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武术中文化主体“人”的体悟过程研究

2015-08-20刘聪

武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武术

刘聪

摘 要:文章基于文化学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文化主体“人”为线索,分析“人”在武术发展中的体悟过程。研究认为:“体”是编码者对身体运动规律体认的过程,是武术技术的发展和身体文化交流的基本条件;“悟”是传播者“内省”技道与“自悟”德行的修行过程,是武术技术创新、德育教化人才的方式;“体悟”是解码者对武术文本“形、象、意”的解读过程,是解析武术文化表征和内在意境的途径。

关键词:武术 文化主体人体悟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4-0023-03

文化由人类缔造,因而文化的传承脉络必然交付于人群中流变的延绵。文化的发展无法忽视作为文化核心“人”的重要性,因为“人”是将文化内容活态化的主体,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审视,“人”的因素比客观存在的文本资料、录像资料等因素都更为重要。当下武术文化由“物质”与“精神”二者有机组成,可是发展的征程将会不可避免的伴随困惑,问题就在于我们将主要精力聚焦于武术文化的物质文本传承,而忽视了影响物质文本今后存在的关键——精神主体“人”。中国武术作为活态“人”所展示的文化,其传承与发展的关键点在于武术文化的主体“人”,由于人是受主观意识控制的高级动物,其身心发展的历程就是缔造文化、“体悟”文化的过程。

“体悟是文化主体在对事物认识与实践过程中反复玩味、琢磨后的自我会意”…,它在实践的基础上借助比附、联想、判断、推导和自我喻示的思维活动来作为觉与悟的方法路径。“体悟”通过对某一事物的形象和本义的引伸,用另一事物去比喻和表征另一事物,进而突破了事物间的时空界限,形成一种主客观高度融契后产生的内在文化张力。在中国武术文化中,不管是从武术套路的编码者,还是从文化的传播者与解码者的角度,若想对武术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理解都须通过身心体验到对意象构建的“体悟”过程。

1 体:编码者对身体运动规律体认的过程

1.1套路的创编与重构:“技术”与“根器”的协作

正所谓“技术”,其中“技”字由“扌”和“支”两部分构成,释义为“一种维持生活的手艺,它像人的四肢可以支撑本体那样支撑人的生活,”[2]也就是说技的形成是靠人体的四肢来完成,它是人赖以谋生的手艺;再来看“术”字,作为名同时有方法、道路、技艺之意,而作为动词时,则有学习、实践等含义。综上而言,我们就不难得出“技术”是人通过身体的四肢,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的人赖以生存的一种身体运动方法。长期以来,武术中各式各样的招式创编,包括武术套路的编排都是由编码者在对身体动作进行了文化赋值以后,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完成的技术动作。套路创始之初,是经过不断的对身体运动规律的认识与再认识,达到身体技艺的超越与再超越,而在套路发展的过程当中,经过“拳练千遍,其义自现”的习练方式,实现编码者对套路技术的不断创新。

对于编码者创编套路的过程而言,一招一式的形架都是可视的、可模仿的身体体悟的基础,是一种身体技术的“筌蹄”。[3]对武技真谛的理解在武技形成之初就与我们身体的体验过程直接相关。有人习练了一辈子武术,到头来难得武技真谛,就像有人当了一世和尚,最终悟不出佛旨所在一样,“根器”[4]的高下,某种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可能达到的武技水平之高下。所谓“根器”,出自佛教教义,是朝佛者先天品行和接受佛义容量的总称,在武术套路的创编中,则可视作是编码者对技术的创编离不开身体的本身和身体的运动规律。因此,在广大拳术套路的重构过程中,往往把那些违背身体运动规律,不利于当下时间、空间内发展的动作逐一舍弃,以达到技术结构的创新与重构。

1.2技击属性的回归:编码者的体认

众所周知,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5],它是武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身体体认过程所必须经历的阶段。从技击的本源来看,技击就是人在利用自己的肢体运动或在此基础上借助外物来掌控他者的技法,通过这种技法的切磋,以求身体技术在实战中获得再创造的力量和对身体运动过程的文化体悟。中国人自古提倡“知行合一”的思想观念,也就是身体的运动需要在主体意识的指导进行,而判断主体意识的正误义必须通过回归到身体的自身实践当中去。因此,中国武术家在创编套路时,不仅追求至深的拳理技法,还讲求“练中有悟,悟中有练,悟练结合”[6],经过这样一个“知行合一,悟练结合”的体认过程,才能在武术套路创编过程中不断丰富对中华武术内在文化层面的内容,在身体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对武术技击属性的回归。

武术运动的体认过程,实则是编码者参与文化创造过程中的身体实践过程,也就是通过不断的身体实践,探寻身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武术的技击属性,出自身体技术的演化,来源于武术编码者的身体实践过程,也就是说编码者对技击属性的回归必须从身体技术的回归开始。正如武术技术中的低架势对下盘稳定性要求颇高,为的就是使身体下盘的稳定和牢固在与地面接触中借助地面力量实现身体技术的完美展现。通过身体自身的,抑或是借助外物的力量达到身体的最终体悟,使“稳同坚实”[7]成为武术文化上的,也是有技术上的意义存在。因此,武术的技击属性发展到了后期,实际上成为了一种人对自身肢体以及心理上的时空性控制的方式与途径,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身体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2 悟:传播者“内省”与“自悟”的修行过程

2.1“内省”技道

“武术”中的“术”是武术传播者对中国武术本质的无悔诉求,习练者通过对技艺的追求来传播东方意识形态下的文明,使之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属性。“内省”[8]是儒家道德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强调“自我的省察与认知,在武术技艺的传授与习练中”[9],“内省”要求本人的躬身践履,对于武技之道的体悟,必须以日积月累的长期实践过程为基础。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传播者若想习得高水平的武技,只有在长期的练习中不断审视自己,认识自己,通过对技术要领的“反复体会,不断领悟”,才能实现“行”与“知”的结合。武谚有云:“拳学好,三凑巧,方法多练加琢磨”[10]。“多练加琢磨”的体悟方式,至今仍是传统武术训练中的金针宝筏。可见,“术”之所以可以作为动词来释义,表示学习、实践的含义,武术又何尝不是武术传播者身体、心理实践所引起的“内省”式的“体悟”文化活动呢?endprint

武术套路学习的过程中,“默艺”[11]“是传播者在反复习练时动作,从中体会身体内外的配合和劲力的发放,同时在练功结束后反复思考、琢磨武技的一个过程,这就是武术传播者通过“内省”来追求“技道”的实例。如若习武者不懂“默艺”与“内省”,那他所达到的武技水平和理解的武术文化的水平,必定不会太高。在中国传统哲学实践理性的深刻影响下,武术技艺的习得过程并不过多注重按部就班的武术文本,因为从静态的武术文本中绝对体悟不到变化莫测、难见端倪的武技奥境。“拳术必须口授,图说虽详,只是供学者参考,不能恃为人手之圭臬也”[12],由于“拳技之妙,全在变化”,故传播者只能在传承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内省”去深刻把握与领会武术的真正“奥义”所在。2.2“自悟”德行

“悟,可指觉醒、觉悟,又包含理解、领会的意思”[13]。由此可见,自悟的意思是自我觉醒、自我觉悟、自我领会、自我理解,而白悟又是内省之后内心世界的凋理过程,是对内省的一种梳理和完善,从而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状态。武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悟”,从习得传播者的角度来看,重点在于通过身体习得过程中对武术文化内在精神价值的“领悟”。从武术套路诞生的文化类型来看,套路的最终价值追求在于更高层次的实现人生的完善和人格的塑造。武术套路最初的“体”是用来实现防身、健体、娱乐等作用的,当沿着最初的起点继续走下去的时候,发现我们最终仍然会将武术文化会聚于对人格和人生诉求的表达。因此,从文化的传承来看,除了通过“内省”技道来掌握一定的防身技能之外,武术还担负着道德伦理的教化重任。人们通过习武来修身养性,通过“武德”来约束自身的隐形“暴力”行为,成为一个能武、善武而不“武暴”的“真君子”。

“中国人意识中最强者为伦理观念,其次为美感。”[1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习武是培养“文武双全”人才的重要环节,因为通过习武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重任。武术“体悟”中的“自悟”就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熏陶下的“德育”与“教化”过程。由于武术是一种外修内练的技艺,习武者在技艺习得的过程中坚定对武术的执着与追求,通过对人外物的联系去反复琢磨拳理,在亲身体悟中回归内心的调整,使自己的精神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特点进行潜移默化的塑造,以达到品性的练就与长久的“规训”[15]怍用。因此,中国武术可以看作是一种在“自悟”过程中实现“教化”的内生化育的实践过程。习武者通过“自悟”,在感性的身体运行形式中,在武术奥义的引导下,以经验中的生活准则置于其中进行自我考察,使其自身能够自我“内化”,担负起道德责任,与此同时实现人格品质的提升和变革。

3 体悟:解码者对武术文本“形、象、意”的解读过程

3.1“形”到“象”的外在艺术表征

武术的解码者对武术的解读大抵离不开一种惯性式思维,即从事物的具体形象到抽象意境的解读,也就是对事物的理解都需经过从具体化到抽象化的过程。武术发展至今,不再仅仅是“武士”们的领域,而是成为人们追求艺术美的“沃土”,[16]曾经的武术主要是青少年的垄断型“包场”,而如今的武术却成为“老少皆宜”的“乐园”,是整个群体性的艺术审美对象。

所谓“观其表,而知其理”,因此武术解码者对武术体悟的起初应是从武术套路表露在外在“形”开始。武术中的“形”包含演练者的体态、套路编排、技术节奏、服饰器械等一切用肉眼所能解析的外在表征事物,而这些“形”在形成之初,都与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紧密相连。面对武术的“形”,解码者作为旁观者第一反应就是发现它的“形”所展现的武术身姿、服饰搭配等方面的“可看点”,以此为基础结合自身的审美思维,逐渐构建出对整套动作的一个“象”,也就是在具体客观实物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理性思维意识下的整体的“象”。“五体称,乃可谓之形备”[17]从外部关系来看,武术将自然之形、万物之变寓于拳理之中;从内部关系来看,武术追求人体运动中身心的和谐统一,肢体各部位动作的“齐奏共鸣”。就比如早期的“武舞”,我们在对其进行解码的时候,首先必须从单一动作的外在“形态”人手,以此为据再进行具体“事象”的构思,使人们对“象”的解读依托于“形”的存在。

“形象”中“形”不离“象”,意味着“形”的存在必然引出“象”的产生。何谓“形象”?“形”,事物的形状、样子;“象”,象征;二者合一即“表示一个人或事物的外部特征”[18]。解码者在武术体悟的过程中必然经历对其外在表征“形象”到内在精神“抽象”的一个解读过程。如从太极拳名称中“金鸡独立、白鹤亮翅”,我们首先通过视觉、听觉所发现的只是一个单一的动作而已,当经过我们的理性意识的重构之后,这些动作就变成了一幅含有“故事”的图画,也就是“象”的形成。

3.2“象”到“意”的情境表达

在武术文化中,武术“意象”是对武术“形象”的更深层次解读。“形美感目,意美感心”[19]这其中的“意”即“意境”,而意境则是只存在于人脑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含蓄的、抽象的东西,需要人们在具象化思维意识的引导下方能体认。《拳意述真》中载:“拳即是道,内中之消息,知者多不肯言”l驯,“不肯言”的背后原因正是由于“消息”的无以言表,只能通过意会而难以言说的“意境”困扰。如同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一样,可言之道非道,在不可言说的体悟中,存在着比文字与语言更可靠的真实而又抽象的“意境”。

“意象”就是解码者在主体情思对客体物象的喻解领悟基础上进行的情景构建。由此可见,以个人体悟为特征的意象构建,也正是使武术文化充满民族文化韵味的关键所在,其中“意”在具有鲜明意蕴性表达特征的武术文化中有着难以磨灭的久远影响力。象形拳的命名中,往往是“看其意象什么形,即以什么命名”,[21]而命名的内容,则是构建“意境”的关键,它是解码者经过主观思维包装修饰后的抽象物象,它使人在联想、喻示中得到意会体悟,通过调动解码者对喻示已有客观对象的日常感知能力,从而构成一种可会意、可思想的视角图景。因此,解码者对武术文本的体悟,正是借助了这类暗喻、联想、推导的抽象化心理活动,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实现对武术文本深层含义的,由“形象”到“意象”的高度融契后的文化体悟过程。习武者在习得武技过程中“精、气、神”统一、“形神兼备”,追求的就是身体与“神思”相结合,“形象”与“意象”相联系的境界;解码者在欣赏武术过程中的“意念”融入,“情景”体验,也就为其身心的体悟铺垫了道路,成为吸引更多武术参与者的关键所在。endprint

4 结语

文化传承延续的核心是“人”,武术文化也势必交付这样的延绵,其发展离不开“人”的“在场”,理性意识指导下的身心“体悟”过程,成为助长武术文化活力的不竭动力。武术文化的发展深度依赖于“人”这一“操纵主体”,因此我们不能只重视武术文本的留存,而忽略“人”在解读武术文化中的关键作用。武术发展中的“体悟”脉路,实际上不但是武术操纵者对文本深刻解读的经历,而且是武术参与者对身体文化感悟的过程,更是武术“在场者”熏陶人文品格的过往。研究“人”在武术文化中的“体悟”行为,将会从他者的视角为阐释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路径,即身体运动规律与技术创新、技道并存与德行培养、文本内涵南浅到深解读。因此,从“人”的“体悟”视角研究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目的不言自明——为了武术文化在“被解读”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式发展思路,寻骊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周伟良.简论传统武术的直觉体悟[J].中华武术(研究),2012(03):28-31.

[2]刘素静,王海泊,马振水.作为体悟的中华武术文化现象解读[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04):82-84.

[3]赵天一.中国古典意象史论[D].西南大学学位论文,2012.

[4]吴松,王岗,张君贤.武术意象:一种典型的艺术化物象——对中国武术艺术理论的初[J].体育科学,2012(05):87-91.

[5]戴国斌.体悟:对武术的解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 01):34-36.

[6]何志刚,张超.传统文化之体悟——武术教学方法的另一种解读[J]浙江体育科学,2006( 04):69-71.

[7]罗辑.少数民族武术中的“物”的在场、脱域与出场——以贵州少数民族武术为例[J].体育科学,2014(03):72-75.

[8]黄碧珠.体悟与践行——谈德行养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 09):91.

[9]赵仲牧.审美范畴与思维模式——试论中国传统审美理论的体悟型思维[J].思想战线,1991( 03):27-33+63.

[10]周伟良.简论传统武术的直觉体悟[J].中华武术(研究),2012( 03):28-31.

[11]刘素静,王海泊,马振水.作为体悟的中华武术文化现象解读[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04):82-84.

[12]赵天一.中国古典意象史论[D].西南大学学位论文,2012.

[13]何志刚,张超.传统文化之体悟——武术教学方法的另一种解读[J].浙江体育科学,2006(04):69-71.

[14]王岗.关注武术传承的主体:人[J]搏击·武术科学,2006(12):1.

[15]郭军.从内省到自悟——儒家修身思想的心路历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5):46-50.

[16]赵仲牧.审美范畴与思维模式——试论中国传统审美理论的体悟型思维[J].思想战线,1991(03):27-33+63.

[17]王岗.中国武术:一种追求教化的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7(03):29-32

[18]王岗.中华武术:一个被忽视的活态文化传统[J].搏击·武术科学,2007(08):2.

[19]黄碧珠.体悟与践行——谈德行养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9):91.

[20]李传奇.身体理论视野下的体育修身论[D].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

[21]顾黎艳,洪劬颉.有意味的“体悟”——唐江澎“体悟教学”思想与实践综述[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07):16-26.

On the Understanding Process of the Cultural Subject¨Man” in Chinese Wushu

Liu Cong

(Graduate Department of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he study takes the culture subject "Man" as the clue, does the analysis of "Ma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in the comprehension process. The analysis finds: "body" is the code of the body movement rule of recognition process, is the basic 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techniques and physical cultural exchange; "Enlightenment" is the practice of disseminator "introspection" and "self realization" technical way of virtue, is a martial art technical innovation, moral education way; "understanding" is the decoding of Chinese Wushu text "shape, form and intention"process, is a way of analyzing Chinese Wushu culture inherent characteriz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Key words:Wushu cultural subject people understandingendprint

猜你喜欢

武术
论大同武术的发展
少林武术文化系列之二 少林武术与中医养生
武术的“语言批评”
孔院武术,想说爱你真的不太容易
中华武术
从武术传承方式看武术的发展战略
武术
对外武术专门人才培养初探
梅山武术无形资产的保护与开发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