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无止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015-08-18李同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13期
关键词:好学雨露做人

李同明

《论语》是中国经典作品之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是何等的重要。

最近,老师也鼓励我们阅读关于至圣先师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伟大著作——《论语》。我从中获益匪浅。粗看《论语》,你会发觉他只不过是一本语录;但若你“细嚼慢咽”,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都包含在它的字里行间。你去分析《论语》,就等于在完成着“穿越时空之旅”,和孔子对话。这正是《论语》成为我最喜爱的经典之作的主因。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句话摘自《论语·公治长》,意思是说聪明又好学的人,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此话虽出自为政,但在教育方面却使人得到许多启发。我想:这句至理名言应是我们当代学生,甚至是社会各界各阶层人士都能应用得上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敏”即是勤奋。在心里暗暗的下定决心,努力地去工作、学习,当然要付诸行动,嘴上空谈又有什么意义呢?还要能坚持,有恒心和毅力。即使是受外界干扰,仍旧能继续学习,那样才能算是“敏而好学”。

对于“敏而好学”,也许不少人能做得到,但“不耻下问”呢?又有多少人能够这样做?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向年纪比自己小的人请教,这无关好不好学的问题,而是牵扯到自尊心和虚荣心的问题。人的天性往往不可思议,向别人请教,我们总会觉得别扭,也会感到不光彩,因此耻于开口了。

所谓“笨鸟先飞早入林”,我们只要勤奋好学就会在课业上有所成就。而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必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也是难免的,有何“耻”而言?通过勤奋好学,就会增长知识,提升自我;而当我们不耻下问时,就能持续地去升华自己。因此,实践到“敏儿好学,不耻下问”还是非常重要的。对社会而言,每个公民就能变得更谦虚更优秀,社会也就会变得更和谐。这么一件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有一天,我手翻着《论语》,想温故知新。“复习”了老半天,有点儿倦了,所以将《论语》暂时合上……

外面正巧下着蒙蒙细雨,淅淅沥沥,小雨点滴滴答答地打在窗上,清脆响亮。我倚在窗边。窗外有两株小草,在风中挺立着,花接雨露叶迎风。我眼泪朦胧,思绪随着雨点渐飘渐远,想起“阔别”了六年的爷爷……

爷爷在世时虽然头发已花白,但他依然身体健壮、健步如飞。爷爷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因此大家都很敬爱他。小时候的我不爱读书,成绩总是“飙红”。每当爷爷看到我满江红的成绩册时,总是在一旁摇头叹气。爷爷虽然受教育不多,但他常灌输我努力读书的重要性。他也总是勉励我要发奋图强,以便在后来的考试中考出一片春天,将来也会前程似锦。“做人做事,不要怕辛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即是爷爷的口头禅,它在生活中激励我。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就忆起这句勉励性的话,于是我就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此外,每当我考的一塌糊涂时,我就会反省,提醒自己要勤奋,勤奋再勤奋,因为要实现抱负,只有和勤奋并肩作战,才能够如虎添翼。

此外,爷爷也常教导我学习和做人一样,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名言成了我的座右铭。

爷爷说年少时他非常喜欢阅读,和书本宛如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友。他也曾翻阅过《论语》,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就是我从爷爷口中学到的。爷爷喜爱阅读,虽然他学历并不高,但他靠“不耻下问”的态度获益良多。而他常常劝勉我遇到问题时不要害怕发问,毕竟向有见识的人讨教,就会获得最好的答案,问题也会得到解决。我不大爱说话,喜欢自行解答一些难题。爷爷见状,时时刻刻都提醒我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别怕因为问问题而会被人瞧不起,因为不懂发问的人才是最笨的人。此外,爷爷还告诉我人前人后都保持着谦逊的作风,以便做到“不耻下问”。

我绝不会忘记爷爷劝勉我时所说过的每句话,它将烙印在我的脑海里,直到永远,永远……

雨停了,我凝视窗外,调皮的雨露从叶片上滚落而下,整个住宅区显得明亮起来。风消雨歇,七彩亮丽的彩虹挂在天边,四周显得生机勃勃。我不禁望着天空叹道:“爷爷,愿您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读了《论语》,让我获益匪浅。今后,我还要细读《论语》,细品这中华悠悠千年智慧,读懂其中的做人道理与处世态度,品尝着温暖美味的“心灵鸡汤”。

(指导教师:胡涵青)endprint

猜你喜欢

好学雨露做人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雨露
做人要经得起“推敲”——担当不能靠“喊”
打好学文言文的基础(二)
从零开始做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