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孔子4

2015-08-18单晓晴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13期
关键词:万世苍生仁者

单晓晴

历史的车轮在岁月的催赶下滚滚前行,带走了三分天下的烽火硝烟,带走了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却带不走那样一个名字——孔子。孔子是一个追梦人,他的执著让生活在那个纷乱年代的人充满希望。孔子是一名执教者,他的理念让我们在千百年后仍然得以沐浴他的教诲。孔子是一个仁者,贫穷、困苦丝毫带不走他那关爱苍生的拳拳之心。在那样一个百家争鸣、社会纷乱的年代,这一个追梦人用微小而又伟大的言行影响了万世中国人。

孔子生逢乱世,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春秋后期的社会大变动时期。旧制度的土崩瓦解和新制度的破土萌发让人对现实极其失望。他们或隐居于山林,或随波逐流于市井之中。孔子却做了一个坚定的追梦人,生在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乱世,他执著于自己的理想。在《论语》里我们可以感悟到孔子执著于理想的精神。《论语·里仁》里记载:“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面对乱世,孔子虽安之若素但也怀着强烈的救世意识。尽管他推行的“克己复礼”政治主张处处碰壁,自己也深受穷苦困扰,但他始终不渝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试图以己之力回复西周礼制。他选择的路之艰辛非常人所能想象。面对乱世,孔子超越了人们的怀疑,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时隔千年依然展示着他关爱苍生的仁者情怀。他的忧世思想鼓舞着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历经千年依然耀眼如斯。

《论语》的开篇即谈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华民族的千年之师,用他历久弥新的教学思想影响着万世中国人。孔子的学生大多出身贫寒,这些人经过孔子的教导历练,大都成为出色的人才。孔子的教育方法如今依然为学校沿用,他主张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当时体现出不俗的创造性。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非常注意对自己学生个性的观察和理解,在了解他们个性的基础上,他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一日,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对子路的直言教诲,包含着他对学生的高度关切和爱心。

顾炎武说:“仲尼,一旅人也。”在千年前的坎坷乱世中,他踽踽独行不断努力的寻求着能让梦想开花的土壤,不断内省、自修,向整个世界贡献了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时至如今,我依然能在《论语》背后看到孔子追寻梦想的背影。

(指导教师:郑丹丹)endprint

猜你喜欢

万世苍生仁者
万世太平
仁者爱人
DEITY DEFYING
家和万世
苍生万物
居高不忘苍生
『仁者爱之理』
点点读《论语》
批评与赞美
八大雅
—— 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