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生活纪实”作文讲评课

2015-08-15

语文天地 2015年26期
关键词:乞丐笔者文章

陈 颖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学生立意缺乏新意,选材老旧,读来千篇一律让人乏味。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写法指导,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会引导学生写一些脱离生活实际的文章,最终变成了学生谈作文色变,老师改作文疲惫的现状。针对这种状况,有必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写出真正有血有肉、真情实感的文章。

案例描述:

刚结束了一模考试,照例进行作文讲评,然而此次讲评却让笔者无所适从。两个班95 篇作文,笔者居然找不出一篇可以当做范文的文章。要知道,学生很看重作文课,非常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成为大家膜拜的对象,如不能全篇展示,片段展出对于他们的来说也足以骄傲一把。可是95 个学生的生活纪实,千篇一律不是记述冲刺体育中考,就是讲述爬山、钓鱼等,毫无新意的故事,读来如同嚼蜡,毫无真情可言。为此,笔者只能将年段1 班一位同学的作文拿来当做范文来点评。

走进教室,笔者的心里有些忐忑,担心这篇舶来品会让学生反感,打击到他们的习作热情。于是开门见山做了一番心理铺垫,说:“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够了眼前的风景我们不妨放眼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且有一篇作文特别吸引我的眼球,所以就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看看能不能对我们的写作有所启发。”学生很快就被激发起了兴趣,迫不及待地要求笔者展示作文。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是“我”被同学爽约,百无聊赖的走到天桥下,卖了路边摊的鸡蛋饼,买饼大叔的样子吸引了“我”,可是城管来了,“我”和大叔被冲散再也没有找到他,由此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对大叔给予深深的同情。

在投影作文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不时有同学眼露笑意,也有的同学点头赞叹,还有的同学忍不住交头接耳。笔者知道学生一定产生了共鸣,便问道:“这篇作文写得如何?”有人回答“不错!”笔者接着问:“不错在哪?”平常听课最不认真的敖群丰说:“挺有趣的,就像眼前发生的事情。”笔者继续追问:“你们见过类似的场景吗?”大家七嘴八舌:“当然见过,城管追着小贩满街跑,放学的路上,报纸上,网络上不是到处都有吗?”“那相比起来,体育中考,初三生活和这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张泽榆回应说:“肯定是这一篇,它很真实,很生动。”褚相宜说:“同学们都写跑步,太乏味了,这篇特别新颖。”黄煜文也接着说:“这篇写了生活真面目,小贩每天就是这么流窜的,读来很有趣。”平静的课堂一下就活泼起来了。笔者穷追不舍地问:“每到写作文你们就抱怨,写作没素材,可是现在又说这种场面你们都见过,这不矛盾吗?”学生一下安静了,看得出他们有所领悟了,反应机敏的林懿德一语道破天机:“我们没有用心去观察去体会。”其他同学也默默点头赞同。笔者暗喜窃喜,引导学生发现写作源自生活的目的达到了。笔者乘胜追击,启发说:“初三的生活尽管辛苦、疲惫、枯燥,但不乏生动细节,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想想沈复的《童趣》,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阅读过的文章哪一篇不是从生活点滴中体悟到生活的乐趣呢?”

学生似乎瞬间清醒又躁动起来,笔者继续引导,说:“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如果你对生活是麻木的,那么就算让你跟格列佛一起去旅行,你所看到的也只是平凡的世界而已。”学生有所触动了,曹情玉说:“那这么说来我也有内容可写。”大家都饶有兴趣地让她讲,笔者也就顺理成章地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做起了听众。她说:“我昨晚放学回家看到有个乞丐跪在街边乞讨,不远处有条狗朝他狂吠,主人没有制止只是说了句‘狗眼看人低’,我觉得那个乞丐好可怜,连狗都能欺负他。”有同学表示赞同,但也有人表示反对,黄译萱说:“不一定啊,或许那条狗是想激励乞丐站起来不要用自尊去乞讨生活,勇敢面对生活呢!”郑雨薇说道“现在骗子扮演乞丐的很多,狗又是很聪明的动物,说不定看穿了这一切,正在揭穿骗局,提醒路人。”……突然间笔者发现这些平时埋头题海的学生对于生活的想法还是挺独特的,于是,笔者因势利导抓住有利时机不遗余力地鼓励他们说:“既然大家这么有想法,那我们不妨就把曹情玉的材料当做话题再写一篇作文,怎么样?”这次同学们再也没有反对而是欣然同意。郑雨薇说:“我可以化身乞丐,写自己的所感所悟,用第一人称写。”吴怡雯补充道:“可以用环境描写渲染冷漠的气氛,再通过路人的反应表现人性的麻木,想象乞丐曾经的样子和生活,会更引起读者的同情。”陈鹭说“重点是要用好描写,抓住细节才能更具画面感……”课堂气氛被推到了高潮,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天地。

短短的45 分钟课程在学生热烈的讨论参与中结束了,但是笔者的思考却还没有结束。文章是学生心灵的折射,而心灵又是依赖生活来滋润的。因此,只有让学生被生活所感动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

案例反思:

回想以往,笔者常把学生作文单调的原因归结为阅读积累少,生活空间狭小,想象力匮乏,现在看来确实有失偏颇。通过今天的教学,笔者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真正需要的是学生参与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写作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用理性的眼光看待社会现象,促进心灵成长。同时,不急不躁做学生的引路人,倡导“用心感受生活,用笔抒写生活”才是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秉持的理念。那么就让我们去追寻真实的生命价值,用心营造精神家园,在平凡中发现生命的感动。

猜你喜欢

乞丐笔者文章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乞丐面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乞丐虎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现代乞丐
非同寻常的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