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的怀念

2015-08-04王晓滨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普鲁斯特

王晓滨

摘要:《追忆似水年华》是对过去生命的梳理和总结,但是作者力图带给我们的却是那种体验生命的奇妙而又美好的感觉。这是一部永远都值得怀念的伟大作品,因为作品本身就是在追寻那些永远的怀念。为此本文对作品的文学价值、生命价值、内心体验等做了深刻的解读。

关键词:怀念;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7-0123-02

评论家莫罗亚对《追忆似水年华》的评价是“一场逆向的哥白尼式革命”。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小说在世界文学史的价值和意义。这部小说问世之初便轰动文坛,尤其是在艺术结构上的独树一帜更加使得文学评论为此焕然一新。它突破了以往小说的传统窠臼,不再以具体的时间和单纯的个人感受为组织结构的核心,它只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回忆,回忆往事是小说的主要叙事脉络。在回忆往事的过程中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学样式的创作上。形式上行云流水,作者思维所到之处便是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之处,而且在这些故事情节的展开过程当中蕴含着充沛的感情,读者在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能够被其深深地震撼,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和时光的飘渺。

一、作品的文学理论价值

《追忆似水年华》之所以是一个让人怀念的小说也在于它所提供的文学理论指导很大程度上对现代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理论价值。普鲁斯特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丰富的文学理论知识和创作技巧,可以说是一部文学理论的样板书,深刻而全面地利用生动的文学语言阐释各种晦涩难懂的文学理论[1]。这种小说在当时的文学创作中是不多见的,这种创作形式也是非常独特的。正是因为这种标新立异的创作形式才在当时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关注。在这一章中作者对创作经验侃侃而谈,仿佛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向读者介绍如何写文章,而不是写的什么文章。它将读者的注意力牵引到幕后,让人耳目一新。最后作者做了总结性的发言,就是根据以上我介绍的这些创作原理和经验,我要创作一部小说,小说的名字就叫作《追忆似水年华》。故事的结尾道出了作者的意图,这更像是一种倒叙,仿佛我们先读最后一章再领略前文更能有效地解开作品的本来面目[2]。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要素才使得作品在构思方面堪称精妙。

在《寻找回来的时光》里普鲁斯特说:“假如我们要将对一个事件或物体的感觉描写出来,就要对这一事物的基本印象做如实的、还原性的描写。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是如何感知这个物体的,我们能不能发现自己的感知细节,然后再将这些细节如实地还原出来,从而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也更加使它们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这些原理的过程。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地满足读者对创作原理的了解和品味。”在普鲁斯特看来,真正伟大的艺术应当是真实的,唯有最真实的状态和意念才能打动人,才能使之成为人们在生活中的重要创作动力,因此在文学创作领域,对真实的追求再深入也不为过。他还在书中写到:“如果一个作家要想描写生活,就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过去的生活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从自身的解剖和剖析中赢得这些真理。而不是将希望寄托在他人的生活当中。”你永远不可能对别人的生活和心理百分之百地了解。在别人身上你永远体验不到生活的真谛。这也就是作者为什么以追忆自己的似水年华而努力的一种重要契机和愿望。同时这些生活的基本原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以文学理论加真实性的艺术创作原则为基础的创作框架成为这部小说的最核心架构。

二、时间性主题是作品的核心

这部小说的核心就是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因此时间的流逝成为作品给予最大关照的一个核心。关于这部小说的创作初衷作者在书中也曾经提出:“要在那些已逝去的时光中寻找真实的人生,让我的读者们感受到一个沉甸甸的生命。”因此,对时间的梳理成为这部小说的一条主线。普鲁斯特的童年是不幸的,9岁时身患哮喘,在这种病症在当时的医学还不能彻底医治的情况下,普鲁斯特一生都在与这种病痛斗争[3]。每年他都要拿出一个单独的时间独处才能缓解病状,而就是这个独处的时间让普鲁斯特有机会对生命和时光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满足都在艺术世界当中得到了释放,他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编织在自己的艺术世界当中。而且这些生活的本质都是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和愿望,同时也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的人们获得充分的自主权利。相对于别人幸福快乐的童年,普鲁斯特似乎更加悲惨凄凉,他要找到幸福的唯一路径便是回忆,对往事的回忆是最能让人产生幸福感的一件事情,无论是愉快的往事还是不愉快的往事[4]。普鲁斯特便是在这部书中通过对不幸往事的回忆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不惜倾尽一生精力在这部小说的创作中完成这些故事的叙述和创作。他的老师柏格森曾经告诉他,生命的本质就是绵延。在形成生命的时间当中包括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两个方面,物理时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些时间,但是在这些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作者没有愉快的经历。物理时间越是漫长,作者受到的煎熬和不幸就越长久。而所谓心理时间就是作者从内心的体验中感受生命的存在,它类似于作者在回忆往事的过程中产生的幸福感,因此这种愿望也是造成作者对生命本质进行深入思考的一个关键所在。惟其如此他才能体验到生命的真实意义,同时也只有这样的原因才能最为真诚地打动读者,使其在生命感悟中产生共鸣。

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时间性主题无疑是贯穿全文的脉络,作者借助心理时间的加工和拓展,弥补物理时间带给人生的摧残和损耗。作者所阐述的心理时间最大程度地将这些明白事物与不足带给更多的读者,同时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实现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与渴望。普鲁斯特将自己的生命拓展到了文字当中,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体验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在我们这些愿望的实现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明白性的事物。对往事的回忆成为作者深刻理解生命内涵的一种途径。这种对过去的人生历程的梳理同时也成为解读“当下”生命的一种方式。体验过去就是为了更好把握现在,更加深入地理解我们现在所过的生活的真谛。而只有理解了现在生命的内涵,才能真正说是文学与生命产生了融合,人们更加生动地感悟到了自己的生命的存在。

三、对内心经验的关照

《追忆似水年华》是作者的呕心沥血之作,独特的人生经历使普鲁斯特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人性之内,对内心经验的体会和品读是成就这部作品的最关键因素。作者在自己的众多小说作品中都体现了对内心经验的解读。众多小说的主人公都在向我们展示奇幻的心路历程,童年时母爱的温馨,伙伴们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流露于其他作品当中。这些对时光的追忆成为作者创作的主要特色之一,对内心经验的追寻是普鲁斯特能够更加独特地完成生命解读和体会的根本所在。那些在脑海里不断翻滚的往事成为作者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作者在此之前对于记忆和体验有一段深刻的解读,当我们第一次看见一些新鲜事物的时候或许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这些事物的了解和接触越来越多,记忆便开始变得麻木,心理体验也变得更加乏味,久而久之我们会对周围一些常人常事变得熟视无睹、麻木不仁[5]。这种对体验的理解虽然处在文学作品,但是它与心理学的定义更为接近,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科学研究的内容。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追忆似水年华》作者普鲁斯特对于内心经验的研究和思考已经到了非常专业、非常深刻的程度。他对内心的关照成为作品的一大特色。同时,这也是形成“追忆”的一个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因素,这对我们把握当下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时光一旦过去还会再出现吗?如果有再出现的一丝希望,那么它又最有可能出现在哪里呢?过去的时光难以被发现,她就像隐藏在黑暗里的物体,唯一能给这个环境提供光亮的就是回忆。时间和琐事就像尘埃将过去那些美好的东西一层层埋没,直到我们再也找不回来那些奇妙而又美好的感觉,寻找失去的时光就是要通过回忆剥去那些美好事物的掩盖物,使其在生命中重现,让人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全貌和更大的价值。回忆之光将我们带回原有的生命当中,并且站在过去审视现在,我们才得到了生命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钟丽茜.“非自主记忆”的诗学功用——从《追忆似水年华》看审美回忆[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聂时佳.《追忆似水年华》:形式创新及其两面性[J].外国文学评论,2012,(3).

[3]谢海燕.道法自然——论《追忆似水年华》写作特色[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4]杨宁.试论《追忆似水年华》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1).

[5]余岱宗.普鲁斯特小说的“叠印修辞”[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普鲁斯特
我是小说家吗
普鲁斯特遗作即将出版
吉恩·沃尔夫是科幻小说界的普鲁斯特
普鲁斯特和服务机器
跟鹰在一起,也就学会了飞翔
一千个普鲁斯特
肖邦
向对手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