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高考作文命题谈高中作文教学

2015-08-15徐建锋

语文天地 2015年22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命题情感

徐建锋

多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而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语文教师都会根据高考作文命题对作文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高考作文命题走向

1.倾向于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近20 年来,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以2014 年的高考语文作文为例,北京卷的“老规矩”就是典型的话题作文,而像全国卷的“两人过独木桥”“喂食动物失去觅食能力”,广西卷的“老王生病”,上海卷的“穿越沙漠和自由”等都属于材料作文。该类作文题目的大量出现,旨在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文学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这与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相符的。所以我们坚信,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仍将是今后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

2.对文体的限制越来越少

近年来,高考作文对文体的限制越来越少,除了诗歌、戏剧等特殊体裁外,学生一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灵活选择议论文、记叙文、抒情文等文体,这就给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既体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时代要求,又做到了对学生个性的充分尊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创作。因此,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重点培养学生在某种文体方面的写作优势。

3.看重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

上世纪的高考作文命题通常都是以议论文为主,着重考查学生的写实能力。但是随着高中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作文命题以及评分标准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如2014 年浙江卷的“门与路”、山东卷的“开窗看问题”、安徽卷的“剧本修改谁说了算”等都侧重于对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这种命题走向显然是与时代的发展同步的,也将是今后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方向。

4.价值导向上更加开放多元

从整体上看,高考作文命题基本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发展历程,从单一的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从指定题目到自拟题目。都代表着作文命题的开放性在不断提高。同时对于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价值观念也更加包容,在价值导向上体现了多元化的特征,其宗旨就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弘扬个性,呼唤学生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的觉醒,避免作文教学和高考命题对学生个体意识的禁锢。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多看、多做,准确表达出个人的真情实感。

二、作文教学策略

1.夯实学生语文基础

高中生作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语文教师需要结合高考作文的命题走向,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效统一,提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储备做起,避免作文中出现用词不当、词不达意、错别字、病句等问题,确保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要提高学生对书写的重视程度,做到卷面工整、整洁,避免因为书写不工整、乱涂乱改而导致的卷面分流失问题。

2.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情感

从近年来的命题走向和评分标准不难看出,高考作文对学生真情实感表达能力的考核比重在不断上升,提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应用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多从自己和他人的经历中寻找写作素材,多从身边生活中选择相应的事例,并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做到用词准确、精致,句子描述细腻、真实,减少对他人作品的盲目模仿和改写。

3.强化互动与交流,积累写作素材

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是因为在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他们总是觉得无话可写,面对一个作文题目,总是提笔忘字,或者只能进行浅显的表达,有时甚至跑题,这表明学生写作能力的弱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写作素材的缺乏。

然而,高中生身边的写作素材是非常丰富的,学生觉得写作素材少,主要是因为学生平时不太重视积累。对此,语文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强化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平时多互动与交流,进一步强化和扩大学生写作的题材范围,促进他们得心应手地应用生活中的各种案例,最终实现学生作文能力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基于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走向,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明确作文教学的目标,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加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体验,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良性发展,实现个人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命题情感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情感
高考作文两关注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