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行,给你一个故事

2015-08-18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山水灵魂意象

五年前,在军旅奔走了三十五个春秋的我,毅然决定脱下军装,转业安置到湖北省旅游局。旅游局在省级机关中是一个“边缘部门”,放弃到那些强势部门任职的努力,主动去蹭旅游这艘“游船”,这似乎有点不智和轻率。然而,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和个人游历游思,似乎证明当时的选择不仅契合了我对事业的追求,而且把工作与个人爱好较为完美地结合起来———当一个人把爱好当工作、把工作当爱好时,无疑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是的,追逐满天繁星不如捧出一轮明月。人生处处有风景。旅游对于我们短暂的人生来说,是精神和情感不可抗拒的诱惑,是脚步与灵魂相融的体验和享受。旅游并不需要我,而我却与旅游须臾不能分开。

旅游,留在心中永恒的诗意

一位哲人说过,漫漫人生,如果含情,如果有心,我们会看到很多意象;如果我们去寻找、去理解、去品味,可以把意象写成诗篇。做旅游要像恋人做爱情,要很虔诚、很专注。我们的一生,写在历史上的功绩,是一种记载;留在心中的诗意,是一种永恒。我以为,旅游就是摸得到山、见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一种诗意,它在我们生命的游历中获得永恒。

活在这个世上,实实在在是灵魂的冒险。我们每天要面对纷繁无序的生活,去处理和协调自身与外界的人和事,因而我们变得疲惫不堪,变得无奈甚至绝望。好在,在奇奇怪怪的诱惑面前,我们还可以选择旅游,因为旅游是灵魂的自我放逐,是心灵之于自然的守望或回归。我们所钟爱的山水,它是那样地有灵性,充满着希望和朝气,它永远不会疲惫,不会被生活压得抬不起头来。我们一旦走近它,与它亲近,与它耳鬓厮磨,就会变得年轻,变得充满朝气与活力。在自然的怀抱里,每个人都是赤子,与云水相拥,与天地相伴,与山河相依,不为稻粱谋,不为名利累,不为人事苦,足之所至,心之所抒,岂不快哉!

因为旅游,让我感受到人类文明的巨大力量。在那些埋葬着高贵灵魂的地方,我与逝者邂逅相逢,有幸走近亚里士多德、圣母马利亚、圣彼德、恺撒、普希金、托尔斯泰和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老子、孔子等,虔诚地仰望他们的光辉,谦卑地与他们对话,感受他们在不同时代和地域里所展现的智慧,领略到这些先贤们对这个世界的创造,领略到他们对神灵、对上帝、对信仰的忠诚与敬畏,由此铸就了不同的人类文明。

在冷月高悬的罗马古城,在宁静得只能听到自己呼吸的涅瓦河畔,我听到了不同信仰的先哲们对人类文明的热切呼唤,看到了他们启迪心灵的创作。那些无与伦比的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歌舞,灿若繁星,闪耀在我生命的上空。每到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每见到一座山峰和一个湖泊、一条河流,放眼每一片无垠的原野,全身心地接受阳光,陶醉于山水之间,情不自禁地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地的沧桑、人类的卓越。我驰骋在一个辽阔而庄严的世界,我的心灵是那样地自由和奔放。在苍天大地之间,或者沉思,或者激动,或者昂扬,或游或思,无须遵循或刻意贬损他人的意志和权威,身体和灵魂都属于自己。我可以回避一切,也可以毫无顾虑地审视和评估前人的评说和结论。在信息爆炸和泛滥的当今社会,我喜欢驻足过去极为缓慢的时代,把自己的灵魂凝固栖息在那里。稍稍地俯下身子,都会捡到瑰丽的梦的碎片,用它来编织我的新梦、我的故事。

天地与我并生

尼采说,历史中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一些对过往的伟大事物进行反思的人,他们从中获取力量,深深感受人类生命的辉煌灿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也说过,时常走访大自然是解除城市生活中的罪恶的必要良方。自然是“美好意念的影像”,对于扭曲、不正常的都市生活有矫正的功能。当我们把心融进大自然时,我们的言行或多或少会发生改变。自然景物确实具有提示我们某些价值的能力。山有山的威严,水有水的柔美,树有树的高洁,花有花的谦卑。在瑰丽奇妙的大自然面前,人类或多或少会收敛起狂妄和自负,谦恭地尊重那些在我们视野中曾经轻慢甚至被虐杀的生命。

在大自然中,我们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幺,我们仅仅是自然的一分子。我们追寻山水,其实是在寻找我们生命的自然属性。当生命的自然属性被社会属性挤兑并取代后,生命本有的张力每况愈下。因此,在崇山峻岭面前,我们渺小得如同一抔土;在江河湖海面前,我们甚至不及一尾游鱼;在广袤的原野面前,我们的生命脆弱得甚至不及一棵凄凄青草。庄子认为“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是故喊出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安时处顺、逍遥自得的云水情怀,于今天的我们有着怎样的启示?与天地精神往来,吾养吾天地浩然之气。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古代圣贤的这些名言一如黄钟大吕,醍醐灌顶,呼唤我们寻回迷失了的良心、丧失了的爱心、丢失了的童心和诗心,唤醒我们回归远离了的自然之趣和山水之乐。如果我们漠视自然和其他生命的存在,那么将失去生命中至美至善的东西。这样一想,我们的内心或许会有所憬悟,不再像在蜗牛角上争强好胜和嫉妒负气地过日子。放下自私自利的角逐,发现那些卧槽于旷野中的大美,感受和领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美好。生活像面镜子,你笑它就笑。一个与自然保持密切关系的人,会远离鄙俗和粗野。

在我的梦中,一生都会眷顾曾经到过的地方。今生有约,我还会见到东南亚长着巨大树冠的凤凰树、立于罗马古城的地中海松、洛杉矶的棕榈、惠斯勒雪山下的木屋、莱蒙湖畔奔跑的牛羊,再次踏上褐色条石铺就的红场,听那洋葱顶教堂上和平鸽咕咕的叫声。

在旅游日益成为公众普遍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们随时都有可能迈出脚步走向远方。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我们迈出去的脚步和走过的路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旅游经历也是不一样的。旅游让我的灵魂向世界启开了一扇窗户。在苍茫的旅途中,我用我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阅读远方的世界,世界也在看我。我把生命释放于远山绿水、江河湖海之中。我喜欢远离喧嚣的城市和乡村,在那里拥抱山水,拥抱生活。我不需要动太多的嘴巴,而是更多地动手动腿动脑,拍摄那些壮美如画的风景,写下那些慰藉心灵的山水文字。

走比读更重要

边走边读,走比读更重要。古人一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庆幸生活在当今信息和交通高度发达的时代,足不出户可以读万卷书,而行万里路则要手腿脑并用,它获得的体验和感知远比书本重要得多。我们需要读,更需要走。读十遍不如走一遍。走是更高层次的读,人正是在边走边读中实现生命的升华。在我见到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的恩施大峡谷的“一炷香”时,我惊叹它的雄奇和伟岸,天地间竟有这样的奇书!山川巨著毕竟是文字所不能替代的。大海的广阔空冥、瀑布的崇高险峻、峡谷的奇崛深邃,给人的震撼都是书本所不能给予的。

少小离家的我,一个远离故土的游子,似乎更愿意把那些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作为我终生追寻的另一个故乡。异地的旅游常常让我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和机缘。有种东西会悄悄潜入我的灵魂,让旅游的故事无比生动起来。越是遥远的地方越有我想象的符号和意象。当然,很多符号和意象超越了我之前的想象,消除了我对这些地方的狭隘和偏见,使那些符号和意象变得无比清晰起来。在异地我也能找到一种宁静和安逸,一种属于自我生命的归属,甚至我把自己也交给了我偶居的寓所、游览的山水和城市。

留住瞬间的美好

早在古罗马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朝至那不勒斯,夕死足矣。为了拍摄那不勒斯港湾海上日出的美景,在寒意清冷的黎明,我孑身一人挎着照相机误闯了北约的一个海军基地。两位高大威猛、腰间别着手枪的意大利军人挡住了我的去路。尽管他们的肤色与我不同,他们的语言与我无法交流,我们只能用简单的肢体比画,他们明白了我的来意之后,并没有把我当间谍扣押,而是十分友好地请我离开。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一个头戴鸭舌帽叫涅维奇的老人,冒着蒙蒙细雨,在迷宫一样墓群坟茔中义务给我们当向导和解说。跋涉千里,在异国他乡赢得一个个令人喜悦的瞬间和美好的记忆。

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我惊讶地发现,除了自己,还有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得多的生命存在。在台湾的幸福农庄,我见识了一种雌雄同体的彩色蝴蝶,左为雄,右为雌,庄主命名为“梁祝情蝶”,据说这样的蝴蝶培育成功率是千万分之一。一个人的生命极其有限,我们生活的圈子也很窄很小。只有跳出按部就班的生活圈子,才能见所未见、知所未知、启所未启。我曾经那样痴迷地把写作当成生命的副本,而旅游又何尝不是?生命宝贵,只有一次,把写作和旅游结合起来,完全是让自己在世界上重活一遍,拿句通俗的话来说,我们比别人多赚了一个生命,何乐而不为?

有人这样说,我们的双脚一停止,生命就容易枯萎。如果我们要保持生命的活力和精彩,那么就去远行吧,它给你的不仅是一个过程,而是一个又一个灵动的故事。

猜你喜欢

山水灵魂意象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山水》
灵魂树 等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