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教育

2015-08-15柴国荣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33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教学内容

◆柴国荣

(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课程,它除了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工具课,也是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文化课。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有很大的创新教育潜能,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对于人才的整体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可是,现今高职院校的高等教学中常常有下述几点问题:首先,教材重点均为知识传授,虽然其结构十分严谨,但却未给予学生知识产生过程、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方面足够的重视;其次,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水平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有很多学生对高等数学有抵触情绪,对于高等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最后,高等数学教育也受到应试教育很大的影响,老师只重视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却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但知识技巧的掌握量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不成正比。所以,笔者根据我国现今高等数学教育的现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数学实验和评价考核创新性的提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一、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

高等数学的主要功能就是传递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这三者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高等数学创新教学的首要工作就是深入讲解基础知识。高等数学教材应该是前人知识的浓缩,但它无法完整表现每一个知识点,这便为学生再发现创造了可能,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必须对教材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并且还要认真安排教学内容,把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学习、探索知识,了解整个数学思维。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创造力提高以及个性培养的过程。老师在讲授知识点时,要讲“数形结合”“特殊一般到特殊”“类比归纳”“取极限”的数学方法,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使其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更好的处理实际问题。在此类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而学生、教学内容是主体,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了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了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方式方面的创新

教育目标对于课堂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创新教学理念,要明白自己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加入到教学中来,并且要让学生敢于质疑教学内容,必要时还要学生进行讨论。教学期间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尊重感、效能感、价值感和对教学浓厚的兴趣,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协调,创造一个创新学习环境。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才能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纠正错误的见解,有时几个想法可能会碰撞出更好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集体创新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数学教学其实就是数学思维活动,教学过程中的大多数内容都是借助归纳思想和类比思想获得的,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无限到有限、特殊到一般、归纳、类比、逆推等数学思想。例如,在讲授多元函数微分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多元函数微积分知识与一元函数微积分知识进行归纳、类比、分析、演绎。以多元复合函数求导问题为例,老师就可以由一元复合函数的求解复习引出多元复合函数,然后再指引学生寻找多元复合函数的链式法则。最后再借助例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知识的差异和求解过程中的关键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创新思维方式。

高等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变量”数学,它的数学思想中有很多动态活动,许多概念其实就是动态概念。若这时的教学中应用之前的教学方式,则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导致学生的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不契合,无法深入的理解各项知识概念,综合应用以及创新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因此,适量的引入现代教育方式,不仅能够表现出变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还可以使枯燥的语言符号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对动态变化过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由直观的感性思维变化到逻辑理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发现数学知识做好准备工作。

三、数学实践中的创新工作

这些年来,相关人员越来越重视数学建模工作,一些高职院校甚至开设了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课程来当作高等数学的后记课程,而这会将高等数学教学和数学实践活动分离成两个部分,这样的教学方式除了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无法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及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安排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的内容,要把试验教学作为课外创新训练的有效方式。数学实践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提供固定的解题思路和问题答案,也没有规定的参考书和教学软件,要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从问题中浓缩有效信息,然后以此为依据建立数学模型,最后将其代入系统中进行求解,最后得到结论并判别结论与方法的优劣。这一教学活动让学生亲历了数学的创造过程,不仅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基本改变了学生“高等数学难学”的观念,并且能够使学生获得课堂及书本之外的宝贵经验,使学生的抽象能力、观察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四、评价考核环节的创新

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时,就要适当地在评价考核中加入创新思维,并将制度作为落实创新工作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创新教育的重要性。评价考核不能再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而要将学生心智情况、解决问题及创新水平作为主要依据。学习知识、接受知识、运用知识是一个很长的周期,学生可能会碰到各种类型的困难,这时,老师就要指引学生解决困难,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让学生能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这都要老师从正面、侧面提供一定的支持,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教师要建立多元动态的综合性评价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养成,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加灵活和主动,具有某种数学上的直觉和想象力,可以结合问题的具体特征,探索问题的本质,然后评估可能的结果,给实际解决问题提供参考,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科学的认识自我。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去,老师还应对学生的提问作答、分组讨论、课后作业状况、参加创新型竞赛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考核方式有闭卷、开卷、上级考试、论文等多种方式,若某些同学在创新型竞赛中有突出的表现,老师还应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

[1]李放歌.大学数学创新教育实施过程探讨[J].大学数学,2009,25(5):1 -4.

[2]廖正琦,贺清碧.论高等数学教育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1):85 -87.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教学内容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解决问题的设计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