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电类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5-08-15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电类过程课堂教学

刘 霞

(宝鸡文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陕西宝鸡 721006)

0 引言

电类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1]。我院以本科综合教学改革为契机,将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为重点,围绕着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更新和教学手段融合几个方面展开。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笔者作为“电机及拖动基础”主讲教师在教学模式更新方面做了许多尝试,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融合的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功效,对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能起到促进作用。

1 教改背景

目前的教学手段已从传统板书过渡到PPT和板书相结合,教学内容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带动他们全方位感官的功能发挥。较之传统讲授方式,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根据笔者多年从教经验来看,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虽然教师精心做好课件竭尽全力去授课,学生也认真听讲,但是从学期末测试、实验操作考核以及课程设计情况来看,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还能与教师有较多的互动与交流,希望能营造出激发个人潜力的氛围。

鉴于此,笔者重新思考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式学习模式,将单向的讲授变成交流式的传授,运用启发、互动和讨论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潜能,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学习借鉴了国外新型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教学法作为新思路逐步引入教学过程,并和传统教学方法相融合。

2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2000年J.韦斯利·贝克在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文“课堂翻转让教师成为身边的指导”,提出教师“成为学生身边的指导”替代以前的“讲台上的圣人”。所谓翻转课堂教学法,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促成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有效的学习,课内时间更多地用于师生、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将学习的主动权转移给学生[2]。课后需要学生通过查阅材料、看视频、阅读课件、在网络上开展讨论完成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法让学生学习更加灵活、主动,参与度更强。

3 新模式的具体应用

3.1 制作短小视频

过去的教学视频中出现的教师形象、教室里的布置摆设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翻转课堂教学法要求视频内容除了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之外,画面上只有公式、文字或图形,并要缓慢推进填满屏幕。笔者将以往录制的教学视频经过仔细筛选,再次剪辑,将重点难点内容以纯板书、动画、PPT等形式展现出来。比如“直流电机的制动”是一套50分钟教学视频,将4种制动方法单独剪辑,每段时长不超过8分钟,每段视频后增加2个思考题;再如,将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为两段小视频,其中,旋转磁场的动画单独播放,让学生在边看边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对原理的学习;还有将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常见标号判定做成小视频,画面上只出现教师的手在慢慢根据步骤绘制相量图,让学生感到就像和教师同坐在一张桌子前一起学习。制作过程中极大考验了教师的教学功底和视频剪辑等借用科技手段的能力,为做好一个小视频,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反复推敲,精炼教学语言,准确明了的讲解,而这些仅仅是为翻转课堂教学做准备,不是关键所在。

3.2 教师转换角色,指导是关键

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课前教师提供视频并留有思考题帮助学生预习,课堂上教师做简要小结,对难点问题做详细解答,给予有效辅导。对于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无论哪种模式他们都能很好地进入状态,而对于多数成绩一般的或较差的学生来说,不擅于或没能力提问使他们只能跟着教师思路学习,让他们自主学习就会有困难,针对这些学生,教师的课堂正确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3]。

例如,在观看了并励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视频之后,学生了解了建立空载电压满足的条件。当“条件不满足,应采取什么措施”问题提出时,有些学生没有解题思路,此时教师立马播放相关的实验视频,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有所认识,再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讲解各个实验出现的问题,最后由教师总结并进一步提出设计型实验:如要求并励发电机获得相反极性的空载电压应该如何操作?引出新一轮的提高性学习。

通过课前视频观看,课堂问题的互动,课后实验的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会积极观察并思考现象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努力寻求解答,使之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的领悟力得以提高。同时,增强了学生用实验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的掌控权交给了学生,课堂角色彻底“翻转”。

4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1 教师职业素质要求较高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引导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和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角色与传统模式相比是被转化而不是被淡化,从“传道、授业、解惑”角度来看,强化了“解惑”能力,但多数教师习惯了传统讲授模式,采用翻转课堂教学会让教师自身处于一个新的状态之中。例如,笔者本人在尝试过程中筛选出适合用此模式进行教学的章节,查阅了大量资料,将前袭后续课程中出现的相关知识点做了融会贯通。完成一堂课的备课任务比以往付出更多,但收获也随之而来。希望具备了一定基础的教师可以尝试使用。

4.2 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强化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传统教学中,教师需统一教学进度与要求,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新的模式下学生课前先看参考资料及视频充分预习,是个性化教学的体现。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使教师的讲解更有针对性,课堂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因此要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增强,教学才能有成效。

4.3 评价机制需改进

使用新模式开展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考核方法也需随之改进。课程考核应该结合课堂讨论及问题解答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和期末试卷情况综合判定。在应用过程中,善于提问发言的学生都能得到理想成绩,对不爱提问的学生,笔者采取个别问卷调查或者单独设题提问的形式解决,致使多数学生能得到公平的评价;对语言表述能力差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实验指导过程中教师为其作详细记录,能较公平的做出评价;只有小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成绩才不尽人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使用传统教学法和考核模式,主动性差的学生最终的成绩会更差,相比之下,新模式对综合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仍然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4]。

5 结语

在2012和2013两届学生的教学改革尝试中,笔者尝试采用传统教学融合翻转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后,课堂教学生动活跃,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改善,学生和教师对考试成绩的提高都表示满意。当然,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的,在教学改革的现阶段,教师应利用已有的改革措施结合尝试新模式,促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的完善。

[1] 聂宏展,电类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设想[J].吉林: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3(6)第三期第23卷

[2] 谢胜利.在电机拖动课程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北京:中国电力教育[M].2005.4

[3] 徐涵等.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南昌:职教论坛[M].2007,(3)

[4] 刘少克.多种教学法在电拖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长沙: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1)

猜你喜欢

电类过程课堂教学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创业型大学电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应用型本科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创建校内电类生产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圆满的过程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