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用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对策

2015-08-15殷信桥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装备

殷信桥,王 松,陈 煜,李 严

(军事交通学院装备保障系,天津300161)

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推进,着眼于军队使命任务、战争形态和训练环境的发展要求,通用装备保障训练在训练思想、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训练标准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冷静思考新形势下加强通用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对策措施,推进通用装备保障训练转型和创新发展。

1 突出重点,切实提高通用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水平

实战是检验部队通用装备保障指挥和供修保障能力的唯一标准。要利用参加重大演习、遂行抗洪抢险和抗震救灾任务等时机,抓好实战化训练。

1.1 完善信息化条件下通用装备保障力量编成训练

根据未来所担负的作战任务和作战样式,按照各级装备机关、装备仓库、装备保障部(分)队、装备动员支前保障队伍的职责分工,调整优化装备保障力量编组的训练。同时,要进一步优化装备物资储备布局,建立储供网络,打破传统的按照编制序列和隶属关系实施保障的模式,使装备保障物资和技术力量尽量前伸,做到仗打到哪里,装备保障就跟到哪里,形成超时空保障、超对象保障的灵活高效新模式。

1.2 突出信息化条件下通用装备保障基础训练

一方面,要突出首长机关基础训练。加强各级装备保障指挥员对信息化条件下各种装备性能、装备保障特点规律的探索研究,进行不同作战样式的装备调配、装备战损预算、消耗预计、抢救抢修能力、运力等测算训练,积极开展装备保障的组织指挥、力量编成部署、保障法运用、装备保障勤务等内容的训练。另一方面,要突出专业技能基础训练。加强专业技术兵信息化条件下班组作业和单兵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野战保障装备的操作使用。师以下修理分队人员必须具备跨相邻、相近专业(工种)的修理技能,做到一门精、多门通。

1.3 深化信息化条件下通用装备保障基本方法训练

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的本质是“信息流”控制“物质流”,实现这个过程,取决于流畅的“信息流”和“物质流”。要通过科学的方法、精细的操作、团队的协作来获取系统准确的保障信息、基础数据等,实现由室内固定式保障向野外机动式保障、由后端被动式保障向前端主动式保障、由分散粗放式保障向集约化精确保障的转变[1]。

1.4 抓好信息化条件下通用装备维修保障供应训练

由部队、厂家、科研院所组成联合维修小组,重点对通用装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装备实施维修保障训练,使之始终处于良好状态;要突出通用装备的技术检查和抢修训练,对通用装备的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和排除故障训练,确保通用装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要精确组织弹药物资器材供应保障,把住请领押运、野战存储、技术检查等关键环节,采取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检查的方法实施供应保障训练。

2 健全机制,确保通用装备保障训练质量效益

制度机制管根本、管长远。提高通用装备保障训练质量和效益,必须建立健全有利于通用装备保障训练健康发展的制度机制。

2.1 建立以目标管理为主体的责任机制

开展信息化条件下通用装备保障训练,必须与按纲施训有效衔接起来,按照责、权、利相一致原则,将训练任务和内容按层次逐级分解细化,区分责任,规范训练的方法步骤,明确训练标准,建立层次分明、职责明确、奖惩具体的装备保障训练责任制,解决好训什么、怎么训、训到什么程度和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激发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真正使党委“议起来”、机关“抓起来”、部队“训起来”,确保通用装备保障训练健康协调发展。

2.2 建立以质量调控为核心的检查监督机制

突出抓好等级分训、官兵分训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强化训练计划管理,严格训练登记统计制度和报告制度,加强训练检查,围绕训练的计划、准备、实施、考评和登记统计5个环节,综合运用各种控制手段,加强全过程检查指导,确保部队按要求把内容训实、时间训够、课目训全,确保监控信息实时反馈并进入领导决策,增强通用装备保障训练监督检查的有效性,促进部队通用装备保障训练深入发展[2]。

2.3 建立以保障能力为指标的考核评价机制

要规范训练考评方法,贯彻按纲施考、按级施考、全程施考、全面施考的要求,按照规定的权限和时机严密组织训练考核;要制订科学的考评细则,在整个考评标准体系中,突出构成通用装备保障能力的主要指标;要提高训练考评质量,严密组织实施考核,重点考核装备首长机关、关键岗位人员的素质,从指挥控制、远程机动、火力打击、整体防护和综合保障5个方面检验部队装备保障能力;要严格训练质量评估标准,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原则,形成综合评定意见,确保考评的客观公正。

2.4 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奖惩激励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训练激励措施,紧贴训练实践,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争先创优活动,调动广大官兵爱军精武、岗位成才的积极性;要修订完善训练奖励办法,建立全系统能级评估和全过程质量评估标准体系,大力开展装备训练能级达标活动;要坚持把训练成绩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干部任用、士官选取和提干送学的重要条件,重奖训练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使官兵切身感受到抓好训练光荣、练好本领受益。激励官兵投身训练,形成有利于促进训练的用人导向,不断提高通用装备保障训练的质量,促进部队通用装备保障训练深入发展。

3 注重创新,积极探索通用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方式方法

积极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和多样化军事任务通用装备保障任务要求,深入研究通用装备保障训练方法,是深化现有装备“两成两力”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通用装备保障能力的迫切需要。

3.1 努力拓宽通用装备保障训练渠道

一要依托院校训。把装备保障训练列入院校教学计划,选调部队装备干部入学深造,采取短期培训和集中轮训的方式进行专题学习研究。二要依托有关训练机构训。遴选部分文化素质高、组训能力强的干部和士兵骨干进行专题培训,提高组训任教能力。三要通过岗位练兵和保障实践训。采取岗位自学、实践锻炼、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等办法,强化装备干部业务培训和专业技术士官技能培训,满足紧缺专业的急需。

3.2 不断改革通用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组训方式

在认真总结官兵分训、士官组训、以工代训和小工种集中训等方法的基础上,注重探索新方法,促进装备保障能力生长方式的转变。要围绕单兵技术训练、分队技术战术训练、联合保障训练、联合保障演习4个基本环节,建立“统”“分”结合的训练方式。按照先单兵后合成、先技术后战术的顺序进行,形成纵向衔接贯通、横向同步一体的训练方法体系。

3.3 积极创新通用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手段

坚持立足实际,广泛运用现代网络、计算机、通信、虚拟现实和模拟仿真技术,普及远程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研制急需模拟训练器材,研究通用装备保障系统,开展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的组织形式与方法路子。要坚持信息主导,积极构建集指挥、管理、保障于一体的通用装备信息网络训练平台,逐步探索网上异地训、实装互联训和综合一体训的训练方法。

3.4 注重加强通用装备保障标准化训练

所谓标准化训练,就是指在装备保障训练前,要根据新大纲所规定的各项指标要求,结合本单位保障人员素质、保障手段、作战装备信息化水平等具体情况,按照受训对象的专业和等级明确相应的考评标准,以增强通用装备保障训练的针对性,确保训有依据、练有方向。在训练中,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制定的标准要科学,既要依据大纲,又要结合实际;二是将标准化训练与考核评估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的检查和评估,查找和发现装备保障训练中的薄弱环节,并以此来衡量和检验所定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

4 整合资源,努力改善通用装备保障训练保障条件

训练保障实质上是合理调配各种保障资源,发挥资源的最佳使用效益。从一定意义上讲,训练保障水平决定了保障训练的水平。要充分利用现有训练资源,搞好训练保障工作,为训练提供有力的物质和技术支撑。

4.1 建设专业训练基地,实现训练保障资源的集约配置

组织制订通用装备保障训练条件配套建设标准,以专业基础较好的旅团部队为依托,积极进行通用装备保障训练场地建设,按照急用先建、逐步配套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电化教室、网络室和模型训练室等,形成功能完善、要素齐全的专业训练场所。采取请领筹措、革新挖潜和修旧利废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种机、工具进行整修和配套,搞好专业教室教具、器材和模型等设施设备的配套,购置教具、挂图、模具和教学课件。

4.2 加强训练保障资源的管理,提高保障效益

围绕“经费”“器材”“油料”3个重点和“筹措”“使用”“管理”3个环节分别制订措施,进一步规范训练所需的装备、器材、油料等物资器材保障标准,完善管理制度,变“粗放型”管理为“效益型”管理,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在场地、设备和机工具的使用上,要科学利用时间、空间,避免重复建设、独立使用,做到“一场多用”“一物多用”,提高综合利用率;在时间安排上,也要进行合理区分,尽量使其满负荷运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4.3 建立畅通的保障渠道,提供高效配套的训练保障

装备保障训练场地是重要的训练保障条件,将之纳入单位训保配套工程统一规划。要落实训练保障的责任,注意搞好配套,妥善解决“练保障”与“保障练”之间争人员、争设施、争时间、争场地等方面的矛盾。加大经费投入,把训练经费用足、用好、用到“刀刃”上,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和铺张浪费,对军内外能够采购筹措到的器材、教材、机具设备等要实施精确保障。

5 结语

通用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是缩小训练与实战差距、提高部队遂行装备保障能力重要途径。本文从突出重点、健全机制、注重创新、整合资源4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如何加强通用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只有大力加强实战化训练,不断提高装备保障能力,才能为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坚强有力的装备保障支持。

[1] 战玉.信息化条件下陆军转型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226-228.

[2] 徐宗昌.试谈装备保障训练转型问题[J].装甲兵技术学院学报,2014(3):1-5.

[3] 曹建军,丁德政.车辆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应把握的问题[J].装备,2014(8):54-55.

猜你喜欢

装备
看,秦军的炫酷装备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校园装备应用掠影
本期主题:多功能装备
港警新装备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野营篇
装备环境工程
美军大型无人机装备发展概述(上)
防晒装备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