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城市规划设计Ⅰ》课程初探

2015-08-15季海迪南阳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河南南阳473001

江西建材 2015年7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开放式城市规划

■季海迪 ■南阳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1

我校的城乡规划本科专业成立于2007年,以建筑学为基础平台,学制5年,采用2+3模式,即前2年为建筑学基础教育,后3年为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着重培养为地方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课程体系也有了自己独有的套路,并一直沿袭下来,但是随着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转型期,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理念也有了新的内涵和特点,其教学模式和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

1 开放式教学的内涵

开放式教学模式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局部的改良,而是在教学理念、方法、目标、师生关系、评价体系等问题上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具有一定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应用型人才[1],同时也符合我校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个体的自我构建,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目的在于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的背景

2.1 课程构建的背景

与大多数院校相似,我校的城乡规划专业的《城市规划设计Ⅰ》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城乡规划设计系列课程之一被安排在大三上学期进行。城市规划设计Ⅰ作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内容之一,是城乡规划学生首次修读城乡规划设计的专业课,该课程包括两个规划设计:居住区和大学校园。由于居住区、大学校园的直观性和普遍性,便于低年级学生接受规划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是对专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城市规划设计Ⅰ》是三年级规划设计课程,也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较强的规划设计类型。居住区和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涉及面广、理论实践性强、设计任务重、工作量大、方法技巧性高,与其它专业知识如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市政工程、城市生态学、社会人文、地理、经济等各方面的知识体系联系紧密,也有市场需求的导向和政策层面的制约。

2.2 “教”和“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两年对该课程的教学经历,总结了在教学过程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有:(1)在理论课上,如果连讲3节课以上,学生们的听课质量明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2)在做设计的初期阶段,对于整体的道路布局不知道如何规划,道路系统交混乱;(3)设计的中期阶段,对于住宅建筑的摆放缺乏美感和统一感,没有将道路、建筑和景观统一起来,缺乏规划的全局观念;(4)在景观设计阶段,几乎完全忽略景观,直接在把别人的景观设计直接搬到自己的规划图中,完全没有考虑居住区或校园的整体性;(5)城市规划专业的老师对景观的研究不深入,对于景观设计不能站在一个专业的角度指导。

3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针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如下:

3.1 从单一教学模式到“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四个学科,即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生态学。吴良镛院士在人居环境科学中认为: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专业。如今,随着生态问题的加重,居住区的生态也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所以生态社区也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打破传统的单一授课方式,将于居住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密切相关的4个核心学科纳入到课程当中,授课团队应当加入建筑学、风景园林、生态学三个方向的专业教师,让其在特定环节进行专题讲解,并指导学生的方案阶段。

3.2 从知识单一向综合知识培养的方向转变

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综合,教学内容不仅仅拘泥于教材上的内容,而是将教材作为一本参考书来看,而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是以单纯的课本知识为依托,而是以多方面的综合知识为导向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课上避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多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现现实社会存在的一些城市规划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3 从校内单一教学向校外空间转变

改变教学空间,教学地点不仅限于教师和校园内,而是让学生们走进这个城市来,认识并学习城市中现有的一些优秀的城市规划设计案例,通过调研和汇报讨论的方式,将课堂教学引向社会。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城市当中,培养学生洞悉城市中出现的问题、人们的行为方式,从而会更深入的发现问题。

3.4 从被动作业向自主探究的转变

在规划设计教学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程序化的限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再创造的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实践。有位著名的心理专家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习、调研、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4 开放式教学在《城市规划设计Ⅰ》中的运用

4.1 教学内容的分配

我校城乡规划专业为五年制,根据2012级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城市规划设计Ⅰ》课程为96学时+2集中周,安排在第五学期。由于该课程有两个设计,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内授课根本无法完成设计作业,学生必须在课后自主进行自我深化设计。教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建筑学和风景园林的老师如何融入到现有的规划设计课程中,所以对于教学内容的分配很重要。居住区规划56课时+1周,校园规划40课时+1周。由于居住区规划设计是该课程的第一个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另外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12个课时分配到了建筑、景观和生态方面,因此居住区规划设计课时分配要稍微多一些。

4.2 教学组织方式

对于本文提出的开放式教学体系,在现实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以居住区为例):(1)加强理论,多学科综合学习。理论内容简洁易懂,多以图片展示为主。带领学生实地参观,通过现场来认识居住区的组织结构、组成要素(如住宅建筑、景观、道路、共建配套设施等)、人文情怀、社会环境等,多启发学生的思考;(2)注重调研,强调调研与设计并重。选择城市中现有的一块居住区规划用地地作为课程作业的规划用地,通过实地调研,在真实的城市区位中,去认识规划用地周围的城市道路及性质、公共交通情况、基地内部的地形和绿化情况、基地周边的环境、基地周边的用地性质等,并做详细的调研报告,同时针对基地调研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个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3)注重草图设计,多种方案择优选取。草图是规划设计必备的一项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草图可以激发、开拓创作者的思维,找到更好的办法解决调研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草图不要太精确,耗费的时间不多,因此同学在草图阶段可以多画几种方案,根据老师的评讲择优选择。

5 小结

《城市规划设计Ⅰ》是三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到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较强的规划设计类型,因此开放性教学、学习模式适合城市规划学生的学习特点,是一个对学生开拓思维有利的培养模式。开放性教学是一个深入较强的课题,它在城市规划设计系列课程中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钻研。

[1]王东宝.大学开放式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32.

[2]齐蔚霞.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J].科教导刊,2012,25∶88-89.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开放式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城乡规划
高等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