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电视新闻贴近性的思考

2015-08-15徐伟荣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贴近性平民电视新闻

徐伟荣

(湖州市广电传媒集团,浙江 湖州 313000)

随着现代人精神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变化,其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电视人应转变高高在上、“我播你看”俯瞰式的传统传播观念,把观众作为“上帝”和服务的主体。只有正确重视“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围绕观众的兴趣和需求去做新闻,才能获得理想的收视效果和效益。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把握好新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提升节目品牌影响力和忠诚度。因此,不断强化电视新闻与观众之间的贴近性,是当前电视人需要不断去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聚焦平民视角

普通老百姓是电视收视对象中的主要群体,民众都渴望获得需求、权益和价值的尊重与关注。因此,将新闻镜头重点聚焦在平民身上,节目才会令观众喜闻乐见。首先,在选题或策划上,应首要考虑平民新闻和话题。其次,在节目内容上,要重点关注民生问题,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作为报道的主要题材,体现出对普通民众生存状态的精神关照及价值观念的正向引导,倡导人文精神,满足民众的人文关怀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主流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传播贡献力量。同时,平民视角也是新闻的源头活水,多到生活中去,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新闻线索。[1]

二、关注本地热点

地方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与央视、省级卫视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因此,地方性电视台的新闻应突出本地特点,关注本地热点事件和特色性新闻,通过与居民生活形成的强烈的紧密性博取收视率。在选择新闻热点时,要选择本地群众关注而又富有新意的热点。[2]例如,本地即将或正在举办的一些旅游节、美食节等,帮助民众推荐游览路线、项目,寻找美食小店等,使民众在观看和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生活的惬意,从而培养起本地民众的收视习惯、兴趣。再如一些新电影的下档时间,商家各类打折活动的团购时间等,都会激发相应各类民众的收视热情,从而提升节目的忠诚度与美誉度。

三、彰显新闻价值

对于现代人而言,看电视新闻并不全是为了“娱乐”或“打发时间”,很多观众更需要从新闻中挖掘到一定的实用价值。因此,电视新闻不能再停留在泛泛而谈的走流水账式的播报层次上,而应不断深入挖掘新闻背后蕴藏的价值,彰显出实用性。观众看重的不仅仅是一件件的新闻事实,还有从这些新闻事实中体现出来的理性思考。例如,对某项国家新出的政策文件的报道,就必须把该政策将会为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变化、百姓应如何去申请才能享受到该项政策等问题讲清楚,这样观众才能体会到该条新闻的价值所在,自然也会提升观众对该档栏目的口碑,从而大大增强节目影响力。

四、突出服务功能

目前,电视新闻记者为新闻当事人“跑腿”的事情经常发生,这也符合新闻“贴近民生、服务民生”的内在要求。一档新闻栏目要想办好,取得观众的认可和支持是前提,因而自然就离不开深入大众、为大众服务这条途径,使观众感觉到“有困难、找媒体”是条不错的路子。而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应重点突出服务的效率和结果。真正做观众的贴心人,把“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座右铭,忧百姓所忧,急百姓所急,尽快帮百姓把事办好,让群众满意。例如,农民工讨工资问题,记者应竭尽所能,有效利用采访权、监督权,依法依规、破除障碍,带着真情感帮助农民工兄弟排忧解难,突出新闻媒体为民服务的价值。

五、关切弱势群体

当前,社会中弱势群体普遍存在,而媒体的介入,往往会使弱势群体获得新机和希望,这也是加强新闻贴近性的重要方式。例如,对于地震灾害中的困难群众救援问题,对于重大疾病患儿的资金筹集问题,对于老年人、失独家庭或留守儿童等各类弱势群体的帮扶问题,在我国法制建设还尚不完善的今天,具有很强的紧迫性。此时,就需要我们电视人心怀强大的责任意识,做好公众“良心”表率,和广大群众一起,出谋划策,“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蓝天。[3]

六、疏通当代情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情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情感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的普遍问题。诸如婆媳关系不和、离婚、赡养老人等情感问题,屡屡见诸报端。因此,电视新闻栏目在新闻报道的同时,也肩负着疏通当代人内心繁杂情感的重任。在具体的报道过程中,切忌蜻蜓点水、猎奇式的报道方式,应注重协调、沟通,从多方面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疏理好当事双方或多方的矛盾纠葛,化干戈为玉帛,使人与人之间走向和睦与和谐,使当代情感找到合理有效的释放和溶解渠道。

七、优化传播渠道

互联网时代,几乎“人人都是网民”,从网络渠道关注和收看新闻的人数量极其庞大。因此,电视新闻要想获得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与网络进行“贴近”也变得愈发重要。目前,微信、微博、网站等渠道,是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来源。电视新闻栏目应积极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与民众建立更为便捷的传播与互动通道。一方面,这些渠道能够进一步拉近新闻与民众的距离,使民众看新闻更便捷、更迅速,促进节目知名度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与民众在互联网平台上“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搜集民意,可以为节目的优化调整和长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获得双赢。

八、结语

新闻贴近性对新闻栏目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它使新闻能够不断出新出彩,使新闻栏目持续保有源头活水,是新闻的魅力和价值所在。电视人唯有以平民视角为基准,重点关照平民需求,服务平民,才能把节目做好,才能取得观众的认可,从而获得较好的收视效益和社会效益。

[1] 陈熙.民生新闻“三步走”战略[J].记者摇篮,2014(02).

[2] 吴博今.增强新闻的贴近性与影响力[J].记者摇篮,2013(12).

[3] 李静.论电视民生新闻的贴近性视民生新闻的贴近性[J].当代电视,2013(10).

猜你喜欢

贴近性平民电视新闻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平民品格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浅论县市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贴近性与人文关怀
电视社教节目分析之《健康之路》
平民领袖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