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说宋钱大珍 “皇祐元宝”钱

2015-08-17董良义王旭东

中国钱币 2015年3期
关键词:假钱真品元宝

董良义 李 霞 王旭东

再说宋钱大珍 “皇祐元宝”钱

董良义李霞王旭东

宋仁宗赵祯,北宋第四代皇帝,公元1023年即位,1049年仁宗改元皇祐。北宋除太祖始铸国号钱 “宋元通宝”外,自太宗淳化年起改元必铸新年号钱 (只有真宗乾兴年号,改元只有两个月真宗驾崩,未铸年号钱)。按照前朝先例皇祐年应铸造 “皇祐”钱。皇祐年号钱,史书有载,历代钱谱及钱币文献也偶有收录,但是多被近现代泉家学者斥为伪品,所以泉家一直未曾一窥真品面目,故 “皇祐钱”便成为古今泉界的一宗谜案。

元末丞相脱脱著 《宋史·志第一百三十三食货下二》曰:“皇祐中,饶、池、江、建、韶五州铸钱百四十六万缗,嘉、邛、兴三州铸大铁钱二十七万缗。”说明皇祐年间铸钱量是很大的,但是 《宋史》中未说明皇祐年间铸的钱是何种钱文。

南宋初年学者李焘,作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六十六载:“仁宗皇祐元年 (1049)正月尽是年六月。……。癸亥,铸 ‘皇祐元宝’钱。二月丁卯,彗出虛,晨见东方,西南指,历紫微至娄,凡一百一十四日而没。……戊辰,以河北疫,遣使颁药。”清代学者毕沅著 《续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也有与 《续资治通鉴长编》相似的记载。作者把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三件事,铸 “皇祐元宝”钱、彗星出现和河北瘟疫流行记录在一起,这些事也许是有关联的,笔者后面还要再做解析。明朝的 《永乐大典》也有铸 “皇祐元宝”钱的记载。

最早收录皇祐钱的钱谱,是清乾隆梁诗正的 《钦定钱录》,收录 “皇祐元宝”一枚(图1),释曰:“右皇祐元宝。按庆历九年改元皇祐。”

又见清李佐贤 《古泉汇》收录 “皇祐元宝”两枚 (图2、图3)释曰:“仁宗钱篆真二品,永乐大典皇祐元年铸钱,曰皇祐元宝。又令陕西大铜钱铁钱,皆一当十。今皇祐钱甚少,大者更不见。”

图1

图2

丁福宝 《古钱大辞典》收录 “皇祐元宝”三枚 (图4、图5、图6)。也收录了各泉家关于皇祐钱的不同论述。丁氏还在图4、图5下标注 “此伪品”,而丁氏一年后编著的 《历代古钱图说》则没有收录一枚 “皇祐元宝”钱,看来图6也被否定了。

《中国钱币》1993年1期刊出唐石父 《皇祐年号钱》一文,披露历代钱谱及钱币文献上所载 “皇祐元宝”钱图14枚。除了包括上述6枚外,又收录清戴熙 《古泉丛话》一枚(图7),清倪模 《古今钱略》一枚 (图8),清王锡棨 《泉货汇考》两枚 (图9、图10),日本今井贞吉 《古泉大全》两枚 (图11、图12),清叶德辉 《古泉百咏》一枚 (图13),现代藏家一枚 (图14)。唐先生引述先贤众多钱币学者的论述,结合自己的判断认定:“至是,所揭各图全部皆伪。”还引证大量的北宋钱出土资料,皆不见一枚皇祐钱的事实,又结合清翁树培所作论述,最后的结论是 “皇祐钱传世品之皆伪,出土品之一枚也无,可以断定皇祐年不曾铸行过皇祐年号钱。”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丁福宝在 《古泉学纲要》中说:“今皇祐小平钱,有篆、真二种,所见皆伪,无一真者。”

马定祥发表在 《中国钱币》1986年3期的 《补说日本三大钱谱北宋钱》一文中指出:“我国某些钱谱和日本之 《大全》载有 ‘皇祐’钱。惟以予之所见,悉伪。并以 ‘景祐’或‘嘉祐’等钱之改刻者为多。须他日出土真品,始能证实其钱之究属有无也。”

孙仲汇撰 《古钱币图解》曰:“宋仁宗有皇祐年号,但皇祐钱无一是真,可能当时根本就没有铸过此年号钱。”

我国近年新出版的钱谱,包括 《中国钱币大辞典·北宋卷》、《北宋铜钱》等权威的北宋钱谱都不收录 “皇祐元宝”钱。钱币界权威杂志 《中国钱币》,以及一些省级钱币学会编辑出版的钱币专刊,笔者也未见披露报道发现真品 “皇祐元宝”钱。但是据笔者所知,皇祐钱并非没有真品,所见已发现几枚,列举如下:

古泉园地网站所编 《古泉园地会刊》第二期 (2008年),刊出网友大眼鱼 《北宋年号大珍皇祐钱追踪》一文,就披露了三枚真品 “皇祐元宝”钱。一枚是2000年我国南方新出的 “皇祐元宝”隶书小平钱,经孙仲汇先生及上海数位泉界名家鉴定系真品无疑,之后,孙仲汇先生在 《新民晚报》发表标题为 《千年等一回》的文章,介绍了这枚极其罕见的大珍钱,高度评价此钱及其发现的重大意义。令人遗憾的是,不久名泉外流出境,甚至都没留下一纸墨拓或照片,只留下了简单的铅笔拓片 (图15),无法一睹珍钱真容。

图15

第二枚是2006年秋现身的,也为隶书小平钱 (彩页3上图1),生坑红绿白锈相间,外径23.4、厚1.4mm,重量3.95g。钱文隶书旋读,“皇”、“祐”二字似楷书,“祐”字异书,小且昂,右下 “口”字成三角形;“元”字亦异书,第二横笔右挑,第三笔一撇似铸缺。钱背平夷无文。可以看出与上一枚为同一版式。藏家表示,决不会让其流失海外。

第三枚2007年又现身南国。此钱也为小平,生坑通体白绿锈,面文篆书旋读。令人可惜的是,此钱出土不久,也已东渡邻国。好在留下了照片 (彩页3上图2)。

北京宝利2012年春季拍卖会拍品 (彩页3上图3)(古泉园地网,大风堂贴图),钱整体黑白绿锈相间,锈体较薄,也是小平钱,直径23.6、厚1.48mm。钱文应属隶书,但是与图15、彩页图1是不同的版式。“皇”、“祐”二字也更像楷书,“祐”字较小,“元”、“宝”二字仿“开元通宝”隶书,“宝”字较长。背有移范,穿右有小星点。据网友披露,此钱出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五常地区。

另一品是早年流出日本的一枚,蓝绿锈,钱文也是隶书,版式与上一枚完全相同 (彩页3上图4)(盛世收藏网,独倚孤灯守残月贴图)。

看锈色和形制,彩页图1~4这4枚钱都是毫无疑义大开门的真钱,图15虽无钱的照片,但是有孙仲汇等名家的鉴定,也应是毫无疑义的。这些真钱的面世,有力地证实了“皇祐钱”的真实存在。已发现的 “皇祐钱”都是小平 “皇祐元宝”,有篆隶两种钱文,三种版式,篆书一种,隶书两种。像大多数北宋钱一样,彩页图2篆书钱和彩页图3隶书钱可以组成较标准的对钱。

再看看唐石父先生定为 “全部皆伪”的14个钱图,看来还是不能一概而论全部定为假钱。由于印刷技术所限,早期的旧钱谱,钱图没有用拓图影印的,都是手工描绘木刻的,所以都有失真,一般印刷时间越早的失真越大。钱谱上的所谓真钱,图也不过是照真钱的拓图画刻而已。从所列14个钱图可以断定,有的就是假钱也是有所本的,就是说假钱也是仿照真钱做的。由于早期人们的鉴伪意识差,最早收录 “皇祐元宝”的 《钦定钱录》,只是画出了此钱的大体样子 (图1),但是皇家编的钱谱,至少可以说明这个钱应该是存在的。有些钱图,学者亲眼见过其钱,明确定为假钱,如图3、图4、图5、图7,有些钱图与真钱对照即可知是假钱,如图6、图9、图13、图14。

郑家相著 《古泉汇伪品》一文说:“《古泉汇·利集》卷十,十页上面第一品,篆书 ‘皇祐元宝’(图2)此泉已流入日本,亦是伪物。”收录在日本 《古泉大全》中的图12就是外流日本的图2,这就是说图2、图12本是同一个钱,在 《古泉汇》刻得失真大一些,在日本的 《古泉大全》刻得更逼真些,再对比彩页图2真钱后,可以看出钱图和真钱基本相同,郑家相先生的论定是错误的,图2、图12是真钱。今井在 《古钱大全》中还详细记述了此钱在日本的流转过程。还说:以此钱为模,翻砂铸造了数品,做上假锈,若墨拓之,怠于本钱不异。

再看 《古泉大全》的图11和真钱彩页图4也是惟妙惟肖,钱文的笔画,字的大小,基本相同,大体可以断定,图11的原钱就是从我国早年流出的隶书 “皇祐元宝”(彩页3上图4),但是未见此钱流转经过的记载。至此可以肯定,图11、图12是依据我国外流日本的真钱摹刻的 (手工摹刻不是影印,难免会有失真)。《古泉大全》上的这两枚钱图,原钱是真的。受条件限制,前辈的学者看不到真钱的照片,连真钱的拓片也未看到,断定难免错误。

至此,据笔者所知,已发现的6枚真品 “皇祐元宝”钱,就有4枚外流国外,有3枚可以确定流入日本。

(责任编辑刘筝)

猜你喜欢

假钱真品元宝
假钱风波
译者素质和翻译主体间性再谈
爷爷教孙写“人”字
遛狗记
吃个蛋饺,捡个元宝
真真假假
画错的恶龙
画错的捕猎图
“元宝”说法始于唐代
真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