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2015-08-15陈正斌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术情感

◆陈正斌

(甘肃省通渭县什川乡太山学校)

一、中学美术教学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注重研究自然的内在规律的是自然科学,而注重研究人类的情感、道德、审美意识方面是人文学科。中学美术就属于人文学科,也是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美术教育更为注重的是情感的投入和心灵的交流,否则即“无源之水”。美术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通过直观形象特征来表现人类社会,体现人们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以及情感。因为每幅美术作品中都融入了的个人情感,所以美术教学是情感教育的基地。如著名画家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中那微笑的神秘,让人无法猜测。其实,在那笑意中融入了画家达·芬奇的爱慕之心;著名画家齐白石的画中瓜果虫鱼是那么生动朴实,也是他喜爱生活的情感表露;凡高的《向日葵》体现出画家对自然、生命的独到情感。正由于这种情感,美术教学为我们情感教育提供了优良的环境。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它能让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

二、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学生情感教育的方法

1.培养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兴趣

在中学美术课上,要使情感教育有效地进行,教学质量稳步地提高,美育工作认真地被落实,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对美术课的兴趣,否则这种情感教育就无从说起。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教师将美术课程特有的魅力充分地发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个人兴趣转变为持久的情感态度。每个学生对每门功课的兴趣也是学习该功课的强大动力,只有在强烈的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能体验到美术作品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的情趣。

生活不只是艺术的源泉,还是情感的源泉。所以,我们做美术教学的老师要有效运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去体验生活,与较复杂的现实中的社会生活相接轨,把艺术作品与自然和社会联系到一起,这可以很快地调动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兴趣,也是情感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大自然景观的写生,然后与作品《春雨江南》作比较,这样一来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术教学的兴趣,又能让学生领悟到艺术作品与自然的联系和不同,增强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情趣。通过实践,带学生经常到野外写生和感受大自然的生机,见识大自然的壮观,不仅把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出来了,还能启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向大自然表现自己的欲望。

2.让美术课堂的教学氛围宽松、和谐、自由、开放

在美术教学课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宽松、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由发表个人的想法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鼓励学生能溢于言表,对其情感体验给予充分的理解,这便于培养和促进学生的情感思维。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关系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得特别严肃,对学生要求也非常严厉,教学方式也很刻板,这样的教学缺乏创造力,注重聚合式思维,学生活跃不起来。所以教师要善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意见和闪光点,给学生心理的安全和自由,从而激发出学生丰富的情感。如我在对《美丽的春天》进行欣赏教学时,采取了民主开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有的学生说《美丽的春天》不是一幅普通的描绘自然景观的静物画,而是一幅表现生机盎然的动态画,是一首表现阳光和旺盛生命力的高昂赞歌,画面上那一棵棵白杨树,仿佛是一排排威武的士兵”。有的学生认为,“《美丽的春天》的色彩传递了一种亲切感”;有的学生认为,“《美丽的春天》的形象给人生机勇往直前的感觉”。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个体感受,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真切感受都能发表出来。一个根据自己的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表现就是美术欣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学生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充分的见解,也就达到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目的。

3.有效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指的是学生对美的事物进行鉴别欣赏和创新的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的能力,就得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去体验生活。只因为美术本身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就特别密切,艺术美的形式来源于生活,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来源于生活,所以学生只有通过艺术教育来对生活更深刻的认识,体会美术课的情感教育。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要注重的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如果学生不重视线条、色彩等组成的视觉感受与造型艺术,那么情感体验以及情感教育就是一句空话了。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掘每幅作品独具的突出感人的亮点,并能对其作品作深刻交流分析,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发挥自己创造力和想象力,逐步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欣赏和独具创造性的审美能力。学生只有被作品吸引,才能对其作品产生深刻印象,产生情感上的互动,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如欣赏工艺美术《世纪宝鼎》,它的突出美就是富丽精致的文饰、风格独特的铭文和极其巧妙的设计和构思。学生领悟到了《世纪宝鼎》独特的艺术魅力,那份欢愉的情感才能被领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被激发。

除了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还要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美的事物。作为一种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学生通过视觉对每个物体作感官上的认识,从而激起情感上的体验,达到美的教育。

4.在美术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美术教学如果离开了思维想象力,将是特别单调和枯燥,学生也许会有少许的情感共鸣,但绝不会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情感教育更无从说起。美术教学是具有丰富创造性的情感活动,离开想象,就失去了情感的激发,充分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情感活动重要成份。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由地联想和大胆地想象,然后自己感悟,还可以用问题的形式来把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出来,进而达到激发学生情感的目的。让作品情感和学生情感相互交融,形成学生对作品独特情感的体验,这样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有效的情感教育。如在欣赏《八骏图》时,可以设计问题:观察画中每匹马不同的形态,想象它们在当时的情境,每人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情节。这样,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感悟画中的思想情趣,准确无误地把握作品的内涵,从而达到有效的情感教育。

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由于教师个人的创新和运用,情感教学的方法虽然也有差异,但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做到用心去感悟体会美术作品并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教师要让美术情感教育的评价贯穿其中,使美术教学充满活力。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术情感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美术课
创意美术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情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浅论美术课中轻松愉快氛围的营造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