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分析

2015-08-19万海霞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21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16期
关键词:吉林省毕业生院校

万海霞(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1)

吉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分析

万海霞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1)

现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分秋色,且职业教育呈现出发展壮大的趋势。在毕业生就业日益紧张的今天,如何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这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并关联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情况。本文以吉林省为例,首先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然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就业对策。

吉林省;高职院校;就业

0 前言

伴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改革,显著促进了吉林省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吉林省高职院校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形成了初步发展规模,它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高职院校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挑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命运,因此,本文对于毕业生就业的探讨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伴随着高校扩招的全面实施,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外加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逐渐转向城镇,这大大增加了社会就业负担。同时,因社会工作岗位并未增加,使得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而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也对我国经济产生冲击,这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毕业生就业形势。吉林省在1998年正式设置首个高等职业院校,这是吉林省高职教育的起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职院校招生数量逐年递增。近几年,在高校扩招以及录取率的共同作用下,吉林省高职院校生源具有不确定性,有些院校的第一志愿报考情况不理想,为完成招生计划,需要招考平行志愿考生;有些高职院校因就业前景一片光明,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较多,招生录取线逐年上升[1]。

1.1 就业观念缺少科学性

现阶段,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因就业指导力度不足,导致毕业生就业观念缺少科学性。有些对工作抱有过高的期望,就业位置摆放不合理。在择业过程中通常会过多的考虑物质因素,忽略职业发展前景,也不会考虑社会贡献度。大部分毕业生均将经济发达地区作为就业首选地区,希望进入国企或者外企,但自身却存在能力不足,存在不愿吃苦的问题。

1.2 毕业生薪资待遇不理想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崛起,人才选择标准和空间日益扩大,形成了一种企业忽略自身岗位需求,胡乱攀比,片面提高人才选择标准,这对于吉林省高职院校而言,无疑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通常,在薪资待遇层面,高职学生与本科生相比,起点较低,这大大降低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另外,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向城镇,部分企业为节省生产运营成本,将招聘对象转向农民工,这对于高职毕业生就业而言,相当于雪上加霜,上述因素严重阻碍了就业进程。

1.3 专业设置不合理

现阶段,吉林省大部分高职院校片面追求热门专业,盲目设置热门专业,因社会需求调研力度不足、培养条件不完整,使得该专业的毕业生通常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一些高职院校片面追求高、大、全,但却仍然沿用传统管理模式,专业设置不合理,这大大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

1.4 师资力量不强

调任和招聘是高职院校专职教师的主要选拔途径,因我国尚未出台具体的关于专职教师实践教学的标准和规范,所以,相应的专业实践训练效果并不理想。现阶段,吉林省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操作经验不足的问题,理论课程单调乏味,现实应用的融入较少,毕业生虽然最终能顺利获得毕业文凭,但是,无法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自然不能实现顺利就业[2]。

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

2.1 加强就业指导

在新生入校后,高职院校便应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科学的择业观念,加强在择业价值方面的引导,通过三年教学,形成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制定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依照市场需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逐步增强就业能力。同时,还应指导高职学生树立适宜的抱负,这要求高职学生应能清晰认识自身条件,了解周边环境,待形成了一个整体认识后,方能树立适宜的抱负,而这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2.2 积极获取各方支持

经济发展是决定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主要因素,从具体层面而言,企业是学生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用人单位应参照岗位需求,合理设置选拔标准,平等看待高校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有效发挥人才效能。因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引发因素较多,所以,就业形势的缓和也需要从多个层面共同着手,单纯依赖用人单位是不够的,国家应加强政策支持,社会各界应增加就业扶持,与吉林省高职院校携手共同为毕业生创造公平、宽松、良好的就业环境。

2.3 合理设置学科专业

(1)增强学生素质。吉林省高职院校在做好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确保人文教育的开展质量,实施学分制,以选课的形式来学习人文知识,以此来提升毕业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职业道德,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2)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高职院校应冲破课堂束缚,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以此来了解就业动态,掌握就业形势,在课程教学中适当引入新型专业理念,进而改善教学质量;

(3)打造品牌优势。专业设置应独具特色,打造品牌优势,对于新增设的工作岗位,应以辩证的眼光进行论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办学目标,禁止盲目跟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2.4 构建双师型队伍

双师型是指不仅能传授理论知识,还可开展实习教学。为构建双师型队伍,首先,合理选拔兼职实训教师[3]。通常选拔长期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人员充当兼职实训教师,他们具备一定的实践检验,在实训课程中可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以及宝贵的意见;其次,双师型队伍在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还能面向学生传授劳动技能,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最后,高职院校应鼓励青年教师应走进企业,深入学习,在增强师资力量的同时,也能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融入生产实践。

3 结语

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院校,其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为实现吉林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就业难现状,高职院校应明确毕业生就业现状,牢固树立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理念,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手段,着重培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而更好适应现代社会。

[1]孔令声,王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7):74-76.

[2]张瑜波.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分析[J].成人教育,2012,32(5):85-86.

[3]蒋竹林.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时代文学,2014,(22):175-176.

猜你喜欢

吉林省毕业生院校
登泰山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伤心的毕业生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一带一路”下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潜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