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创业应建立竞争壁垒式“创新”
——北极光风险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邓锋谈网络安全创投思考

2015-08-07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5年7期
关键词:北极光网络安全创新

安全创业应建立竞争壁垒式“创新”
——北极光风险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邓锋谈网络安全创投思考

文/本刊记者 诚凌

邓锋:男,北极光风险投资公司创立者之一,著名投资人。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南加州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和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同时担任清华大学基金会理事,沃顿商学院亚洲理事会理事等职务。2014年入围年度华人经济领袖大奖。

1997年,邓锋共同创建了NetScreen技术公司,并担任过公司工程副总裁,首席策略师和董事会成员,使之成为世界上领先的网络安全设备供应商之一。

2001年,NetScreen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2004年,NetScreen被Juniper Networks以42亿美金并购。

2004年至2005年,邓锋担任Juniper主管公司战略的副总裁。他还曾获得美国2002年度企业家和2003年度创新人。

2005年合作创立北极光风险投资基金。

2014年其投资项目艾诺威科技成功登陆纽交所挂牌上市。

福布斯2014年中国最佳创投人之一。

自去年以来,网络安全大潮席卷国家、社会方方面面,由此引发了网络安全产业的突飞猛进之势,围绕各种网络安全技术产品的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出现,有技术有激情的创新微小企业,很希望能够得到创投资金的青睐,为自己发展加速。那么,投资人究竟看好安全企业的什么特质?本刊记者采访了出身于网络安全事业,成为投资人后又成功投资山石网科等多家网络安全企业的北极光风险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邓锋先生,为我们现身说法。

记者:我们知道,您除了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投资人之外,也是互联网安全倡导者和先行者,您早年在美国创办的NetScreen,成为当时网络安全首屈一指的特色企业,您能否先和我们分享一下当时创业的情况和心得?

邓锋:其实互联网是一波一波的,我创业大概1996年1997年的时候,正好是互联网创业的第一波,从美国硅谷开始。当时在互联网基础设施方面出来很多公司,像雅虎、网景,还有Netscape公司,这都是第一波公司。在互联网基础架构搭建时,大家已经在美国意识到安全会在未来碰到很大问题。我当时在intel公司工作,intel是做芯片安全的,做芯片时也在考虑芯片安全。但实际上做着做着,我发现,更多问题是来自于网络层面的信息安全。所以我就在那时候想到,随着互联网发展,未来网络信息安全会是一个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这个事可能由创业公司来做比较合适,因为大公司还没有注意到,它是一个新兴但是高速发展的行业,于是我们就做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网络信息安全行业,其实是很好的行业,因为整个网络行业来说,特别是通信设施,这么多年下来,已经逐渐从互联网开始很热,慢慢成熟了。比如像思科都成熟了,交换机路由器,像华为都做的很好,但是互联网安全作为几个相对很少的子行业来说,一直蓬勃发展。

我觉得网络信息安全行业之所以一直在蓬勃发展,就是因为安全的进入技术壁垒很高,你去做安全,技术壁垒很高,另外它天花板也很高,很多东西靠积累。黑客之间的较量像下象棋一样,九段和九段还有一些输赢。有时候,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所以如果你的防御本领在不断提高,那你的竞争对手追你也就会更困难,因为你是很多年积累下来的技术和经验。所以这个行业,我这么多年回过头来看,还会有很大发展,而且天花板越来越高,无论是对创业还是对大的公司来讲,最终从商业和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上来讲这是一个很好行业。

记者:结合您自身的创业经验,您认为一个安全企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邓锋:从我自身角度来说,还是要创新引领,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这种创新引领,在这几个层面,就是做安全产品的产业,要有创新引领;站在国家层面,要鼓励推进这种行业的发展,同时要求国内任何一个跟网络相关的行业联系在一起,就是把互联网跟各行各业传统行业紧密结合起来,我们现在提互联网+,互联网+的就是一个大的概念之一,到时候就是真的每一个企业可能都在互联网里。

记者:再回到现在您的工作,作为一名投资人,在选择一个项目的时候,您会从哪些方面考虑,什么样的公司或者企业才会吸引您去进行投资?

邓锋:今天确实创业团队也很多,而且方方面面都在大众创业,其实我觉得站在风投角度,可能跟天使投资人不完全一样。我只讲从风投角度怎么看,我们主要看几个大点:第一个就是你做的这个事,从市场角度来说客户是谁,你解决他痛点问题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这个有这个问题客户群有没有足够大市场,或者今天不够大,但是这个客户群在高速增长,就像当年我们做NetScreen一样,他会变成很大市场,所以第一方面是市场问题。

第二方面就是你的团队有没有经验,大家之间技能是不是互补,团队学习能力怎么样,创始人价值观怎么样?有没有领导力等等,都看团队这些东西。第三方面你有什么创新,如果没有建立一种竞争壁垒创新,可能今天我做了一个挺好想法,过几天别人也做了,那你怎么竞争?所以在竞争中取胜,你一定要能够建立一个竞争壁垒,或者说你的优势能够长期保持。

所以从我们角度看,我们要求企业从一定程度上有一个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建立竞争壁垒,才能够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从大的方面,我没提今天你做的是什么产品,你的技术是什么,这些都重要,但是它相对来说都在不断调试,一个好的团队它能根据市场的变化改进自己的产品。技术今天有,没有可以从别的地方学到,我做NetScreen时候,其实不是搞网络安全的,是做芯片的,我的几个创始人同学也不是做网络安全的,大家都在发现一个机会不断学习。学习速度足够快,就可以做得好。

记者: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在想去创业,您会去选择这种比较小规模的大学生这样的创业去投资他们吗?

邓锋:非常好的问题,我觉得,首先一个,作为大学生他们的观念很新。特别是他们对看90后市场比我们看的好。所以这些方面我觉得我们是挺欣赏这些年轻人创业的,而且有激情。但他们有很明显的问题,比如他们可能商业经验不足、管理经验不足。刚从学校出来,光靠一腔热血、激情,但是经验不足,他怎么管一个大的团队,怎么跟比他年纪大的人打交道,这都是问题。我在感情上挺支持他们去创业。

因为我们VC不是像天使放钱放的比较多,我们还是比较慎重的。

记者:我了解到北极光目前也投资几家互联网安全公司,目前他们发展状况怎么样?

邓锋:我很欣慰看到他们在过去一两年发展很快。这也确实得益于整个国家政府对互联网安全的重视,我觉得确实是我们看到了改变。过去中国的很多企业也不重视这块,甚至包括一些政府机构也不重视,甚至可能采购的时候也不知道采购什么,因为这确实是挺技术性东西。经过这个包括斯诺登事件以后,安全意识提高很多,包括国家成立像网信办等等一些国家安全机构,我觉得对整个行业都是一个促进。但是未来确实路还挺长,我觉得真的想办法做到在行业里,我们叫优弊驱逐劣弊情况,需要政府在各个层面对生态环境做一个继续的提高,但总的来说现在情况,肯定是朝好的方向发展。

记者:作为您投资的这些安全公司中的佼佼者,山石网科在智能安全技术创新方面发展很快,您如何看待智能安全?

邓锋: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给网络安全技术理念和安全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云计算让数据越来越集中,一旦数据有泄露,造成的威胁就比较大;另外云计算让传统的网络边界变得模糊,边界随着虚拟机之间的迁移让防火墙难以识别和防范。随着3G、LTE发展,移动互联网带宽容量越来越大,智能终端上的大量的应用也可能存在病毒,很难去控制。

同时,在威胁几何级增长的情况下,安全事件一旦发生,给用户造成损害的时间也越来越短,造成损害的严重程度则越来越大。因此,中国古兵法中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上等安全境界,便成为当前网络安全用户之所需和业者之所想,而这便是智能安全理念之所在。

将“智能”融入到产品的血液中,利用智能的特性, 主动发现异常行为和可能影响整个网络运行的潜在问题。智能的目标是对网络行为的安全威胁发出预警,并最终发现未知威胁。以山石网科为代表的一批网络安全技术企业,已经开始在研究构建以防火墙为核心的网络安全智能防护体系,并且有了卓有成效的应用实践。

人们通常以为,安全产品天生带着“肌肉男”的标签,它的使命就是以威猛之力量抵御黑客、病毒等“外敌”威胁入侵,这固然不错,但在如今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安全形势日渐严峻,企业传统基于威胁的防范技术需向基于风险的防范技术转变,以对未知威胁的预警和防护为代表的智能化趋势,成为用户的迫切需求。安全产品在秀“肌肉”的同时,更要练好智能安全的“大脑”。

世界著名分析机构Gartner认为,传统基于威胁的防范技术正在向基于风险的防范技术转变,智能安全将成为未来网络安全领域的新主题。在今年上半年,Gartner最新发布的企业级防火墙公司竞争魔力象限报告中,国内有山石网科和华为成功入围,并在网络安全技术的前瞻性方面超越多个国际知名厂商,这对国内的安全企业来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成绩,代表着国内的安全企业同样具备智能安全技术领先性,标志着中国网络安全力量的崛起,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网络智能安全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北极光网络安全创新
北极光
北极光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刘勇:捕获“天溢”的北极光灵感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