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

2015-08-15岑延庆

新课程(下) 2015年24期
关键词:落木文体赏析

岑延庆

(贵州省三都县民族中学)

教无定法,有教无类,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上都有独到之处。但语文教学中,教师们都存在一个困惑,课堂上老师讲过的内容,学生也掌握了的,为什么在各种检测与考试中,学生的试卷呈现出来的和课堂上他们的表现就不一样,是那么的糟糕呢!认真仔细地研究学生的答卷,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琢磨,发现问题所在,纠正不足,不断实践,有了一点小小的收获,现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善于质疑的精神

要求他们课前必预习,熟读课文,除了自行解决字音外,还要求他们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借助手中的资料自我解决,解决不了的同学之间相互探讨解决,还解决不了的由教师引导其解决。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他们的自我阅读思考及自我完成所得远比老师讲授所得的要多得多且记得牢。

二、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目标

一篇课文的课前预习,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有一个学习的方向,让他们有章可循。学生手中除课本外,他们手中或多或少有一些资料,比如学生手中的《非常学案》这份资料,每一篇课文的学习,它都有晨读欣赏区、自主学习区、作者介绍、背景资料、文体知识介绍等等。那么,教师在学生预习时第一步就要要求他们完成自主学习区的问题、了解作者、背景资料、本文文体以及文体特点。而这些问题并不难,学生均可以独自完成。对课文内容、写作特点的分析,学生手中的资料有的有分析,而且分析得很好,教师就引导学生自己看,教师没有必要再花费时间、花费精力去作分析,只是挑重点难点讲,其他由学生自己看书学习解决。

带着一定的目的去学习课文,既有思考,又有动手,学生不再茫然,不再不知从何学,不再不知怎样学,而且自主学习区的问题均为基础知识,容易完成,学生乐意接受。

三、拓展学生阅读,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学生除了阅读课本以外,教师每一天都要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外的阅读,比如晨读欣赏区的美文阅读,晚读拓展区的“素材积累”和“美文阅读”等。每一天除阅读课本外,就学生手中资料进行拓展阅读相关的两三篇文章。如,在教学荀子的《劝学》时,可以让课代表带领同学们在早读或课外完成“晨读欣赏区”唐朝颜真卿的诗歌《劝学》赏析及“晚读拓展区”的“美文‘悦’读”《寂寞的荀子》和《荀子·性恶》等。

四、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把教材与高考联系起来,适度地对学生进行高考训练

教师对每一种题材课文的备课,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教材与高考联系起来,适度地对学生进行高考训练。比如,赏析杜甫的《登高》一诗时,在师生共同完成该诗赏析的基础上,根据高考诗歌赏析这一板块的高考题型设题: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作者用什么手法来抒发感情的?(6 分)这时,教师要给学生进行解题和答题要规范的指导:第一步,明确指出诗句使用的表现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说明句中是如何使用这种手法的;第三步,阐明此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然后,让学生把它当成作业独立完成,教师要认真批改,发现学生答题不足要及时进行指出并要求其修改。

学生成功范例:这两句诗运用了融情于景和对比、衬托的手法。用“无边落木”萧索秋景来衬托诗人的人生之秋,抒写人生的短暂;用“不尽长江”的源远流长来衬托时间的永恒。而“人生的短暂”与“时间的永恒”形成对比。这两句虽然写的是“落木”之景,“长江”之景,但景中有情,作者融情于景,抒发了自己处于人生之秋仍飘零在外不得归的悲苦和壮志难酬的苦痛。

又如,在教学《老人与海》时,根据高考小说人物分析这一板块,在师生共同完成该文人物形象分析基础上,教师根据高考题型设题“小说中的桑迪亚哥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你认为作者的塑造桑迪亚哥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6 分)”这样,教师在授课时对每一种文体均把教材与高考联系起来,适度地对学生进行高考训练,使学生在文本学习中既得到了高考题型的训练,又让学生养成勤动手的习惯,也提高了他们把学习得到的东西加以归纳总结的能力。

总之,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性地去学习,自己去动手,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当然,这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由给指点、给讲说到少指点、少讲说最终不指点、不讲说,让学生进入这样的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去辨析、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我想,这才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吴岭萍.语文课堂怎样联系学生“学以致用”[J].文教资料:初中版,2006(03).

猜你喜欢

落木文体赏析
异域中秋前数日漫思(新韵)
游燕园(新韵)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倪瓒山水画的图式美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死亡.穷途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