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覃治华 历尽磨难情再出发

2015-08-07李而亮

中华儿女 2015年11期
关键词:村民妻子工作

李而亮

“一颗忠诚的心,默默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却向社会传递着大爱无疆的温暖,在群众眼里,你即使不是太阳和月亮,也是最亮的一颗星”

覃治华面对记者,几次忍住眼眶里的泪水,不让其往下淌。提到年轻妻子的去世,一再表示不再说了。但我们感到他有满肚子的话要说,满腔的情感要表达。

看到他头上已经有些花白的头发,让人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壮家的小伙子只有35岁的年纪。“我很早就有白头发了。”覃治华“企图”用这样的轻松来掩饰内心的不平静。但我们从政委王金涛对他的介绍中,深深知道他不是一个经受巨大磨难而内心轻松得起来的军人。

“一颗忠诚的心,默默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却向社会传递着大爱无疆的温暖,在群众眼里,你即使不是太阳和月亮,也是最亮的一颗星。”这是写给海南公安边防总队十大边防卫士覃治华的颁奖词。也许,这才是对覃治华14年边防军人生涯最真实的概括。

我们来到海南儋州公安边防支队对覃治华的采访,便是从这样沉重而又令人崇敬的氛围中开始的。

三次应征的痴心不改

覃治华的“磨难”,从第一次应征入伍时就开始了。

1980年10月,覃治华出生于广西上林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

上林属于典型的桂北壮乡,以山区为主,人多地少。覃治华兄弟姊妹五个,他排行老大,从小他就帮父母干农活,插秧、割稻、收甘蔗都是一把好手,十几岁已经会耕地、犁田了。

在村里读完小学,1992年到镇里读初中。1995年,初中毕业后,为了能早点参加工作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他考入南宁技工学校学习机械。不料毕业后恰遇“教育改革”,学校不再包分配工作,农民家境的他谋职无门,意味着就得回家务农。

“从小我就有军人情结,不能参加工作我就选择去当兵。”覃治华说。虽然体检各项指标合格,但是镇上只有一个名额,他应征落榜。无奈之下,覃治华决定到广东打工,来年再继续努力。

第二年,他回到家乡再次报名应征。依然是条件符合,体检合格,但还是因为入伍指标限制没有走成。“我当时下定决心想当兵,认准的事情我一定要坚持到底。”覃治华说,终于第三年走进报名点时,县武装部和前来征兵的干部都被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于是他光荣成为了一名军人。

2000年12月,怀着对军营的憧憬,覃治华从广西上林来到海南公安边防总队教导大队,经过三个月的集训学习后,被分到儋州公安边防支队海头边防派出所红洋警务区长期驻点执勤,而警务室距离派出所有10公里的路程。

那时候的红洋警务区只有4名民警,却管着33个自然村,辖区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2万5千多,而且警务区营房十分破旧,没有电脑,工作条件与自己向往的军营有着很大差距。

更让覃治华感到差距的,是作为边防官兵本领上的欠缺。在努力完成工作的同时,他下决心报考部队院校。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简陋的生活条件,覃治华每天都挤出时间学习文化知识,最终通过努力考上了梦寐以求的部队院校。经过两年学习深造,2004年6月,覃治华又回到红洋警务区工作。覃治华说:“当战士的时候根本体会不到当民警的辛苦,当了民警后才知道工作多不容易,不仅要熟悉边防执法业务,还要做好群众工作。”

因为辖区工作成绩突出,覃治华在2006年7月被聘为新洋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信心满满的他上任后却发现眼前这个党支部人心涣散,支委成员工作积极性很差,当地的村民也不信任党支部,开展工作十分困难。脱离了群众、失去了群众的信赖,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覃治华何尝不知道这个理儿,可是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找出这个党支部班子问题的根源。

考虑到这一点后,他便借助下乡走访、入户调查的机会,面对面与村民交谈,坦诚相见,了解村民当前的生活状况,遇到的困难,主动找来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一起谋对策,找办法,通过分析、解决村民的实际生活问题,加强党支部与村民的联系沟通,加深感情。很快,这种党支部脱离群众、群众不信任党支部的现象有所好转。

覃治华还发现,由于村委会与村民缺少必要的沟通,因此不能正确、及时地解决日常生活中村民遇到的困难。于是,他立即着手协助村委会推行了村务公开制度,制定村务管理细则,还将部队常用的会议通报、宣传公告等好方式、好做法应用起来,积极发动村民参与到村委会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了村民与村委会的沟通联系。3个月后,新洋村党支部人心齐了,工作积极性高了,群众的怨言也少了。这个村党支部书记在支委年终述职报告中这样写道:“覃治华同志给我们支委注入了鲜活的血液,我们支委又有活力了。”

攻坚克难的办案能手

与云南、广东等省份公安边防部队重点在于打击走私、禁毒缉毒的业务有所不同,海南公安边防重点任务在于破解各类治安案件。

海头在地理位置上比较特殊,儋州、昌江、白沙三地交界,典型的“三角地带”,治安环境非常复杂。因为历史遗留的问题,该地区的枪患比较严重,公安机关的缉枪工作举步维艰。

2005年11月初,警务站接到一个报警,打捻村发生命案,一名男青年在村口被人用自制的火枪打死,另外一名男青年受伤。

接警后,覃治华和另一名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同事驱车送伤者到医院救治,而他留在原地保护现场。

随后,覃治华和同事开始了艰难的走访工作,全村共800多名男青年,他们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所有人员笔录。

后来通过笔录发现,有个别男青年讲述的情况前后矛盾,而且时间上还对不上。“这些个别的男青年成了我们重点怀疑侦查对象。”

最后,覃治华还在村里找到了部分证人,该案缺口终于被打开,共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其中主犯是一名30多岁的未婚男子。原来,打捻村比较贫穷,光棍汉比较多,而本村的女孩比较少,不希望外村的男青年和本村的女孩谈恋爱。当该名未婚男子得知有两名外村的男青年要到本村找女孩谈对象后,就叫上该村另外5名未成年男子,手持火枪埋伏在村口,待两名外村男子骑摩托车离开时,朝他们开了两枪导致一死一伤。

案件破获后,覃治华以此为契机,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发动法制宣传,搞了一次治暴缉枪专项行动,收缴各种火枪、粉枪40余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消除了农村残留的枪支隐患。

儋州地区民风彪悍,群体性事件比较多。2009年正月初七,一名加乐村村民到七坊村串门,因为口角发生争吵被殴打。随后,被打的村民回到本村召集了近500人,浩浩荡荡准备到七坊村找打人者报仇。七坊村也纠集了数百人等着准备“迎战”。双方对峙在村口的一座石桥上,一场大规模的村民群体械斗事件即将发生。

警务室接到报案后,覃治华和另外一名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头戴头盔、手持盾牌挡在了两伙人的中间。

“当时的场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非常紧急。”覃治华说,双方人员互扔石头、刀具,而且还买来烟花互射。“站在桥中间的我们是最危险的,石头和刀子向雨点一样落在了我们头上,最后盾牌和头盔都被砸烂了,手臂多处被砸伤。”覃治华说,这也成为了他从警生涯中最危险的一次出警经历,最后儋州市出动了两百多名警力才将事件平息。

刻骨铭心磨难后的再出发

覃治华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温柔贤惠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儿子,给从广西山区来到海南的他带来了许多温暖和快乐。

2005年,很少上网聊天的覃治华在网络上偶遇了一位女青年,两人一见钟情,2006年6月两人正式结婚。妻子是广东人,父母在琼中县做小生意。婚后两人将小家安在琼中,正常情况下,覃治华每月能休息两个周末。因为距离遥远,每次回家都是中午从警务室动身,晚上9点左右才能到家。2007年初,儿子出生,覃治华增添了当一名父亲的责任,也多了一份家庭的乐趣。

然而命运却并不是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2011年4月,覃治华正在办理一宗系列盗窃案,妻子邱凤突然打来电话说自己的舌头很痛,让他带她到医院去看看。由于当时正处在一宗案件办理的关键阶段,覃治华便叮嘱妻子自己先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没有什么问题,邱凤的疼痛却越来越严重。5月中旬的一天,覃治华忙完手头的工作正准备回家,村民邓发补慌忙地赶到警务室称,他存折里的五万元被人盗走了,这是他们全家辛苦积攒了十多年的血汗钱。覃治华二话没说立即投入到案件的侦破办理中,直到将嫌疑人抓捕归案,被盗的五万元被全部追回,他才猛然想起妻子还在等着自己回家。

回家后,覃治华赶紧陪着妻子到海南省人民医院做了检查。当医生把他拉到一边,郑重地告诉他检查结果时,覃治华傻了眼——“舌癌”!这个在他脑海中从未出现过的字眼,现在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他的心脏。一向刚强的七尺男儿,此时泪水禁不住奔涌而出,他懊悔自己没能早点带妻子去检查治疗。但他还心存一丝幻想,希望这个检查结果有误。于是,他带着妻子来到广州一家大医院进行复查,但诊断结果依旧没有改变。

这个消息犹如五雷轰顶,把覃治华唯一的一丝希望击得粉碎。他许久才回过神来,拨通了单位领导电话,单位领导立即给他批了假期,让他陪着妻子做完手术。手术还算顺利,病情总算得到了控制。

回到琼中县,覃治华在家照顾邱凤一段时间后,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不久,辖区发生一起命案,作为这个警务区最老的民警、派出所的办案骨干,他只能放弃回家的机会,担起了重任,再次投入到案件侦破工作中,这一晃就是半个月,此时案件进入了关键阶段,每天他都要用电话安慰妻子:“等我办完手头上的事,再回去好好陪陪你!”

本该8月带妻子到广东复查,结果一直拖到9月28日才成行。检查结果显示妻子的癌症再次复发。“癌细胞已经扩散,无法控制,最多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医院的复查结果再次击碎了这位坚强男儿的心,覃治华流下了崩溃的泪水,心中全是对妻子的愧疚。

就连母亲也开始劝说覃治华多在家陪陪妻子。然而,这时正值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清网行动”,儋州治安形势复杂,海头边防派出所警力更是严重不足,战友们都放弃了休假返回了岗位。覃治华也不例外,白天他全身心投入工作,晚上他才腾出时间在自己的网络空间为妻子祈祷,为她写下祝福的话语,哪怕只有半天时间,他都会匆匆忙忙赶回家看看妻子。

“清网行动”终于结束了,但此时妻子的病情已经加重,严重得连话都说不出。当覃治华急匆匆地赶回家时,邱凤只能用模糊的声音对他说:“趁着刚开始做化疗,我头发还没掉那么厉害,抱着我和儿子再照张合影吧。”然而,这个小小的要求终究没能实现,也成了他永远的遗憾……

“两个人相濡以沫的旅途,再次转化为单人行程,风景依旧,物是人非,你走的这一个月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苦痛折磨。我没有满足你一张‘全家福’的愿望,这成为此生我最大的遗憾。”这是覃治华写给妻子的忏悔。

在我们离开的时候,刚才还阳光灿烂的儋州又下起大雨,覃治华在雨中挥手与我们告别。为了让采访不留遗憾,我们还是忍不住问他对以后组建新家庭有什么打算。没想到他很爽快地回答:“已经有了新的女朋友,今年就要结婚了,而且她对我的孩子和母亲都很好。”直到这时,我们才看到覃治华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显然,这是他35岁人生历经磨难后的再出发。

责任编辑 李菡丹

猜你喜欢

村民妻子工作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我胖吗
非暴力
怀才不遇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妻子的发型
第二个妻子,第二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