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熟儿菜新品种正早一号

2015-08-12张勇

长江蔬菜 2015年11期
关键词:苗床

张勇



早熟儿菜新品种正早一号

张勇

儿菜(抱子芥)因产量高、好吃、易种等优点,一直是川渝地区秋冬季节大规模种植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近年来种植省份、区域、面积、消费人群都在逐年扩大。但是大多以栽培中晚熟儿菜品种为主,生育期长、产量高、上市晚,集中上市售价低,种植经济收益较低。正早一号儿菜是重庆方正农业有限公司2007年从重庆璧山优良地方品种丁家儿菜中发现的早熟变异单株,采取单株-混合选择法最新培育的早熟儿菜新品系,2015年经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鉴定编号渝品审鉴2015007。从2011年开始,在重庆、四川、云南、浙江等地进行试验、示范,推广面积逐年增大,目前推广面积累计达5 000 hm2以上。

1 特征特性

早熟,田间综合抗病性较好,耐寒,长势较强,株型较紧凑,平均株高45 cm,开展度75 cm×75 cm;叶绿色有少量茸毛,叶边有不规则锯齿,叶脉明显;中心柱为圆柱状短缩茎;儿芽块围绕中心柱呈塔形紧密重叠,单株可着生儿芽15个左右,儿芽完全成熟后平均单芽质量100~120 g;儿芽长扁圆形,绿白色,肉白色,平均单株质量1.5 kg,从定植至初采62天,从定植至终采100天,11月末至翌年1月采收。667 m2产量3 000 kg左右。

2 栽培要点

2.1适时播种

川渝海拔800 m以下地区宜在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不宜在8月23日前和9月15日后播种;重庆以外其他省份和川渝海拔800 m以上地区,须先引种试种,确定最佳播期后再大面积栽培。严格掌握好播种期是种好正早一号儿菜的关键。播期过早,易感病毒病、先期抽薹开花、高脚、发侧芽、儿芽长尖形;播期过迟或者移栽过晚,生长量不够,下部儿芽形成难、上部儿芽变少且小、短缩茎膨大成球形或菠萝形,容易空心。

2.2苗床准备

可采用营养钵、穴盘或苗床育苗。营养钵选用规格6.5 cm×6.5 cm,穴盘选用50孔或72孔。基质采用草炭与腐熟的干猪牛粪按3∶1加水或清水粪拌匀,将0.5%硫酸钾型复合肥、0.1%多菌灵用水充分溶解后泼施入基质中,基质含水量在65%为宜,用水挤出水即可。将拌好的基质装钵(盘)压孔,孔深1 cm左右,每孔播种1~2粒,用营养土覆盖。定期浇水保持湿润,2叶时每穴定1株,出苗后15天左右喷施0.2%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补充养分。

苗床育苗地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方便、无病虫害的壤土或砂壤土;在播种前10~15天将苗床深翻炕土,每667 m2撒施生石灰20 kg消毒并调节土壤酸碱度 (pH值6.5~8的中性偏弱碱性),施腐熟人畜粪加过磷酸钙和草木灰以及硼镁锌等微量元素,加一定数量磷肥作基肥;与苗床土拌匀,拉平整细,开厢1.5 m宽左右备用。

2.3培育育苗

播种前将准备好的厢面用腐熟粪水泼湿;种子用沙拌匀后均匀撒播,务必稀播,每500 g种子需667~1 000 m2苗床地;播种后覆盖0.5 cm厚的细沙、石谷子或草木灰;喷施40%菊酯类农药,以防蚂蚁搬走种子和出芽后蟋蟀咬断小苗;因为播种时节一般气温较高,播种喷药后用稻草或遮阳网遮盖保湿防晒;当75%幼苗子叶平展时,应于傍晚及时揭去稻草或遮阳网,以防小苗徒长。如遇连晴高温干旱,土面开裂,选傍晚和清晨浇水抗旱保苗,并用小拱棚架上搭遮阳网避暑。整个苗期需间苗2~3次,每次间苗后泼施清淡人畜粪水,以利培育壮苗。假植苗比直生苗更抗病,生长更快,发儿和上市更早;幼苗2~4片真叶时移出苗床,按10~15 cm株间距进行假植,10~15天长满须根后定植大田。

2.4整地定植

种植地块要求土层深厚、排灌良好、富含有机质、2年以上没有种植相关芥菜类(如榨菜,雪里蕻,青芥菜等)的壤土;在移栽定植前30天深翻炕土;整地前每667 m2撒施腐熟有机肥1 500 kg或饼肥50 kg、三元复合肥50~80 kg作底肥,深翻入土,耙平整细,深沟高厢,沟深20 cm,厢宽1.4~1.5 m(包沟),喷施封闭式除草剂防草害。南方也可利用水稻收获后的稻田,高效利用土地冬闲时节栽培,在水稻收获前10天左右排水,稻谷收获后及时开沟,主沟深40 cm,沟宽30 cm,开3.5 m左右大厢,勿需翻耕,直接以株行距(60~70)cm×(60~70)cm打窝定植。

防止苗期太长导致苗老化而影响栽培结果,在苗龄30天左右(5叶1心时)移栽为佳,提前1天用清水将苗床泼湿浸透,以利1天后拔苗,选阴天或晴天下午带泥定植;每厢3行,参考株行距60~70 cm,667 m2定植1 800~2 200株。

2.5田间管理

幼苗定植后用腐熟清粪水及时浇定根水;定植成活后轻施提苗肥,每667 m2用人畜粪水2 000 kg加碳酸氢铵15 kg追肥1~2次;定植35~40天后重施开盘肥,每667 m2施人畜粪尿2 500~3 000 kg、尿素20~30 kg、过磷酸钙20 kg、硫酸钾15 kg、少量磷肥硼肥,将肥水施入离植株15 cm处,并盖土护根。定植后50~60天在儿菜迅速膨大期,施用人畜粪水或沼液加尿素追肥一次,提高产量和提早上市。为防儿芽顶部小叶发红影响商品性,在儿芽膨大期将外菜叶向内折弯盖心生长。切忌深耕除草,深耕易伤根传病,诱发病害,应当在土表2~3 cm浅铲或用手拔草。生长前期如因种植过早、肥水充足、温度过高造成植株生长过旺或形成高脚苗,用多效唑500~800倍液喷雾控制;立冬(11月7~8日)后由于气温低、日照短而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用50 mg/L赤霉素加0.3%磷酸二氢钾或加叶面肥在晴天中午进行喷雾,以促进生长;形成儿芽后喷施膨大素,促进儿芽快速膨大,抢早上市。

2.6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软腐病、霜霉病和病毒病。苗期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可用多菌灵、噁霉灵300~500倍液浸种,苗床土壤以20 g药粉拌细土10~15 kg铺底,围根,也可用600~800倍液喷洒。炭疽病在发病初期用25%咪鲜胺、40%嘧菌酯或双苯环唑1 500倍液喷施,7~10天1次,连续喷施2次。软腐病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7~10天1次,连续喷施2~3次。霜霉病发病初期用72%霜脲·锰锌500~800倍液、58%雷多米尔、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交替施药,7~10天喷1次,连喷2次。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可喷施烯·羟·硫酸铜500~800倍液、25%病毒A 500~800倍液、5%植病灵300倍液、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交替施药,连喷2~3次,并在发病地带连续反复用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控制蔓延。

主要虫害有蚂蚁、蚜虫、菜青虫、黄曲条跳甲和地蛆。播后,在厢面及其附近喷洒农地乐(氯氰·毒死蜱)、40%菊酯类乳油2 000倍液,杀死蚂蚁以防搬走种子,出芽后防蟋蟀咬断小苗;蚜虫是传播病毒病的重要媒介,病情严重时将会导致儿菜不结儿、出现光头、儿少或小等畸形,严重影响产量和商品性,在苗期和立冬前需重点防治,可喷洒吡虫啉、咪蚜胺、蚜螨特或吡蚜酮,或用黄板诱杀,每7~10天进行1次;菜青虫于低龄幼虫盛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16 000单位Bt可湿性粉剂75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500倍液防治;黄曲条跳甲幼龄期用40%菊酯类乳油2 000倍液等喷洒防治;地蛆用3%辛硫磷颗粒撒施翻耕入地防治。

2.7采收

当儿芽突起超过主茎顶端完全无心叶呈罗汉状时为最佳采收时机。分次采收,采大留小,采收过迟或成熟后久不采收容易空心。

张勇,重庆方正农业有限公司,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石正街12附49号,400039,电话:023-68624759,13708319027,E-mail:1443942397@qq.com

收稿日期:2015-04-30

猜你喜欢

苗床
辣椒育苗与苗床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春番茄地膜覆盖早熟栽培育苗技术
几种育苗装备的研究
针对蔬菜病害防治,农户在育苗移栽时应注意些什么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机械插秧常见现象分析及处理方法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
水冷苗床缓解夏季高温对番茄幼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