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2015-08-15李春艳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李春艳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宇宙地镇中学)

在越来越严重的升学率的影响下,我们中学历史教学的处境十分尴尬。在日常教学中,中学历史学科常被人称作“副科”,被理解为“死记硬背”,往往只有在高中甚至直到高三才能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某些地区把它排除在中考科目之外,成为“门外汉”,因而往往被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都无所谓”。

如何做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就变得十分必要。笔者认为,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协调发展,教师在课前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排除一切可能干扰学生学习的不良因素,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激发其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教学设计要富于创新性

教学设计不是写教案。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充分的研究学习者的学习,即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制定目标、研究策略、选择媒体。近年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分为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这反映了历史教学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发展;但它内含的固定化因素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造成了对这三项任务不能完全涵盖的内容和排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却忽略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导致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是从“教”的角度想得较多,从学的角度考虑的较少,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敢于创新,大胆设计,勇于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不断探索,由于历史学科内容的真实性、多样性、复杂性和时间局限性,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要详略得当,统筹规划,真正将教学实际落到实处。

作为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提高自身语言艺术表达水平,这也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对专业课的精深理解和生动的语言能力,让学生上你的课认为是一种精神享受。

认真设计好每节课的课堂结构增强知识的相互联系,课堂结构的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堂气氛必须准确把握好课堂的“严”与“活”之间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判断。将学生的思维意向纳入课堂教学的轨道,与教师的思维同步。

二、教学设计要注重“集体效应”

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多种多样。要设计出一堂好的课,很不简单。要想把每节课的教学步骤设计完整、妥当,那是肯定离不开集体的。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弥补个人的欠缺性,一起探究也会发挥“集体效应”的作用,仅靠个人孤军奋战显然不可取。而在集体备课中,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人的不足。教师们之间相互合作,从集体中获取知识,取长补短,这样能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

三、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

从教的方面看,最直接最重要的无疑是课堂授课效果,而影响授课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备课质量和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节。从学的方面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重要因素。“学”与“教”是密不可分的,为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大家都知道,教学环节是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而学生只能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才会有废寝忘食的精神。

然而,初中历史的教学想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必须得下一番苦功夫。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知识,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是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必然会觉得枯燥乏味,因为现如今社会发展飞速,与历史相隔太远,并且历史具有“过去性、真实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内容比较刻板没有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是不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今,网络飞速发展,各种多媒体资料都为我们教学创设情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只要教师善于利用,这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学生能自己发现、分析、解决的问题,就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放手给学生自己去交流,自主学习,到老师该讲之处,就扎实地讲清楚、讲透彻。课堂练习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密台阶”的原则。学生只有对知识掌握牢固了,才会越学越有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相信通过这些教学策略,相信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只要抓住“教”与“学”之间的桥梁纽带,正确处理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教师角色由“权威”转变为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由原先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多向传输反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实践证明,以上做法能行之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能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收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良好效果。

总之,历史教学的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本文中提到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可能并不适用某些历史教学课堂,因为每节课,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到见解及多年教学经验。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应提倡百花齐放。教师只有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才能形成具有可行性的教学设计,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1]陈增学.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23).

[2]曹景福.试论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J].戏剧之家,2013,(09).

[3]顾忠华.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J].才智,2013,(36).

[4]罗庆林.浅谈如何做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J].学周刊,2014,(30).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