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快速提炼中考散文主旨

2015-08-15冯小军

语文天地 2015年8期
关键词:动情文眼言志

冯小军

散文阅读历来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对象,快速帮助学生提炼中考散文主旨应该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训练内容。

一、从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习惯开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整体阅读训练。初读散文后按顺序思考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从“写什么”角度,学生不难找到具体的事、景、物。但是如何将事、景、物与主旨建立联系,还必须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点:富于诗意的“动情的事”或者“寓意物”。因为散文中,有用来对比衬托的“物”、有用以铺垫的“事”,虽然作者用它们来为突显文章的主旨服务,但部分学生没有主动探究的意识,使得“枝叶”反而成为理解文章主旨的障碍。“动情的事”注入了作者的感情,是富于诗意的材料。散文的主题是受“动情点”的触发而获得的,它不仅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还是散文立意的落脚点,抓住了它再深思熟虑,就会获得深刻的主题;“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到一个美的事物之中。只有美的事物才能唤起人们的联想,把情、理、物交融起来。

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确材料之间的联系,从而辨析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在朱自清《背影》一文的教学中,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能把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作为文章的“动情点”,找准“动情点”,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父爱的真挚这一主题就不难理解。在对《紫藤萝瀑布》一文的阅读指导中,先让学生找准“紫藤萝”这一景物,在此基础上再感受紫藤萝的特点、作者的情感,从而为理解文章的主旨奠定基础。叙事、写景、状物是散文用以抒情、议论的基础,快速抓住“动情的事”,准确理解“寓意物”的内涵是读懂散文主旨的起点。从“怎么写”角度,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散文写作的一般规律,散文中写景、叙事、状物是手段,抒情、言志、析理才是目的。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对比铺垫等。在中考散文复习指导的过程中,可以将不同写作手法的散文加以横向比较,加深学生对散文写法的认识。明白怎么写,就使得学生拉近了内容与主旨的联系。从“为什么”角度,平时课堂教学,老师往往借助写作背景帮助理解文章的主旨,而中考散文阅读虽然没有写作背景的介绍,但文章的主旨肯定是明确的,所以告诉学生围绕“抒什么情”、“言什么理”、“说什么理”加以思考很有必要。

二、根据文章类型特点,把握阅读重点

中考阅读散文大致可分为:叙事散文、咏物散文、哲理散文。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因此,叙事散文的阅读重点就是事情本身,围绕事情,找寻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表达的情感、认识,理清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叙事过程中作者情感发展变化的脉搏。

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托物言志,所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阅读时要把握象征这种表现手法。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是直接点明的;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含而不露。对后者须尽可能联系上下文中涉及到的对作者生活背景的交代,如作者思想倾向、写作时间等。咏物类散文蕴意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哲理性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咀嚼回味的空间。在指导学生快速阅读哲理散文时,要让其紧扣生活、自然现象与所蕴涵哲理之间的联系。

三、从结构、线索、文眼中重点突破

从外部来看,散文有标题、开头、主体、结尾部分。散文的标题或隐或显地与主旨相联系。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编者从题目中暗示了不同地点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显然通过比较,文章的主旨就凸显出来了。2012 年镇江市中考题《秋光的涨幅》则暗示了时光易逝和要珍惜生命美的主题。散文的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点明主题;散文的结尾可以卒章显志揭示主题。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追踪作者思维的轨迹,就容易发现文章的线索。理顺文章的线索,作者的目的、意图就明确了。所谓文眼,是指作者构思谋篇、布局行文的引发点,即晋代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文眼常常是在文章较重要的位置上出现的联系着内容的某些话。其实文眼并不一定都是一句话,它可以是一个字。总之,文眼不论是一个字、一句话或一段文章,都必须是能领起全篇的“警策”之处。文眼句多以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出现,正确理解,挖掘、归纳文眼,定能对把握主旨有很大帮助。

总而言之,快速把握散文的主旨既需要大量的阅读积淀,又需要方法的提炼。只有如此,才能在考场散文阅读中敏锐发现散文的主旨。

猜你喜欢

动情文眼言志
言志为本
回首十年代表路:以心换心以情动情
单人间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言志说及其诗歌史上的体现
如何巧妙地托物言志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倾听夏日里最动情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