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5-08-15周锦华

居业 2015年24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主体监管

周锦华

(东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广东 东莞523076)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还不够完善,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着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对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联系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以期予以解决。

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概述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体系,其中包括对承包商、建筑材料供应商、建筑设计者等多个成员进行监督。

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对建筑的外部质量进行监督与管理;建筑材料供应商则更侧重于建筑内部质量监管。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的现象

监管部门监督不力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在具体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由于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很多配套条款很难得到细化;另一方面,制定好的监督条款在实际监督中操作性与实践性较差,难以真正落实到监督管理工作中去。

2.2 工程质量监督范围较为狭窄

质量监督范围大多局限于施工阶段,监督范围过于狭窄,缺少对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后期运营等的监督机制,监督的实效性难以发挥,全面监督没有得到充分落实。

2.3 政府质量监督方式过于具体

政府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主体,但其过于具体的监督方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巨大建筑规模与有限监督资源间的矛盾使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受到了影响。

2.4 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如未建立配套的信息系统,网络信息监管机制很难有效运用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去。同时,监管部门还存在责任不明现象,一些概念的模糊使监管权利存在交叉地带,监管责任不够清晰。建筑行业或单位为减少运行开支对管理机构进行精简,人员配备数量不足,工程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 建筑监督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3.1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法规建设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解决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前提与核心,也是实现科学、高效质量监管的基础。建立健全确保建筑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并对现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法规进行整理,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3.2 完善管理内容,规范主体行为

完善监督管理内容,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程序能够有力保障监督的有效进行;规范监督主体行为,明确主体工作内容与职责,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进行适当改革,严格遵循监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规范质量监督程序,减少人为因素对监督质量报告的影响;加强随机检查,并使之成为常态;规范监督管理手段,确保监督工作的权威性与公正性。

3.3 加强监管人员安全责任意识

质量监督人员在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职业素养,责任意识,专业技能水平等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不断加强质量管理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及质量保障意识,建筑质量才能获得根本保障。

3.4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过程中,从建筑工程的最初决策、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建设、设备使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质量提升,协调好施工主体、质量监督主体、材料供应主体等多个主体的关系,保障工程建设的良性运作,并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量化,对每一个要素进行有效准确的考量,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并行,不断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4 结 语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建筑单位、质量监督主体共同努力,并在全社会监督下,促进质量监督工作的透明度,加大改革力度,破除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建筑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

[1]何运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改革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2]刘国福.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江西建材,2014,(24):275.

[3]赵予.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价值工程,2015,(8):135-136.

[4]张平,潘广宇. 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门窗,2015,(5):212 +215.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主体监管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