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媒体“两微一端”新模式研究

2015-08-11夏晨邱骥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两微一端新模式新闻媒体

夏晨++邱骥

摘 要: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很大,现今的新闻媒体形式已经向着“两微一端”方向转化。近些年,“两微一端”的发展很迅速,以其大众化的语言和新闻的时效性特点发挥着强大的竞争优势。本文首先对“两微一端”新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而阐述了“两微一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闻媒体;两微一端;新模式

一、传媒“两微一端”的内容特点

传统的媒体形式已经形成了一套既定模式,在内容的安排上,都有一些话语体系。伴随着传播媒介的改变,“两微一端”的媒体形式已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样式,它在内容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简讯成时效性比拼利器

新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内容的新和速度的快上,而“两微一端”更是把这个特点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它以更快速的推进来获得大量的读者群体。比如,一个人的手机里同时下载了多个新闻客户端,而每个客户端对于新闻的推进速度,将决定了手机持有者对它们使用的频率。如果某个客户端推进新闻的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几种客户端样式,那么久而久之,就会令使用者形成稳定的使用习惯。相反,如果某一种客户端新闻跟进的速度太慢,慢慢的就会丧失读者群体。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多数情况下,受众都无法主动等候在电脑屏幕或者手机屏幕前获得及时新闻信息。新闻客户端的信息推送功能,能在用户已经将客户端关闭的情况下,为其推送及时信息。这一功能极大地满足受众对不定时的突发新闻的获知要求,也为客户端的时效性拼抢提供了技术保障。出于争抢时效性的需要,“两微一端”的动态新闻已经日益简洁化,放弃了细节报道和全景展现,而是仅仅抓住新闻的核心内容以几句话甚至一句话的形式推送出去。简讯新闻在“两微一端”里司空见惯,颠覆了传统媒体新闻写作的既有模式,直接以速度和时效性抓住受众。

(二)原创性成核心竞争力

“两微一端”时代,新闻同质化日益明显。新闻资源毕竟有限,而众多的平台和客户端之间就会在竞争有限资源的时候造成同质化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的原创性就至关重要。回顾传统媒体,它在新闻的原创性上面占有很大优势;因此,它可以用自己专业的采编团队,为“两微一端”提供大量的原创性新闻。现今,国内的很多大型报社也使用了“两微一端”的媒体样式,他们会把采集到的独家新闻首先放到网络上,然后再由记者对细节部分加以丰富,最终再将新闻发布到传统媒体上。而记者的身份也顺理成章的从传统媒体过渡到了新闻客户端记者。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客户端“川报观察”为例,对于同一个报道内容,记者们要先以客户端记者的身份,为“两微一端”撰写内容,然后再根据报纸的需要重新修改文章发表在报纸上。众多经验丰富的客户端记者采写的原创性稿件,让传统媒体在新闻客户端的红海竞争中,拥有了一席之地。

(三)独特语境贴近受众

和传统的媒体样式相比较,“两微一端”在用语上则比较贴近群众,并且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而很多的微信和客户端的名称也以拟人化的形式出现,比如《人民日报》,它的公众号就是“侠客岛”,因此,在文章中就会以岛君来称呼自己。成都报业集团的微信公号“锦观”以“小锦”自称,而四川报业集团的“川报观察”则以“川观君”的形象出现。由于网络语言的丰富和活跃,“两微一端”里的新闻稿件也时常突破传统新闻的用词,频频以接地气的用词完成和受众的“零距离”。

例如,《人民日报》微信公号推送的内容,一篇介绍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文章,就使用了《强哥教你16个新词汇,不懂你就OUT了》这样活泼的、具有网络风格的标题。而相对严谨的省级党报,在语言的使用上也不断突破“尺度”。例如 “川报观察”就推送了名为《李克强和四川代表“私聊”都说了啥?》的文章;一个“私聊”,立刻拉近了时政报道和普通受众的距离。而《新京报》微信公号,一篇关于两会的报道,标题采用的是《强哥“下团组”,释放啥信号?》一句“强哥”,体现了普通受众对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感。

二、“两微一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服务类信息占比大幅提升

目前,内容上的多样化是“两微一端”媒体主要的竞争方向,而随着竞争的发展,侧重点将会向服务方面的竞争偏移。两微一端”的服务功能,就是为其受众提供衣食住行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服务类信息。本来,传统媒体的两种推动力就是新闻和服务。所以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气象状况、日常交通等内容,都是传统媒体集中关注的地方。而新媒体的出现,也应该继续做好服务类信息的推进,借以成为“两微一端发展的强大动力。而目前的新媒体发展形式,已经表现出了对服务类信息推广的重视。

(二)构建平台化

互联网的平台化是就互联网的深度应用方面来说的,它指的就是对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使互联网实现智能化的发展模式,就像现在的咨询机构一样,不仅可以进行技术咨询,还可以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实现一体化服务。现在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只限于它是一个使用工具,可以进行信息查询。其实,互联网内部存储着大量的信息,这样的结构特点类似于人的大脑。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将实现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这将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平台化建设在“两微一端”的未来发展中有双重定义,一方面,“两微一端”可以为媒体提供更加丰富详细的信息,争取更多的受众;另一方面,“两微一端”还可以帮助商业企业提供他们需要的前瞻消息,帮助企业做出决策,同时使媒体的商业价值得到更大地提升,进一步促进媒体的发展。

另外“两微一端”平台的公开性还可以帮助避免新闻中有偿新闻的滋生。在“两微一端”平台化建设中,首要条件就是有能力聚集大规模的用户。作为媒体,通过大量的媒体产品输出,其本身就有足够多的受众,而拥有相对公信力的媒体,甚至可以通过自身的公信力建立跨行业的平台。而媒体搭建平台的问题不在于平台搭建初期基础用户,而在于来源于平台构建后期媒体间的信息共享,媒体间如何进行信息的共享,实现媒体的社会平台。

参考文献:

[1] 陈国权.寻找传统媒体APP的赢利模式[J].中国传媒科技, 2013(5).

[2] 余习惠,李云洁.三网融合时代受众使用媒介的变化对新闻传播的启示[J].新闻爱好者,2012(8).

猜你喜欢

两微一端新模式新闻媒体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互联网思维下检察机关“两微一端”建设的思考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