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理论转化为学生自觉行为的问题研究

2015-08-14张怡蝶

世纪桥 2015年7期
关键词:思政课转化高校

张怡蝶

摘要:高校思政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其最终目的是将思政理论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师生无动”、“学生被动”已被视为思政课堂的普遍现象。将思政课理论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政课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转化;学生;自觉行为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7-0046-02

作为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阵地的高校,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夯实实现“中国梦”思想基础的重任。“不愿听,听不进”是他们上思政课情绪的普遍写照,“手机流量”是对课堂质量的评判标准。学生的被动态度、消极情绪直接影响到老师,导致有些老师上课不想讲,无心讲,甚至“无所谓”等悲观态度,更影响到思政课教学“将理论转化为学生自觉行为”终极目的的实现。要治病,理清其症候是前提。造成高校思政课堂上大学生“被动无为”的原因有教材、教师、教法、时空这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思政课理论性强,难以调动学生兴趣

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较,都具有“知识性、科学性”的共性,但其“政治性、思想性”的个性更加突出;专业课程易于采取硬性的指标进行考核,而思想政治课程的“软性”更突出。其知识属于评价性的价值判断范畴,包含着态度、情感的成分,不能仅参照学生短时期内行为、思想的变化评价教学效果。

大学期间必修的“思政课”各有特点,但都具备理论性强的特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就前者来说,其中的哲学原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概念繁多且抽象,学生不喜欢记忆;政治经济学中的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繁荣现象掩盖下的罪恶之源、剥削本质及其必然走向穷途末路的命运。“毛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和理论成果,并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但是与大学专业课相去甚远而不能引起大学生兴趣。

思政课的理论性让学生对其仅具有感性认识,他们核心价值观在实用主义的冲击下,他们把思政课定性为枯燥、难懂且无用不足为怪,导致学习过程中滋生轻视甚至厌恶的态度,或者只是注重记忆知识板块或知识点,把应付考试作为终端目标,而看不到思政课对他们思想的深远影响,认识不到意识、思想、信仰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更不会用它们指导日常行为并内化为自觉行为。

二、部分教师专业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与思想政治的中介要素与传播者,承担着传播思想政治并使之转化为学生自觉行为的光荣使命。他们的教学态度、能力,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个人的魅力直接决定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内容的理解及学生将理论转化为自觉行为的层次。[1](P.166-168)列宁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但是目前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没有达到要求。

(一)部分“思政课”教师没有做到“四真”。有些教师基础理论知识不牢固、缺乏历史文化底蕴,即没有“真知”思想政治的内容体系,从而没有“真懂”其真谛,也就做不到“真信”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更不会自豪地、充满激情地对学生“真讲”其道理。

(二)部分“思政课”忽视师生之间的交流,缺乏人格魅力。高校教师面对的是在网络时代出生的“95”后,其群体性格可概括为“一个两独三自”,即个性张扬,独立却独养,自信、自强却自我。但是表面成熟的他们内心依然脆弱,他们渴望被关注、被认同。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在思政课上由于大班上课的限制,很多老师把学生仅仅当作接受知识的客体,认为上课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课下不擅长利用微博、QQ群等新型交流方式与学生交流,增加思政课的新颖性、感染力和实效性。其结果加剧学生对思政课的厌烦,而达不到思政课教学的终极目标:将思政理论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部分“思政课”教师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够准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出现了“去政治化”现象,尤其青年教师出现对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的动摇,对自己的角色认识存有困惑。[2](P.3-5)部分教师无视自己与专业课教师的区别,只片面地追求知识性和科学性,而忽视思政课所应具备的思想性、政治性及更高的三观层次要求,从而未能创新教法感染并影响学生,其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三、教学方法传统,难以引起学生共鸣

内容决定形式。对于高校而言,教学方法传统,不但不会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可能适得其反。对学生而言,教学方法的陈旧单一,难以引起学生共鸣。

(一)学生缺乏情感体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个体对于经历特定情境而产生的感受和理解,有助于对事物产生高度认同并内化于心。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创造出还原教学内容的特定情境,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体验,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理解、领悟教学内容并产生情感体验,将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

(二)课堂气氛缺乏平等、民主。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教学活动的双边性、互动性,把学生当作纯粹的客体而忽视其主体性。“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传递、加工的过程,也是情感信息交流、感染的过程。”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和渗透,结果违反了教学规律,导致知、情、意、行的分离,其结果既压抑了学生的能动性,又影响了老师的积极性,造成了“老师讲课、学生上网”的互不干涉的恶性循环。

(三)“以本为本”的内容难以为学生接受。大学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网络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更易接受通俗易懂、轻松幽默的培养方法,并希望培养中加入更多的实践环节。高校思想政治课如果继续以说教为途径、以理论为中心、以书为本必定会流于形式而两败俱伤,会引起学生对政治课的反感,从而动摇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产生懈怠情绪,不但不能使之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资源,反而会蜕化为“有才无德”的破坏者。

四、新媒体时代获取知识渠道拓宽,老师的权威受到挑战

高校思政课的客体是大学生,目的是帮助和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把握大学生的时代标签即思想状况和生活特点,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一)新媒体时代提供给大学生一个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平台,接受三观教育主阵地的思政课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网络时代,教师和学生都是信息的接受者。某种情况下青年学生更善于接受新事物,比教师获得的信息更迅速、更丰富,拥有更强的运用新科技的能力,而教师不再独占获取信息的优势。[3](P.16-18)在新媒体时代,知识结构传统的教师适应不了学生的需求。教师必须重视本领危机,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美德、一种习惯,不断更新并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克服信息时代的本领恐慌,否则教师的权威会受到挑战,教学就难以获得成效。

(二)微信、QQ、微博、手机短信等丰富了大学生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可谓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每天鱼龙混杂的信息冲击着大学生还未形成的价值观和鉴别力,学生一旦出现群体性的信仰危机,将直接削减思政课的效果。总之,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已无法把处在新媒体时代的学生从低头族变为抬头族,思政课理论内化为他们自觉行为的阻力前所未有地增大。

五、思政教育亟待家庭与社会的合力

高校课堂被誉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但是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和坚定理想信念的养成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的结果,而在现实中三方契合度有待提高。

(一)家庭方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育人的漫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在改革开放中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思潮趁机入侵,实用主义、利己思想成为意志不坚定人群的核心价值观。有些家庭中,这些蚕食共产主义信仰的思想严重影响到还未形成正确三观的青少年,使之产生信仰危机,进而漠视思想政治教育。

(二)社会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刻、广泛的,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及人际交往中会自然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社会中一个承前启后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只有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和当前形势、把自己打造成为“四有”新人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但是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诸如贫富差距的拉大,诚信缺失的增多,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等,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进而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4](P.90-92)大学生将不良社会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带进课堂,直接成为思想政治课教育取得预期实效的阻力。

(三)学校方面。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机构和主要场所,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主导力量。但是目前,部分高校投资“思政课”的培养经费严重不足,而培训“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实践的费用更少甚至没有,使得比较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如文艺汇演、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难以开展。有的高校没有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媒体,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比如校园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时政动态,形成强大的舆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庭、学校、社会没有充分发挥各自的思政教育功能而形成强大的合力,致使“思政课”局限在纯粹的理论教育模式中,而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致使学生看不到学习思政课转化为自觉行为的动力。

综上所述,以上来自教学内容、学生、教师、社会及学校的问题,成为思政课理论转化为学生自觉行为的阻力。只有针对地采取措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思政课才能成为有温度的课程,才能达到转化为学生自觉行为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新春.理实交融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 效[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2]朱虹.论全面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与 建设[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2).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 学出版社,2001.

[4]佘斯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和能力 的诠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思政课转化高校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