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写作教学探究

2015-08-15郭银花

语文天地 2015年26期
关键词:课外书普通话农村

郭银花

写作教学是语文老师最头痛的,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尤其是农村学校,写作教学难度更大。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学校学生的阅读量偏少,接触面狭窄,缺乏书面表达能力;二是农村学校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认识不足,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欠缺等。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拟对这一问题作一肤浅的探究。

一、提升学生的普通话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农村学校学生的作文中会出现较多的方言和错别字,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少普通话交流的环境。虽然上学后他们使用普通话交流,但也仅限于课堂上与老师对话,平时生活中与别人交流仍然都是用方言,从而影响到写作时他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运用方言来表情达意。

加强学生普通话能力的训练,首先要搞好方言与标准读音互译教学。比如:普通话翻译,普通话教学。在语言过渡教学中,以普通话为主,在本地方言的帮助下,逐渐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其次,平时要求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课后与同学、老师交流也要使用普通话。再次,作为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师要加强字、词、句的训练,让学生熟记常用词语,提升现代汉语水平。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让学生学会模仿

电视上经常有模仿秀,笔者认为写作文也可以从模仿开始。比如说,写作时可以模仿拟题、模仿结构、模仿语言等。写多了,时间长了慢慢地就变成自己的知识了,然后再进行创造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兴趣自然浓了。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提高,培养良好的文风。

2.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的效率,而且还能提高写作能力。在教学时,笔者要求学生每周写三篇读书笔记,包括散文、日记、读后感、观后感等,学生可以摘抄一些好词好句,鼓励学生尽量自己写。这样不但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

三、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相对而言,城市学生的生活内容与活动空间要比农村学生的丰富得多,宽广得多,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相反,农村学校师生抱怨得最多的也就是这种相对而言落后而闭塞并看似一成不变的生活。但事实上,农村存在着富饶而独特的写作资源可供师生共同开发。

1.帮助学生关注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其实农村生活相对比城市生活更富有诗意,它有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有千姿百态的风俗民情,有艰辛快乐的农耕劳作。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教师在学生习作时只要多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然、社会,留心身边的事情,从中捕捉和积累写作材料,乡土题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细心观察、感受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农村学生平时感知的生活其实是很丰富的,但是他们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没能把这些丰富的生活表象细细品尝,并从中获得乐趣。因此,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时,教师要强调“置身其中,五官并用”,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来感受农村生活的乐趣。

四、指导学生勤于阅读,铺垫写作基础

农村学生的生活其实极为丰富多彩,许多事情自己都有亲身体会,这些本来是他们的优势,可他们写起文章来并没有让这些优势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什么呢?农村的学生阅读量少,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课外书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课外书,加之家长不重视,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读书的兴趣。虽然许多农村学校都增设了图书室,可是学生看书的热情依然不高。那么如何增强学生读书的兴趣呢?

首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要相结合,要使课内培养的阅读兴趣在课外得到拓展和延伸。教师在教学课内文章时可以适当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书,并可以适当讲讲所推荐课外书的精彩处,吸引学生去读。这样容易引起学生读书兴趣。

其次,为学生提供大量阅读的机会和展示平台。比如,可以借助校图书室藏书量大的优势,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定期或不定期让学生借阅图书;在班级设图书角,由学生捐一定数量的书供全班学生阅读;在班级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普通话演讲比赛、读书竞赛等各类竞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增加了阅读量,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总之,作为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师,要结合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坚持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写作,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逐步提高。

猜你喜欢

课外书普通话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爱看课外书的我
课外书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17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