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们缘何爱上了这家工业服务商——顺益体系(集团)11名团队精英的心声

2015-08-22本刊通讯员周慧华熊丽敏邓事晶

中国设备工程 2015年9期
关键词:张总体系工作

本刊通讯员 周慧华 熊丽敏 邓事晶  

book=10,ebook=24

他们缘何爱上了这家工业服务商
——顺益体系(集团)11名团队精英的心声

本刊通讯员周慧华熊丽敏邓事晶

顺益体系胶黏事业部总监杨志强:

风风雨雨13年,他总是不辞辛劳、马不停碲地在全国各地奔忙,为客户的胶黏剂集成服务提供解决方案,不断拜访客户、提供技术支持、解决问题、举办培训研讨会。“永远在路上”是他——顺益体系(集团)(以下简称“顺益体系”)胶黏事业部杨志强总监的工作状态。

带病跑客户是家常便饭,我也早就习惯了忙碌的工作,哪怕是连续开几百公里的车,困得睁不开眼,只要让我休息5分钟,马上就能以饱满的状态面对客户。我在办公室挂了一块“业精于勤”的牌匾,不是为了好看,而是要真正身体力行的。

我见证了顺益的发展变化,从一家小型公司发展到覆盖全国近40多个服务网点的顺益体系,从一个区域性的工业品分销商发展到各大品牌的战略合作伙伴,从单纯工业润滑服务发展到工业集成服务。2013年,推出中国首家创新的威润玛工业集成服务连锁加盟模式,秉承“工业服务、多元整合、专业集成、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打造一个顺益工业集成服务大平台,从而实现资源优势快速放大,迈入了发展的另一个新阶段,我们共同见证顺益体系的成长和成功!

顺益体系市场部总监张志翰:

顺益体系市场部是一支由几十名精英组成的庞大队伍,负责几十个国外品牌的管理,给予全国各地400多位销售工程师技术、品牌以及销售方面的支持。成功筹备举办了无数场大型研讨会、培训会、展会及高峰论坛。而顺益体系市场部总监张志翰是指挥和领导这群精英们的“老大”。

经过多年业务模式的优化及创新,以及合作伙伴提供新的成长机会,市场部的管理工作逐渐成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工作内容及管理项目逐年在调整和增加,工作方向主要依靠自身去摸索。

“改变”一直是市场部发展的主旋律,在过去各行各业都处于蓬勃发展的10年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主动求变是各行各业的发展动力,更由于市场部处于公司业务发展的核心部门,改变的需求更加迫切。

在职业生涯中有一个现象,不是最聪明的人才会有成就,机会更青睐心无旁鹜的人。在这个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个人成就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待学习的态度,我们所处的行业更是如此,客户价值的体现依赖于我们积累的多少,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帮助我们成长。

book=11,ebook=25

顺益体系运营总监温漳明: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这是《孙子兵法·军争》篇中的一段名言,以其对后勤重要性的真知灼见而广为流传。顺益体系业务的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有着一支强大的后勤运营团队的支持。运营总监温漳明负责协助和支持采购、客服、物流3个部门的工作。

我是在2012年7月份正式加入顺益,对顺益的业务与经营模式非常认可。另外,张建新总裁一直倡导并坚持的“舍得、包容、和谐”等经营理念让我从内心感到认同。我之前在企业做管理咨询,期间也去过不少民营企业,但对顺益这样一家非常注重企业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极具“个性”的企业感到非常好奇。企业文化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因。所有优秀公司都清楚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公司的价值准则。此外,顺益的员工非常稳定,很多员工在顺益工作超过5年,甚至10年,强大的员工凝聚力让我更加坚信顺益是一家优秀的公司。

顺益体系行政HR总监陈静娜:

顺益行政HR总监陈静娜,加入顺益已有8年,她和她的团队统筹着顺益体系40多个分支机构的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致力于培养各下属公司的行政HR管理人才,建立了规范的行政HR管理体系,形成各项作业流程、主持ISO管理体系的建立、引领推动绩效管理改革,处理着各分公司、部门的沟通协调,促督、检查各项事务,上传下达使得顺益体系的管理逐步走向统一。

吸引人才也是一种招商引资,俗话说“筑巢引凤”,顺益一直倾力打造放飞梦想的平台,让每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实干的人才在这里施展才华,实现事业的辉煌,我们以一种合作的诚意,邀请各界人才加盟。来到顺益,每个人都得到了改变和成长,从第一次颤抖发言到成为所向披靡的优秀讲师;从菜鸟生手到行业专家;从零开始,到创造功绩、成为标杆……这些蜕变在顺益比比皆是。

顺益体系客服经理胡佳萍:

企业内部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介于后勤与前沿营销之间的客服部门作为沟通交流的纽带,做好客服工作是其保障企业二次营销的关键点、是维护好客户关系的重中之重。身为顺益体系客服经理的胡佳萍,自2006年1 月15日入职以来,就一直如海绵吸水般不断地汲取着知识养分、与顺益共同成长,9年的时间,如今的她游刃有余地协调着集团内外、部门、员工、客户、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关系。

人说:相处容易相知难,也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一家公司做下去不难,但让员工有归属感则十分不易,而这就是顺益的魅力所在。

记得在我试用期刚结束正踌躇满志地投入工作时,我远在家乡的父母在从家乡辗转去西南外婆家探亲时路遇不测,身上所有的财物尽失一空。这对于在遥远的西北辛勤劳作大半辈子的父母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当我接到父母电话时泣不成声,方寸大乱。张总得知后及时伸出援手,西南分公司的胡晓东经理及各位西南顺益家人接到了我的父母并把他们安全地送到外婆家,还在回程时帮忙预订了回珠海的火车票。这一切都来得那么快、那么及时,让手足无措的我能够安心下来。有什么能比为了让员工无后顾之忧的工作而默默付出的公司更让人心安、更有归属感的呢?

在顺益8年里,有痛苦、有泪水、有欢笑、也有幸福,虽无缘见到公司的创立,但有缘能与顺益一起成长,我荣幸之至。做为顺益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的付出,“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只为伴着我的人”,我一直book=12,ebook=26在路上。

珠海顺益采购部主管王立红:

初入顺益的她,20几岁,未婚,12年后,她已结婚生子。从开始的前台文员,到营销总监的客服助理、客服经理、再到采购主管。岁月流转,带给采购部主管王立红的是事业、家庭双丰收。

找工作需要缘分,就像交朋友、结婚、生子一样,而顺益就是我事业上的托付者。回首过去,我印象中最深刻、最感动的事,是刚到公司不久,张建新总裁对我说:“现在觉得怎么样了啊,工作、生活有难处吗?咱们公司以后就是您的家了。”由于家庭原因,我很早就在外工作,经常到处漂泊,家对我有着特别的诱惑力,非常想安定下来。张总对公司目标的坚定、对事业的执着、对人的亲和、对员工像家长一样的关心,让我在内心坚定了这样信念——顺益公司就是我终身事业的托付者。

顺益体系财务管理中心总监张莉:

顺益体系财务管理中心总监张莉,负责集团及所有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管理、财务核算、账务规划、督导等工作。她总是奔波在各个省市,进行财务制度流程的建立和监督,她对工作非常认真,也非常富有责任感,喜欢思考问题,事前就梳理和规范好工作流程,是一位思维超前的领导人。“莉姐”是我们对她的尊称,每天乐呵呵,莉姐总给大家一种亲切感。

传统财务管理,是事后管理也就是见单做账,而我们的财务管理思维是事前管理。我一直在思考:怎样从“事后算账”转变为“事前管控”?怎样由“记录价值”转变成“创造价值”?怎样从一个后台管理者融入到前台转变成创造价值的一员?打造一个增值财务部门。我们理解的管理会计工作,已不局限于会计工作,而是一种超越,超越数字本身,将数字转变为公司管理信息,进行相关的公司管理控制,利用会计工具,用数据说话,利用财务数据对公司整体进行有效地管控。

顺益体系春晚总导演徐增国:

他才思敏捷、文彩飞扬,能曲能词,能文能武。营销事业,引领一方,文艺造诣,走向殿堂。他就是顺益体系密封件事业部北区经理、顺益体系春晚总导演徐增国。

筹备顺益春晚这么多年来,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体系文化精髓“沟通,分享,团队,协作”的魅力和重要性。

2006年底,那时候我刚进公司,第一届春晚就在KTV举行,大家临时凑了几个节目就成就了一台晚会。2007年,因为在周会上分享了一篇自己写的文章“我的母亲”,而受到张建新总裁的肯定,并从此走上了顺益春晚的业余导演之路,那时候的晚会筹备组只有我和陈静娜、吴月新3个人……

一眨眼,顺益筹办晚会快10年了,这10年也是顺益飞速发展的10年,企业快速成长期的各种思想碰撞成就了顺益春晚一年更比一年精彩。

本届晚会,我们的筹备组人员庞大,晚会筹备组17人,体系导演组21人。当然,此次晚会的顺利举行,最终原因还是依赖于顺益这个强大的团队和强大的团队文化,因为团队强大,顺益文化强大,作为导演的我才能得心应手。

随着顺益体系在专业集成、加盟连锁、上市、工业园建设等方面的扎实推进,张总所提出的顺益的发展理念——“顺益梦”正一步步具体化,让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期待。

book=13,ebook=27

顺益体系胶黏事业部销售工程师丁胜龙

做事风格认真、产品技术专业、短时间内业绩突出,他就是顺益体系胶黏事业部销售工程师丁胜龙。时间飞速转眼间他来顺益快一年,他深深地爱上了顺益的文化、顺益的兄弟姐妹、顺益的集成项目。

来到顺益后,发现顺益的确跟其它公司不一样,顺益体系可以用5个“大”来形容,规模大、实力大、平台大、项目大、高大上。应用技术服务能力是顺益的制胜武器。每次我们拜访客户,技术工程师给客户讲解时,从工况观察、分析成因,到解决方案,客户都能感觉到我们的专业,因为专业,所以信赖顺益。

顺益给了我方向,让我努力向前;顺益给了我动力,让我更快成长;顺益给了我自信,让我无比自豪;所以我爱上了顺益。

顺益体系胶黏事业部技术工程师李培尊

他化工硕士毕业,曾就任于著名企业,研发出应用于上海通用汽车的密封胶。他带着踌躇满志,只身来到顺益体系,决心突破自我,在胶黏领域屡创佳绩。他心灵手巧,一夜调整数万设备,与同事协力,迎接大型测试。他常常风尘仆仆,来往于珠海与佛山,兼顾心底的柔情和胸中的抱负。他就是胶黏事业部的李培尊同志,一个可称为榜样的80后社会中坚。

顺益体系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习平台,每周都有学习分享的环节,只要有心,一定能在这里学到专业的知识。我很喜欢张总建立起来的这种企业文化氛围,尤其是“现场调研,改良方案,培训研讨”这3柄利器,其独特的服务理念让顺益体系从同行业中异军突起。

顺益企业文化的成功造就了今天成功的顺益。新人在顺益呆一两天,就能感受到员工集体中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在顺益“沟通、分享、团队、协作”精神的滋养下,累累硕果是必然的收获。只要坚持顺益的发展理念,我相信,我们必将在张总的领导下,成就一个真正的百年企业。

顺益体系市场管理中心品牌主管常文豪

他来自市场管理中心产品管理部,自2014年5月入职以来工作兢兢业业,在顺益这个充满机会的平台上,谦虚好学,抓住机遇,主动走出去,快速融入顺益大家庭并找准自己的定位。他在公司晚会拍摄等方面贡献很大,成为顺益的闪耀之星。对于顺益,他说:“这里,是家”。

找准定位,对于一个新人,特别是在本行业没什么经验的新人,非常重要。我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要了解自己:你擅长什么,做什么可以获得成就感,是否享受工作的过程,如果你清楚这些,那么恭喜你,你基本找准了自己工作的定位。

顺益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平台,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闪光的一面,对准这个平台最合适的位置。我认为工作中最最关键的,是主动。我不敢说自己做事有多么优秀,但是主动,的确让我走上了快速成长的捷径。年轻人要敢于尝试、允许犯错,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只好重复手头的工作,就是职场新人最大的问题之一。年轻人往往需要别人去鞭策、去催促、去安排、去教导、去指引,否则就会虚度年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仅可能因为工作枯燥、缺少成就感,而感到疲倦、厌烦、缺少工作热情,想要换工作;更会因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让公司认为你的能力仅限于此,而丧失了更多在职场进步的机会。这样循环下去,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张总说过,时间是最珍贵的成本。年轻人在25~30岁、30~35岁这两个黄金的5年,如果无所事事,那就真的“无所事事”了。

book=14,ebook=28

猜你喜欢

张总体系工作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为了谁
不工作,爽飞了?
意外
最有价值的书法
出差
选工作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