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决打好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决战

2015-08-12马丽文周艳

中国扶贫 2015年13期
关键词:甘肃攻坚精准

马丽文+周艳

刘永富在甘肃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上强调:

甘肃扶贫开发进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阶段。年年都有新举措、事事都有新套路、步步踩在鼓点上,顶层设计精确制导、政策措施成龙配套、具体打法富有特色、瓶颈制约定向突破、创新模式可以复制,成效显著、亮点频出,为全国的扶贫开发积累了经验,作出了贡献。

6月9日至10日,甘肃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出席会议并讲话,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主持会议,甘肃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副省长王玺玉代表省委、省政府与相关市州、省直有关部门签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责任书。

会议指出,此次甘肃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既是一次工作上的谋划部署会,制定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17个精准扶贫专项方案(简称“1+17”精准扶贫方案);也是一次行动上的督促落实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更是一次行动上的誓师动员会。这标志着自国家新十年扶贫纲要实施以来,甘肃省扶贫开发战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折,表明了甘肃省委省政府落实“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倾力关爱贫困地区民生的鲜明态度、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整体战和大决战的坚强决心。

会议强调,甘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以精准的视角审视扶贫开发、以精准的思维谋划扶贫开发、以精准的措施推进扶贫开发。紧盯对象精准,规范建档立卡,列出需求清单,明确脱贫措施;紧盯目标精准,明确阶段目标,确定脱贫时序,对接全面小康标准,细化落实具体措施办法;紧盯内容精准,完善基础设施,壮大富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紧盯方式精准,改革扶贫机制,融合双联行动,创新投入方式,强化金融支持,统筹社会帮扶;紧盯考评精准,健全精准评估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和惩戒约束机制;紧盯保障精准,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落实,夯实基层基础,强化人才支撑,转变工作作风。以 “1+17”精准扶贫方案为总纲和工作抓手,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全力协调、服务、推动既定政策的落实,为党委政府和扶贫领导小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动力,干净干事、勇于担当、脚踏实地,为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决战作出应有贡献。

刘永富在讲话中指出,此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甘肃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为此,刘永富就甘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谈了三点感受:

首先,甘肃的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贡献突出。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年年都有新举措、事事都有新套路、步步踩在鼓点上,主要精力集中聚焦、顶层设计精确制导、政策措施成龙配套、具体打法富有特色、瓶颈制约定向突破、创新模式可以复制,成效显著、亮点频出,为全国的扶贫开发积累了经验,作出了贡献。

现阶段,甘肃的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从2012年的692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41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3.2%下降到20.1%,下降了13.1个百分点。2013年全国贫困发生率下降1.7个百分点,甘肃下降4.7个百分点,高出3个百分点;2014年全国贫困发生率下降1.3个百分点,甘肃下降3.7个百分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明显提升,贫困群众的收入大幅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初步建立,大扶贫格局巩固提高。“双联”行动、整合资金、小额信贷、电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县考核办法、减贫摘帽、财政投入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且颇具甘肃特色,为全国探索积累了经验。

其次,甘肃现阶段要研究制定扶贫攻坚过硬、管用的政策措施。

当前,全国扶贫开发形势很好,中央重视、群众期盼、部门支持,形成了氛围,近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建档立卡工作,摸清了贫困底数,派出了扶贫工作队,把扶贫工作延伸到了基层,设立了全国扶贫日,社会动员工作实现了突破。国务院扶贫办按照中央要求,按照四个全面、两个一百年的奋斗要求,在汪洋副总理的直接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完成了“十三五”扶贫的课题研究,正在研究提出过硬、管用的政策措施。要提出这些措施,主要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跟上中央步伐;二是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三是发挥政治优势,落实政治责任;四是分类施策,精准脱贫;五是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六是加大投入,加强管理。

第三,国务院扶贫办将积极主动地支持甘肃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

长期以来,国务院扶贫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一直把甘肃作为工作重点、支持重点,力所能及地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甘肃面临的扶贫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既需要全省干部群众奋发努力,也需要国家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后国务院扶贫办不仅要一如既往地支持甘肃,而且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甘肃的工作,多办实事、多帮一把。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一定能够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甘肃人民一定能够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甘肃人民一定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王三运在讲话中指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甘肃省现阶段最基本的省情。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事关全省战略全局。他强调,在深化扶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全面小康建设迈入关键时期的形势下,甘肃要重点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深刻认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意义。

当前,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了精准攻坚时期,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到深化扶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是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宏伟目标、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习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履行甘肃党委政府历史使命、适应扶贫开发形势任务变化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以“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幸苦入山林”的情怀,扑下身子实干,铆足劲头苦干,努力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保持贫困地区持续健康发展势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二,正确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框架。

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首先搞好总体谋划和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制定的“1+17”精准扶贫方案,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鲜明提出了全省精准扶贫的奋斗目标、着力重点和具体措施,是一个一揽子的政策框架。在政策制定上:一是体现了系统性,衔接了“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具体任务;二是体现了针对性,针对老百姓最有认可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事项入手;三是体现了操作性,不现实的目标不说,不切实的任务不讲,不务实的办法不提;四是体现了突破性,在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电商扶贫、金融支撑、扶贫手段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五是体现了激励性,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加大惩戒约束力度、确立“逢提必下”导向。具体到目标节点问题,甘肃要分两步走:从今年到2017年集中攻坚,2018至2020年巩固提高,确保到2017年减贫300万人以上,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其中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扶贫对象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消除绝对贫困,实现所有贫困县脱贫,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检测指标。

第三,扎实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任务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聚焦“六个精准”总体要求,紧盯“1+17”方案落地,进一步分析研究好扶贫攻坚中的重大问题,谋划制定好推动精准扶贫的管用办法,贯彻执行好省委、省政府既定的决策部署,建立健全严格的把关机制、研判机制、推进机制、结合机制、兑现机制、约束机制,以用心、使劲、过细、求效的工作作风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一要抓好结合点,融入工作全局。澄清就事论事、就扶贫抓扶贫的误区,善用全局思维、统筹眼光谋划和开展工作;澄清专事任事、抓一项丢其他的误区,将扶贫攻坚同其他各项工作联系起来考虑、联动起来推进。要把精准扶贫同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提升县域经济对脱贫致富的支撑能力和拉动作用;把精准扶贫同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在中心城镇落户定居,稳定消除一批贫困对象;把精准扶贫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脱贫;把精准扶贫同双联行动结合起来,优化力量结构和布局,不断放大双联促扶贫的效应。

二要抓好牵引点,激发改革活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要优先考虑扶贫、制定改革举措要重点倾斜扶贫、体制机制改革要有效服务扶贫,抓住关键问题大胆探索实践,着力解决面临的体制瓶颈、机制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创造更多改革和扶贫相融合的好经验好模式,发挥改革对扶贫开发的牵引作用。

三要抓好支撑点,突破关键领域。既重视从面上整体推进,又善于抓住支撑性、牵动性、要害性领域集中发力。在基础设施支撑上,对照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重点抓好项目质量、管理和运行;在富民产业支撑上,重点围绕发展哪些产业、怎么发展产业、群众如何受益方面加强探索,打好特色牌,形成规模化,提升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在资金投入支撑上,重点做好“开源”和“聚流”两篇文章,扩大扶贫资金总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金融服务支撑上,重点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在用好风险补偿基金政策的同时,大力发展村级互助资金和抵押担保,建立和完善市场化、可持续的信贷渠道。

四要抓好立足点,优化资源配置。立足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把产业项目、重点工程、生产基地向贫困地区倾斜摆布,把生产要素和资源精确配置到贫困村、贫困户;立足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在配置使用好政府资源基础上,加大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把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植入扶贫开发;立足内力和外力两个动力,一手抓扶贫资源的拓展,一手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强化,引导干部群众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改变贫困面貌。

五要抓好共振点,形成强大合力。以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凝聚全省上下和各级各界的力量,进一步完善大扶贫格局。党委政府的主要精力要真正集中,各个方面的工作责任要真正到位,贯彻实施的措施办法要真正管用,监督检查的督促作用要真正发挥,务实干事的优良作风要真正弘扬,合力攻坚的生动局面要真正形成,唱好扶贫攻坚的大合唱,打好精准扶贫的整体战。

猜你喜欢

甘肃攻坚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甘肃卷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