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2015-08-15任福全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素养传统大学生

任福全,李 娟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401)

0 引言

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党和国家对之高度重视,并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如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至关重要。所以,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1 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守护者与继承者。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掌握的程度如何,关系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我们要对当代大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1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优秀传统文化中充满着育人的正能量,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政治抱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浩然正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献身勇气,“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爱国情怀。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会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之心,使他们更多地关心自己民族的命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1]。

1.2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精髓,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指导思想正是要教育人、塑造人、使用人,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使其对社会有更多的价值。所以,我们应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大学生成为新一代“四有”新人。

1.3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也包括人的才智、兴趣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发展。高校应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感化当代大学生,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更努力学习,提升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为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掌握了较为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认识到其存在的价值,也懂得有责任和义务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继承。然而现阶段仍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比较欠缺、学习不够重视、情感认同不高等问题。

2.1 部分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较欠缺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深了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但是通过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还是比较欠缺的。如,在被问到我国的三大精粹是什么的时候,大部分人认为是书法、京剧和国画,很少有人能准确回答出是书法、京剧、中医中药。另外在了解学生对“四书五经”的了解程度时,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很快地回答出“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其中大部分人只阅读过《论语》《孟子》,很少有人涉猎《大学》和《中庸》。 可见,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待提升。

2.2 部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不够重视

大部分高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还停留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尽管我国高校普遍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并没有引起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极大的学习兴趣与高度关注。一些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大多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比如《易经》《孙子兵法》等。其实不然,他们没有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刻内涵,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对塑造人所起的巨大作用。不重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也就不能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很好的传承,也会直接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2.3 部分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情感认同不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如今,韩剧、国外节日等在大学校园里很受欢迎,而真正属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东西,有的大学生接触甚少。有些大学生在每天追着韩剧,却不懂得欣赏《开国大典》《建党伟业》等优秀电影作品;上课偷偷看穿越类、娱乐休闲类小说,却很少去阅读四书五经、四大名著类的文学著作;虽然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4个传统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但人们除了比较重视春节外,对其他3个显得很平常。相反,国外的什么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等却被大学生当做很重要的节日来庆祝。这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情感认同不高[2]。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体现了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较低外,还有道德意识差、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很少高校针对理工科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书法赏析》等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的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有限,不能进行很好的传授;大学生个人不懂得寻找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等。这些可以说也是导致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较低的一些原因。

3 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即以优秀传统文化来完善一个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其文化素养,是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对此,需要从高校、教师、大学生3个方面完善并拓宽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3.1 高校应提供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需要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营造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氛围,组织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开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1.1 营造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无形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在大学校园内营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发挥图书馆、校史馆、校园网、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现代传媒的关键作用,以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大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就在他们身边,让大学生亲身体会到沐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气息中的那种舒畅和惬意。

3.1.2 组织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学习、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高校应该开展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交流活动,其中包括戏剧进校园、书法进课堂、国学支教等众多活动,通过组织各种大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3.1.3 开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

各高等院校应该安排一些深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教授或专家学者讲授一些诸如《道德经》《论语》《离骚》《史记》和《古文观止》等中国古典精品选修课程,或者开设诸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伦理学概论》《中国书法艺术》和《唐宋诗词鉴赏》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题选修课程,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名家大讲堂,举办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学术报告会、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法大赛、绘画大赛和中国音乐大赛等。通过这些渠道深化当代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丰富他们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3]。

3.2 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高校提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同时也离不开高校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高校教师不仅担负着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还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影响。丰富和加强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提升教书育人水平,有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4]。

3.2.1 培养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骨干教师

高校要把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不仅要有完善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也需要有一批既有很高专业造诣,又有深厚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能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能够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引领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提升文化素养,用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先进理念、丰富思想和有效方法推进本学科的教育教学研究。

3.2.2 更新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学习理念

教师作为大学生求知路上的指路人,不能仅仅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储备,应该秉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和技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常解常新,也才能充分调动当代大学生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求知欲,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3 大学生要更新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固有观念

内因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键是更新大学生自身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固有观念。因此,我们要引导当代大学生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完善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3.3.1 阅读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

阅读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如同与一位大师谈话,可以增长大学生的见识、启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开阔视野、提升个人修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可以组织大学生选择阅读“四大名著”、“四书五经”和历代诗、词、文、赋等,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自信,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3.3.2 参与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注重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想更多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应该多参加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专题讲座、活动等;参观一些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旅游革命根据地、名胜古迹、名人故居等;欣赏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等。从而加深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真正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4 结论

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这需要高校、教师、大学生自身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提供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让当代大学生畅游在文化的海洋;教师提高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素养,引领当代大学生向优秀传统文化靠拢;大学生自身更新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固有观念,增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社会还应营造一个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等。只有真正提升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

[1]朱萌,张立成.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7-21.

[2]司文超.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4(05):24-27.

[3]于伟峰.“概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4):106-110.

[4]丁建军.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08):72-73.

猜你喜欢

素养传统大学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