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十三五期间怎么走 十三五茶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在福安召开

2015-08-15郑瑶瑶

茶博览 2015年10期
关键词:茶学茶业中国农业科学院

本刊记者 郑瑶瑶

“十二五”即将进入收官阶段,“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农业、农民和农村是短板,作为效益农业的代表之一,茶业如何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供求平衡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茶业也面临着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供求矛盾逐渐显现、资源环境和质量安全频亮红灯等问题,茶业如何迎接新挑战?

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们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茶叶科技实力如何提升?

9月24日至25日,一场汇聚茶界科研精英的高规格学术研讨会—“十三五”茶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福安举行。研讨会回顾了“十二五”以来茶科技发展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我国茶产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针对茶学学科各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茶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重点产茶区域“十三五”茶产业发展等内容进行了重点研讨,共商“十三五”我国茶产业发展大计。

研讨会由中国茶叶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承办,福建省茶叶学会协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宗懋,中国茶界元老张天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宛晓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姜仁华等自浙江、安徽、湖南、四川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个涉茶科研院所、16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茶叶龙头企业代表等230余人出席。

陈宗懋和杨亚军在主题报告阶段总结了“十二五”期间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茶叶科技研究进展,对比了我国与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之间的差距,剖析了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尚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十三五”期间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应该重点做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绿色防控研究,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二是要研究国际上的茶叶标准,弄明白超标茶叶的污染物来源,并加以解决,为茶叶出口保驾护航;三是要更积极投入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掌握国际话语权。”在随后的专题研讨中,陈宗懋院士在做完《国内外茶树有害生物协调治理的研究进度》的报告后提出了未来茶叶发展的三点建议。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茶学学科领军人物也分别从茶树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土壤营养、有害生物防治、茶叶生物化学、初制加工、深加工,产业经济等方面概述了当前茶学学科各领域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浙江、湖南、贵州、四川、福建几个重点产茶区域的农业主管部门领导及茶学专家和大家分享了自家省份茶科技与茶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并对未来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为其他茶产区有效融合科技、利用科技、驱动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研讨会结束后,中国茶叶学会秘书处将组织茶学专家将研讨结果编为《茶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报告》,为茶学学科研究、茶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提供科学参考。□

猜你喜欢

茶学茶业中国农业科学院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以科技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贵州茶业大事记
探究茶学词汇的英语翻译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