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新会区城区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的研究

2015-08-19李来德梁健华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19期

李来德+++梁健华等

[摘要] 目的 掌握新会区城区蚊虫种群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规律,为蚊媒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4年3~12月采用诱蚊灯法在新会区城区随机选取4种监测生境,每月开展2次监测。 结果 共布放诱蚊灯80盏,共捕获成蚊846只,以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3.97%和47.87%,其他蚊种为白蚊伊蚊、骚扰阿蚊,年平均密度为10.6只/灯。蚊虫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高峰出现在5月和8月。不同的生境类型蚊种构成比不尽相同,城内居民区、医院、农户以致倦库蚊、白蚊伊蚊为优势种,野郊猪场则以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在4种不同的生境类型中,猪场蚊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场所。 结论 初步掌握了新会区城区蚊虫种群的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等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系统监测、蚊虫防制和蚊媒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蚊种群密度;季节消长;诱蚊灯

[中图分类号] R3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7(a)-0161-03

江门市新会区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银洲湖畔的水网地带,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日照时数为1731.6 h,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降雨量1789.2 ml,全年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各类病媒生物,尤其是蚊类的生长繁殖。蚊虫是as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城市进程化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导致蚊媒种群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部分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亦发生了变化,同时近年来周边地区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形成对新会区的潜在危险,而蚊媒密度监测是蚊媒病预警和预防、控制蚊媒危害的基础,为了建立新会区蚊媒监测本底数据,弥补这方面的历史空白,为蚊媒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疾控中心于2014年3~12月根据现行《广东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对新会区城区蚊虫种群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4年3~12月在新会区城区设立4个监测点,随机选取居民区、医院、农户、猪场各1处为监测生境,每月上下旬各监测1次,相邻2次的监测时间间隔15 d,遇风雨天气(风力>5级)顺延。

1.2 调查方法

灯诱法:诱蚊灯采用“功夫小帅”光催化捕杀蚊蝇器(武汉吉星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每处监测生境布放诱蚊灯1只,选择远离干扰光源、背风场所作为挂灯点。监测时间从下午6时开始,连续诱捕1个晚上,至第2天早上8时结束,将集蚊袋取出,蚊虫快速冷冻处死后分类鉴定计数。蚊虫密度指数计算:蚊密度(只/灯)=捕获蚊虫数/灯数。

2 结果

2.1 蚊种群构成

共捕蚊846只,其中雌蚊533只,雄蚊313只,雌雄比例为1.70∶1。捕获蚊种以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3.97%(372/846)和47.87%(405/846),其次是白蚊伊蚊,占6.74%(57/846),骚扰阿蚊占1.06%(9/846),其他蚊虫占0.36%(3/846)。

2.2 季节消长

蚊密度为2.9~20.5只/灯,平均为10.6只/灯,成蚊在3~12月都有活动,蚊虫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高峰出现在5、8月,平均密度分别为20.5只/灯和17.8只/灯。各生境的蚊密度季节消长不同,其中猪场蚊虫密度季节消长相对其他生境维持在较高水平,亦呈双峰型曲线,高峰值在5月,蚊密度达到69.5只/灯,小高峰在8月,为62只/灯(表1)。

2.3 不同生境蚊种的构成

不同生境蚊种构成不同,居民区以致倦库蚊的构成比最高,为88%,其次为白纹伊蚊(占11.00%)、三带喙库蚊(占1.00%);医院以致倦库蚊的构成比最高,为86.07%,其次为白纹伊蚊(占13.11%)、三带喙库蚊(占0.82%);农户以致倦库蚊的构成比最高,为59.34%,其他主要蚊种构成为白纹伊蚊(占31.87)%、三带喙库蚊(占4.39%)、骚扰阿蚊(占3.30%);猪场以三带喙库蚊的构成比最高,为74.86%,其他主要蚊种构成为致倦库蚊(占23.45%),骚扰阿蚊(占1.13%)、白纹伊蚊(占0.18%)(表2)。

2.4 不同生境蚊密度水平

各监测生境蚊密度的平均水平不同,以猪场蚊虫密度最高,年平均值为26.65只/灯,其次是医院,为6.1只/灯,居民区为5只/灯,农户为4.55只/灯。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初步掌握了新会区城区蚊虫种类、种群构成和优势种、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由监测结果可知,年平均蚊密度为10.6只/灯,稍低于2012年深圳市蚊平均密度的11.52只/灯[1]。捕获蚊种主要是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蚊伊蚊、骚扰阿蚊,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3.97%、47.87%、6.74%、1.06%,这与黄柏湘[2]在新会区采集到的蚊种相符合。城区蚊虫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高峰出现在5月和8月,5月为蚊密度高峰期,这与冯志阶等[3]的调查相符合。8月份出现高峰主要是受野郊猪场捕获三带喙库蚊多的影响,经查阅文献,我国不同地区的三带喙库蚊季节消长的情况不同,如孙进忠等[4]的研究显示,辽宁省三带喙库蚊的活动时间为7~9月,上旬高峰期;殷允洪等[5]的研究显示,山东省韩庄三带喙库蚊的活动时间为5~11月,7月达高峰值。本调查研究显示,2014年3~12月三带喙库蚊均有活动,5月、8月为高峰期。

本调查研究对居民区、医院、农户的诱蚊灯进行汇总,城内主要蚊种构成是致倦库蚊(78.91%)、白纹伊蚊(17.89%)、三带喙库蚊(1.92%)。本调查研究采用的诱蚊灯法不能如实反映白纹伊蚊的密度,因为诱蚊灯只能在夜间进行监测,而白纹伊蚊的生态习性是白天活动,夜间较少活动。农户捕获的蚊种中,白纹伊蚊达到31.87%,其原因是该监测点在城郊,下水道口无防蚊设施,村民自觉清理积水、预防登革热的意识也较差,村民室内水生植物、闲置容器及屋子周围的缸、盆、坛、罐等广泛存在,成为白纹伊蚊理想的孳生地。野郊猪场捕获的三带喙库蚊占总数量的74.86%,究其原因是三带喙库蚊孳生于城乡清静或稍污浊的水体中,常见于向阳泥底、水位较低的漂浮植物丛生的水域,如水田、池塘、沼泽、水坑、山溪、灌溉沟渠等,该监测点距离城内4 km,农场、猪场两边各有1个水塘,其中1个水塘常年长满漂浮植物,而且猪场又有丰富的血源,这些都为三带喙库蚊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故其构成比占优势。三带喙库蚊是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本调查在居民区、医院、农户均发现了三带喙库蚊的存在,虽然捕获数量极少,但相关调查研究[6]显示,三带喙库蚊已经有逐渐向城市中心区扩散的趋势,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对蚊虫密度的监测。

通过全年监测,初步掌握了新会区城区蚊虫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等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系统监测、蚊虫防制和蚊媒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开展蚊媒监测不仅要进行成蚊密度监测,还要关注蚊幼虫孳生地的密度变化[7-15],将蚊虫监测结果与相应蚊媒传染病进行关联性分析,为建立有效蚊媒传染病的预警体系提供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林良强,张韶华,梁焯南,等.深圳市2012年病媒生物调查与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5(2):180-182.

[2] 黄柏湘.广东省西南沿海地区蚊种采集记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2,3(5):336.

[3] 冯志阶,汪文腾.东莞市病媒生物本底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2009,9(11):1323-1325.

[4] 孙进忠,郎义,白玉银,等.三带喙库蚊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调查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9,15(1):52-53.

[5] 殷允洪,刘丽娟,王海防.山东省韩庄监测点三带喙库蚊生态习性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458-1459.

[6] 高强,周毅彬,曹晖,等.上海市城区中心地带三带喙库蚊种群新动态及应对措施的研究[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3,20(3):145-152.

[7] 张勇,刘婷,曾晓芃.北京市2010~2012年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及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5(2):101-104.

[8] 王艳.山东临沭县1997~1999年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5,5(8):599-600.

[9] 曲健,刘东华,袁勤德,等.东营市蚊虫种群密度监测及季节消长调查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3,19(6):504-507.

[10] 周明浩,褚宏亮,张爱军,等.城市蚊虫综合治理前后种类组成的研究[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1,18(4):220-224.

[11] 王晓中,于畅,臧宇婷,等.气候变化对蚊媒病毒性疾病流行病学影响研究现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22(4):400-403.

[12] 邓天福,莫建初.全球变暖与蚊媒疾病[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0,21(2):176-177.

[13] 田俊华,吴太平,朱泽荣,等.2006~2009年武汉市成蚊密度监测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0,16(3):185-187.

[14] 张勇,马彦,邓瑛,等.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病媒生物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9,20(1):34-37.

[15] 邢玲玲,陈晨,郭秀霞,等.山东省单县蚊虫种类及生态习性的初步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14,14(10):1182-1184.

(收稿日期:2015-01-27 本文编辑:李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