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脚下智造未来

2015-08-15

纺织服装周刊 2015年40期
关键词:服装行业智造服装



夯实脚下智造未来

当前,行业经济运行呈现怎样的状态?互联网时代,消费变革对于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服装协会的主要工作与未来核心任务是什么?作为本次大会一项重要议程,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对2014~2015年度协会工作进行了阐述。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深挖消费变革期的转型红利

2015年以来,我国服装行业面对着非常突出的困难和复杂局面,从全球经济的低迷到中国经济的调整,从消费增长的放缓到综合成本的提高,从产业要素的变化到竞争格局的重组,中国服装业在较为严峻的压力下运行,呈现了总体平稳、放缓明显、分化加大、调整变革的局面。

2015年1~8月,我国服装行业除外销因需求疲软等因素而降低以外,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其中内销方面,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0%;生产方面,规模以上企业产量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0.81%;效益方面,规模以上企业主管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6.03和6.29个百分点。

2015年以来,我国服装行业的增长速度趋缓的特点十分明显。2015年1~8月,外销方面,我国服装出口金额和出口数量较上年同期分别同比下降6.34%和7.39%,增速分别减少12.9和13.99个百分点;内销方面,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生产方面,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增速减少2.6个百分点;效益方面,规模以上企业主管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减少3.54和8.3个百分点。

行业相关数据都出现负增长,到三季度负增长幅度还在加深。究其原因,出口的变动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汇率的因素以及一些低附加值的订单转移有关。但从全国工业的主要经济运行指标看,服装行业各项经济指标表现相对良好。在中国40多个产业部门中,纺织服装行业主要经济指标都列位前10。1~8月份服装行业中12354家规上企业增幅回落8.3%,但还是实现了6.29%的增长,而同期全国工业规上企业利润总额的增幅是负1.9%。从服装行业平均利润率分析,虽然出口呈现负增长,但出口单价同比去年是有所增长。

服装行业是民生的产业、永恒的产业,是具有远大前程的产业。行业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构建了全世界最大最优良的产业的体系,有着全世界都瞩目的巨大市场和发展空间。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是有阶段的,当前面对的问题与过去粗放式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行业进入调整期,是对于过去的不完全可持续、不科学的发展方式的修正和调整。虽然企业面临着调整、转型的阵痛,这样的调整有利于行业可持续的、长远的健康发展,能够练就一批批优秀的企业、品牌。这是中国服装行业从大向强的锻造期。我们需要重新聚焦服装作为一个消费品行业的本质和本原,即围绕需求做好产品和服务。

其实,国际品牌也面临着全球市场的低迷的大环境,但它们不断关注消费潮流的变化、研究消费群体的变化做以应对。尤其关注年轻消费者群体,重新定位品牌,提升产品时尚度。这表明,向往做百年品牌的企业,首先要经得住时间考验,适应年轻消费群体的发展变化,焕发品牌的青春,谱写发展的新篇章。

行业处在一个全新的变革期。以先进生产方式变革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带来工业组织结构、产业竞争范式和产业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并将重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

与此同时,进入互联网时代,产业组织结构和价值创造机制不断变革,传统的产业组织正向具有生态系统特征的新型产业组织——价值生态系统转变,其关键是价值创造核心环节正由制造环节向消费者使用过程转变。当前,行业面对的最大的变革正是消费的变革。

中国消费者已经从过去数量型的刚性需求转向时尚化、个性化、性价比、价值体现的追求。当市场发生巨大改变,许多企业还没有完全适应消费者的改变,还没有及时改变产品和服务。当前的市场存在着同质化过剩和有效供给的不足的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看,性能衡量产品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它考验的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价格衡量消费者的购买力,它考验的是企业制造成本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结合其实就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源自企业对于消费者的研究。

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变革影响着人们的交互方式和生产方式。但是,互联网不可能改变产业的本质,它只是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手段、平台,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品牌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加强沟通和联系,了解和解读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中,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从设计、研发、资源配置、生产管理、营销、终端各个环节,构建一个对于市场消费者快速反应的系统。这才是互联网经济、云经济时代,消费者驱动下的商业模式变革。

本次服装大会的主题是“智造”。产业的智造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解读,其一,通过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使产业在转型发展走向智能化方向。其二,结合行业的属性,围绕消费需求的变化,使服装产业和服装制造走向智慧化的方向。

服装作为一个贴近生活和市场的基础性消费品产业,它的调整、发展、制造升级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工具层面,而应上升到理念、精神和文化层面。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让我们回归制造业的本质,更加专注于工业精神。毫无疑问,工业精神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从企业层面看,它表现在对于市场和产品的尊重,体现在设计人员、制造人员附着在产品上的情感和能量,以及在创新过程和制造过程中,精益求精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当前,许多中小企业面临互联网时代转型的困惑,事实上,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可能要求所有中小企业都互联网化,而它们一定要做得专业、精深。因为中小企业将成为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脊梁,中国服装产业的升级取决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总体水准的提升。

中国服装协会围绕推动行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全面展开,集合了众多行业专家学者、各方企业代表的意见,编写了《中国服装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以及《中国服装制造2020推进计划(征求意见稿)》,希望为服装强国建设起到引导作用,更好地促进中国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非常希望能听到各位理事和业界同仁的意见与建议,也将在产业发展的新的时期,不断地调整创新协会的工作的内容和方式,结合行业在新常态下新的发展需求,做好相关的行业服务工作。

与会嘉宾认真听取2014~2015年度中国服装协会工作报告。

高端论坛现场,财经评论家叶檀做精彩演讲。

高端论坛启迪发展思路

本次大会除了行业权威经济运行分析外,还成功举办了高端论坛。主办方力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和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两位行业外学者,分别围绕国际形势和消费变化下的企业抉择做了精彩演讲。高端论坛举办现场座无虚席,专家们的精彩观点分享也给服装人带来启迪。

张国庆首先从国家主席习近平隆重访英谈起,论述了中英自贸区的构建,对中国产品打开欧洲高端市场的重要性。他认为,虽然美国主导的TPP有了新进展,但中国发起的亚投行也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积极外交,全面布局,和世界建立了非常好的国际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形象,提升了中国软实力。

他强调,中国智造将决定中国未来。因此,智商和情商双高的中华民族就应该做中国智造。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基础,改革开放给中国制造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智能制造不仅是必然趋势,也是我们的智慧选择。同样,中国服装行业通过智造,可以更好更快地抢占世界价值链的高端,这是中国服装行业的大势所趋,要顺势而为。

叶檀围绕“经济下行之下,中国制造是否有希望”的问题展开演讲。她认为,中国消费力相当强,只不过“消费什么”、“在哪里消费”才是问题的关键。大量中国消费者远赴国外购物的现象,让企业更应该思考引领消费的核心竞争力。她表示,中国企业的发展长期依赖比较优势,但随着成本急剧上升,企业必须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在专业领域把核心竞争力做得更强。

她解释说,企业可以多元化,但更需要专业化,更需要做精做深,把产品做到极致,从而增强品质,刻画出品牌的DNA。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企业营销提供更加便捷的方式。企业使用互联网等新工具,发挥互联网病毒式营销的特色,可以快速将品牌理念精准地传递给消费者,增强有效的品牌推广与定位。

最后,她总结说:“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思想。只要勇于探索,中国服装行业就一定有新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服装行业智造服装
蓝月谷“智造”幸福生活
《纺织品 遮热性能的测定》等9项纺织服装行业国家标准发布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飞跃
“山东智造”闪耀冬奥会
2022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让人心碎的服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49项纺织服装行业标准将于2016年9月1日实施
3D打印智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