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015-08-15王玺伟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年24期
关键词:进程城镇化因素

王玺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湖北·武汉 43007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不断加快我国的城镇化步伐。实践表明,城镇化能够充分发挥其城乡经济的网络功能,以城带乡,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但是需要我们深刻意识到的一点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区域不平衡以及城乡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无形中会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由此看来,解决城镇化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已势在必行。

一、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当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各领域中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时有发生,且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因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也将会带动我国经济的增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也在加快,所谓的农村城镇化是指农村中分散的人口、资本要素以及非农产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会不断的向乡村扩散与转移,以此来加快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空间,不断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态势呈现出渐趋扩大之势,而这一形势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由于产品的供给制在很大程度上偏向于城市地区,如此一来,农村中的公共产品收益很容易出现分配不平均或是产品短缺的现象。如若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态势继续呈现出扩大的态势,那么我国城乡的发展将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中,无形中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一些学者对城镇化经济发展理论的分析。

刘易斯在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中提出了转移劳动力理论的模式,此模式的主要内容指出:当前在发展中国家中存在两种经济部门,第一种是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经营的经济部门,此种经济部门的效率高、收益好;第二种是传统型的经济生产部门,此种经济部门的生产方式比较陈旧、单一,但是这种经济部门的劳动力丰富,且劳动报酬相对比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农村中大量的剩余劳动人口向城镇中的工业领域转移,而城镇中的工业部门在吸收大量劳动人口后,会不断的扩大再生产,如此循环反复。在农村人口流向城镇的过程中,伴随着不仅是人口的转移,同时也是劳动生产率与工业生产的再分配,在优化重组的过程中,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然而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表明,我国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正比例以及长期动态均衡的关系,以下是对二者间关系的具体阐述。

(一)中国的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呈现正比例的关系

我国的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具体表现在城镇化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不仅是城市的发展,更能够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增长。相关的研究学者表述,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正比例关系具体体现在经济的增长能够提升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二者间的正比例关系能够用函数进行表示。通过对我国不同阶段经济增长状况的研究,我们能够发现经济的增长对城镇化的发展以及演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到1984年间,我国经济的增长使得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1985年到1995年我国经济的增长使得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随后1996年到2008年,经济的增长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同样也是1%,由此看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得到提高,二者之间呈现出正比例的关系。

(二)中国的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

长期的发展实践表明,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然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直接的,其作用表现的不突出,表明中国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是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学者对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多采用宏观经济学计量分析的检验分析法,对二者间的关系首先进行数据平稳性的检验。在进行分析检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意识到很多宏观经济变量会随着时间而发生一定的变动,因而会显现的相对不平稳,这就决定了在对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前,必须对单位根进行检验,以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学者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总结出中国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确确实实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Engle提出的E-G两步法进行检验分析。

三、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进入新时期,我国的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但是需要我们明确的一点是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对经济的影响却不是直接的。

(一)中国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我国经济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不同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且存在较大的差别,第三产业的贡献程度最小,人力资本次之,而人均物质资本的贡献程度最大。实践发展表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对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且物质资本的带动作用会明显优于人力资本的带动作用。出现此种现状的原因是由于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且长期以来此种城镇化发展模式一直存在,进而使得城镇中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变。此外,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大量的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人口,却不注重人口素质的提升,进而严重影响着我国城镇中人口知识资本的积累。因而,我们能够得出城镇化进程中物质资本的带动往往比人力资本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二)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包括人力资本因素、物质资本因素以及知识资本因素等等。如若在分析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时,将以上这些影响因素视为变量,之后将回归法逐步引入产出模型中,而且在分析过程中,我们还应对每个变量进行相应的检验,在不影响最终结果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剔除一些影响小的变量。在选择变量时,有可能会出现选择不合理的情况,这就需要在检验的过程中,对相应的变量进行调整。如若对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得出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是最大的,而其他的物质资本因素或产业因素等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对经济影响因素有了基本认识后,便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三)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由上述内容,我们可知,经济的增长能够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但是反之则不是,尽管中国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二者间的关系是正比例的关系,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作用大,而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而城镇化的发展也加快了我国物质资本的积累,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奠定了基础。但是,城镇化却对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推动作用不是很显著,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知识资本的积累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我国必须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要想推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首先必须选择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只有合适的城镇发展模式才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还应在城镇区域的发展中合理的配置资源,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从而为推动城镇化提供转型与升级的有利条件。

(四)城市的作用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城市中的物质与文化也在逐步的向广大农村地区传播,城市会通过自身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村中的广大农民也会不断接受城市中先进生活理念的影响,他们那种传统的观念会渐渐得到改变。城镇化的推进,有助于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帮助广大农民实现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需要我们注意的一点是中国的城镇化也有助于促进农村工业的集约以及产业化的经营,对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意义十分重大。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城镇化的发展,则能够利用城市的辐射效应缩小城乡间的差距,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

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工业对农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工业反哺于农业,工业能够为农业的发展积累物质财富以及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而需要我们明确的一点是这种支持往往是以工业为基础的,是从国民经济的剩余产品中抽出一部分用于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工业反哺农业的手段往往通过金融、价格机制、补贴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形式实现。工业对农业生产的调控,能够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为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

未来城镇化的发展需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采取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模型。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我们还尽可能的促进资本、技术以及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突出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带动作用,为实现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强调城镇对乡村带动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应极力的促进城镇功能的转型与升级,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四、结语

中国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是城镇化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着间接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形势下,我们应深刻意识到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应辩证的去看待,积极发挥有助于推进城镇化的有利因素。

[1]陈耀,周洪霞.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区域差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4,(12).

[2]刘建波.我国新型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协调度分析[J].潍坊学院学报,2014,(10).

[3]李妍,薛俭.中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性分析[J].城市问题,2015,(1).

猜你喜欢

进程城镇化因素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解石三大因素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家乡的城镇化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