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原始记录经得起检验

2015-08-15徐新凤刘敏晴

中国质量监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原始记录导体核查

■文/刘 华 徐新凤 刘敏晴

一谈到检验,人们更多地想到的是产品检验,实际上检测实验室的原始记录也存在检验。只不过检验依据不是产品标准而是CNAS-CL01 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及相应领域的应用说明。作为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并经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检测实验室,CNAS定期会委派专家对其进行检验,原始记录只是CNAS对实验室众多检验项目中的一项。实际上,实验室最终的“产品”是检验报告或检定证书,由检验报告出具原始记录的最终检测数据,而大量的检测信息和检测数据都体现在原始记录中,如果原始记录的信息和数据出现错误,导致最终检验报告的数据错误。

仔细检查样品,详细、规范记录样品信息

样品是检测工作的主要对象,样品状态和特性变化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将带来直接的影响。接收样品后,首先检查样品状态是否存在影响正常检测的缺陷。对于一些封装的样品,无法直接观察到缺陷的,打开封装发现有缺陷时,应立即终止检验,对样品进行妥善处理并及时与客户沟通。即便无缺陷,应在原始记录中对样品状态进行描述。

在原始记录中应详细记录样品信息,如样品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生产单位、生产日期、样品数量、3C认证标志或许可证编号、随样品携带的标签或铭牌标志、说明书、附件,以及标准要求必须标注的内容等。尤其对于一些检测后样品信息有可能被破坏无法再看到的样品,更应详细进行记录。不同产品标准对样品信息有不同规定,要核对样品信息是否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在原始记录中应规范记录样品信息。如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上有不少电线电缆的标签上名称都不规范,如花线、黑皮线、塑胶铜线、塑胶铝线、护套线等等。经过几年的市场抽检,电线电缆标签上的名称已经规范了。对于客户只写样品的简称、俗称,书写型号规格不规范、简化生产单位等现象,我们在原始记录也进行了更正,并在检验报告中严格按照标准术语进行书写,规范了市场。前不久在市场上看到某单位的检验报告,检验的是BV4聚氯乙烯绝缘电线,却只在报告的产品名称一栏中写“电线”两字。电线电缆种类繁多,如果不看型号,真不知道检验的是什么电线。型号规格的书写也不规范,BV4,写成BV42,懂行的知道是指BV4mm2,不知道的还以为是4的二次方。

对标准的理解要准确

标准是检测工作的依据,一定要选择正确的、现行有效的标准进行检测,对标准的理解要准确。上文提到的那份检验报告使用2000V对BV4进行电压试验并判定电压试验为合格,降低了标准对BV4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的电压等级(标准要求应进行2500V电压试验),不符合GB5023.3-2008标准要求。同样该检验报告还以导体截面积不够4mm2,在没有给出偏差值的情况下判导体标称截面积不合格,不符合GB5023.3-2008标准要求。该标准有关“导体”的条款,明确标明:“导体应符合GB/T3956-2008规定的要求。实心导体用第1种”。在GB/T3956-2008中,只是对实心导体的材料、形状、导体电阻做了规定,并未对实心导体的截面积进行规定。依据GB5023.3-2008标准判导体标称截面积不合格,是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实验室是依据标准进行检测,不仅对所检测的产品负责,也是对产品背后每一个企业负责,更是对出具检验报告的单位本身负责。

原始记录一定要“原始”,且应有足够的信息量

CNAS要求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产生的当时予以记录,并要求每项检测的记录应包含充分的信息,以便在可能时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确保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重复。

原始记录体现的是检测过程的原始性,为了真正做到这一点,在平时要养成随时检测随时记录的习惯,不得回忆追记或事后抄正。

对于检测量大的产品的原始记录,应尽可能格式化和程序化。合理、严密地设计检验程序,将基本不变的如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计量单位、样品处理的环境条件、设备名称和编号等事先打印出来。对于信息较多的检测项目,在设计原始记录的格式时,应给该项中的每个检测数据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现场检测时记录足够的信息。这不但可以减轻检测人员大量的重复性书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还可对检测起到提示作用,提示检测人员严格按检验程序实施检验。

检测人员应将每个实测原始数据都写上,不得只写诸如平均值等最终结果。文字要填写具体内容,不得只写符合/不符合或合格/不合格。对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如需要修改的,用横线将错误横向划去(被划改的内容仍应清晰可见),再把正确值填写在其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都应在划改处有修改人签名或印章。

正确进行数据处理

产品标准对检测数据应保留的小数位数或有效数字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检测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读取数据,在原始记录中也应按标准要求进行记录。对检测后需要进行计算的数据,若产品标准有相关规定,应按照产品标准要求进行计算;若产品标准中无相关规定,则应按照GB8170-2008要求进行计算。

结果判定是用检验所得的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值进行比较。对检验结果的判定,若产品标准有相关规定,应按照产品标准要求进行判定;若标准中无明确规定的,应按照GB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进行判定。

不要忽视计量检定证书

一般产品标准对检测设备都有具体精度要求,选择检测设备一定要满足标准要求,并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在原始记录中不但应注明所使用仪器设备的名称,还应填写仪器设备的唯一性编号,以免相同设备发生混淆。

许多实验室重视检测设备的配备和检定,但对于检定证书的如何使用显得茫然。作为审核员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企业的实验室,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实验室做的还可以。但一些小型企业的实验室仪器设备都进行了计量检定,设备上也都贴有检定标签,问到如何使用检定证书时,实验室检测人员却说,检定证书一回来就由设备管理员锁起来了,我们一般不用。从最近一次检定到现在的出厂检验报告,该设备使用频率还很高。查其中一份数据在边缘的检验报告,按照检定证书偏差计算,检测数据为不合格,而出厂检测报告却判定为合格。

CANS要求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定、校准或核查,还要求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核查和/或校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际运用中人们更注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的校准或核查,而忽视设备在使用前的核查和/或校准。有一些人认为,设备只要每年定期检定,并且检定合格就可以放心使用。实际上,定期检定是无法保证检测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不出问题,也不能保证环境、人员、方法等因素变化不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设备,尤其是电子设备,在使用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漂移,对于这样的检测设备不能依赖于一年一次的检定,还应进行期间核查。期间核查是在两次校准或检定之间的时间内,使用适当的校核方法,以相适应的核查标准进行检查,以确保在用设备在使用期间一直维持良好状态,并获得最佳测量能力,证明检测结果的置信度,增强实验室对在用检测设备保持良好状态的自信心。如我们的数字直流电阻测试仪,除一年一度送计量测试所进行检定外,在两次检定期间还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期间核查。在日常检验中,感觉测试的数据有疑问时,还要用标准电阻对电阻仪进行核查,以确保检测的导体电阻值的准确性。

总之,决定实验室检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检测的每个环节,认真作好每个实测记录,我们的原始记录就能经得起检验。

猜你喜欢

原始记录导体核查
浅谈原始记录的重要性及控制要求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计量检定中原始记录的重要性
导体杆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剖析与启示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高频传输线路
静电现象有什么用?
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演示实验改进
逾六千家政府网站关停整改核查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