统已经成为现在控制系统主流,系统的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也变得复杂[1]。由于S120变频器内部有网络通讯功能模块,则PLC可以通过这些模块与变频器实现网络通讯[2],从而可以控制变频器的运行,并且监视其工作情况。

西门子S120变频器有V/f控制、矢量控制和伺服控制3种控制模式,以及扭矩控制、速度控制、位置控制3种控制方式,能够满足工程中的一切要求。并且,可实现几乎所有控制要求苛刻的驱动应用,是易于快速方便地实现精确控制定制的驱动装置。同时,其功率范围宽,组态简单方便,具有灵活简单的连接安装技术。而西门子S7-300系列PLC具有模块分开、体积小、质量轻、结构配置灵活、装配方便、易于扩展等优点。所以某矿山石灰石皮带机输送系统选择S120变频器为驱动装置,西门子PLC为控制装置[3,4]。本文以某矿山石灰石皮带机输送系统为基础,探讨西门子PLC与双台S120变频器基于Profibus网络通讯的实现,并给出硬件组态和程序的编写。

1 系统网络组成

此系统为了保持足够的动力及运行的平稳性采用头尾单驱,其头尾部都采用200kW的S120变频器驱动电机启动停止。同时,头尾都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控制变频器,其中尾部为主站,头部为从站。尾部的PLC与变频器,头部的PLC与变频器之间都采用通信电缆相连。头部的PLC采用光纤与尾部的PLC进行通讯。此控制系统基于Pro fi bus-DP的网络通讯连接图如图1所示。

为了保证控制系统工作的连续性及安全性,头尾PLC之间的连接除光纤通讯以外,还可以通过数字信号的输入、输出(DI/DO)来传导通讯故障、开机、停机等信号。所以如果PLC之间光纤通讯出问题了,整个控制系统可以正常的开启工作,不影响系统的运转。

图1 系统网络连接图

2 S120与PLC的通讯

图2 S120报文配置

图3 S7-300硬件组态报文配置

本系统中PLC采用S7-300系列(CPU315-2DP)和SINAMICS S120变频器之间通过总线Profibus-DP通讯进行周期性数据交换,控制变频器的启停及控制电机的运行速度,并监控着变频器和电机的工作状态。为了两者能够正常进行通讯,在STEP7硬件组态中设置站地址,要与S120变频器通过CU320硬件上的拨码开关设置的从站地址一样。此系统中,DP总线接头两端只能为“进”,且开关打到ON上,接通200欧电阻,中间的接头必须打到OFF,且为一进一出。同时,设置通讯缓冲区,运用SFC14/SFC15传送DB数据时,必须在硬件组态里建立同样大小的缓冲区,但最大只能为32字节;最好DB块内部填充满,以防出错。

在对S120进行组态时,把S_INF_02、VECTOR_03添加进来,在Starter中选用适当的报文结构,来发送控制字与读取状态字。其中电源模块选用SIEMENS telegram 370,PZD1/1;电机模块选用SIEMENS telegram 352,PZD6/6。如图2所示。PZD6/6表示DP通讯的字数为6,即6个通讯字。6个输入字:PLC发送给变频器的数据为6个字,其中包括:控制字、转速设定值、其他未用字等数据信息;6个输出字:变频器传递给PLC数据为6个字,其中包括:状态字、实际转速值、电机转矩、电机电流等数据信息。

3 通讯编程实现

编写程序的主要目的是配置数据输入输出通道缓冲区,构建主站CPU与设备之间的连接通道,按照控制策略来编写程序。编程时可采用Move指令和系统功能模块SFC14/15两种方法来完成数据操作。由于Move指令最多能传输4个字节数据,当PLC与变频器通讯时,两者之间传输数据大于双字,为了保证能够存取相连续的数据模块,故不采用Move指令,而采用调用系统的功能模块SFC14“DPRD-DAT”来读取Profibus从站数据、采用功能模块SFC15“DPWR-DAT”将数据写入Profibus从站。如果一个DP从站有若干个相连续的数据模块,则对每个数据模块必须分别安排一个SFC14/15调用[8]。

下面编写S120变频器与PLC通讯程序。为了方便功能模块SFC14/15读写数据,也为了图1中触摸屏。

为了S7-300能够与S120进行正常通讯,则在STEP7中设置的报文要保证与Starter中配置的报文长度顺序等完全一致。如图3所示。此时,PLC可向S120发送控制字,控制电机的工作;同时从S120读取状态字,监视电机的工作情况[5~7]。

读取数据的方便性,首先建立数据模块DB6作为发送数据接收数据的存储区[9]。

PLC向尾部变频器写电源模块数据,调用功能模块SFC15,其中LADDER表示对方数据起始地址,即对方要接收的数据存放的起始地址;RECORD表示本地要发送数据存放的地址;RET_VAL表示返回值为错误代码。如图4所示,将DB6模块中从DB6.DBX0.0开始的1个控制字发送给变频器,接收数据存放的起始地址为W#16#110,如图3中组态首地址为十进制272。若返回值RET_VAL为零,则表示通讯正常;否则,表示通讯故障,其地址为MW44。

PLC向尾部变频器写电机模块数据如图5所示,其原理与PLC向尾部变频器写电源模块数据一样。其接收数据存放的起始地址为W#16#112,如图3中组态首地址为十进制274,若RET_VAL为非零,通讯故障地址为MW48。

PLC从尾部变频器读电源模块数据,调用功能模块SFC14,其中LADDER表示对方数据起始地址,即本地要接收的数据存放在对方的起始地址;RECORD表示接收数据存放的地址;RET_VAL表示返回错误代码。如图6所示,将起始地址为W#16#110(如图3中组态首地址为十进制272)开始的1个状态字读出,并将数据存放在DB6模块中起始地址为DB6.DBX14.0,通讯故障地址为MW46。

PLC向尾部变频器写电机模块数据如图7所示,其原理与PLC从尾部变频器读电源模块数据一样。其接收数据存放的起始地址为DB6.DBX16.0,MW50表示通讯故障的地址。

图4 PLC向尾部变频器写电源模块数据

图5 PLC向尾部变频器写电机模块数据

图6 PLC从尾部变频器读电源模块数据

图7 PLC从尾部变频器读电机模块数据

通讯故障处理:其通讯故障处理流程图如图8所示。只要4个通讯故障地址中有一个的返回值非零,就会触发通讯故障程序如图9所示,此时将进行通讯故障处理如图10、图11所示,电机转速设定值立即被赋予0,电源关闭,电机停止工作,同时状态字清零,DB模块清零。

图8 PLC变频器通讯故障处理流程图

图9 PLC与变频器通讯故障

图10 PLC与变频器通讯故障处理

图11 PLC与变频器通讯故障处理

4 结束语

在分析了PLC与变频器的Profibus总线网络通讯及其实现后,给出了通讯程序,实现了通过Profibus网络总线控制变频器的正常启动、正常运行、正常停止及速度给定等功能。经过一年的实际运行,通讯技术依然良好,期间无任何故障,为生产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对于整个控制系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操作的简单性、维护的方便性,加上其传送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将来会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1]刘征,姜玉春,许文菊.SINAMICS S120变频器在转炉传动上的应用[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2,(4):188-189.

[2]郑小倩,黄明琪.PROFIBUS-DP主站和从站通讯的设计与实现1[J].微计算机信息,2007,23(1):48-49.

[3]石灵丹,槐博超,华斌,康乐.基于Profibus-DP的西门子PLC与伟肯变频器通讯的实现[J].船电技术,2010,30(10):58-63.

[4]王殿睿.西门子PLC与变频器通讯的应用[J].电工技术,2008,(3):52-54.

[5]张素文,贺凯歌.基于Profibus-DP的PLC与交流变频器通讯的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8,21(5):58-59.

[6]周鹏,王英.基于西门子Sinamics S120的电机负载特性测试系统设计[J].变频器世界,2011,(3):104-106.

[7]葛锁良,何明,岳胜.基于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的通讯网络设计[J].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2008,21(12):61-62.

[8]吉顺平.西门子PLC与工业网络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9]梁涛.Pro fi bu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尾部西门子组态
船舶尾部响应特性试验与计算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基于西门子VCS的大型五轴机床空间误差补偿
海洋大探险
双模货物列车尾部安全防护系统通过技术评审
西门子重型燃机出海
基于PLC和组态的智能电动拧紧系统
铸造行业三维组态软件的应用
基于PLC和组态的新型回转类测试设备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