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

2015-08-04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安康供电公司陕西安康725000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渭南供电公司陕西渭南71400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7期
关键词:网络化继电保护电网

胡 博 牛 聪(1.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安康供电公司,陕西 安康 725000;2.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渭南供电公司,陕西 渭南 714000)

浅谈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

胡 博 牛 聪
(1.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安康供电公司,陕西 安康 725000;2.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渭南供电公司,陕西 渭南 714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为适应大电网发展的需要,相继出现各种新能源发电,新能源的接入使电网结构日益复杂。我国电网现在向智能化电网一步步发展,从而保证对新能源的充分配置与利用。确保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便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中,继电保护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不断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素质和继电保护技术及其装置运行水平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进程及发展方向,了解继电保护的原理与技术,并深入探讨了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环境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电网发展进程

智能电网作为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已经由最初模糊的概念到了具体实施阶段,随着我国提出“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我国已经开始现代化、智能化变电站建设试点的研究,由于电力市场的深入改革,电网环境日益变化更新,智能电网将改变传统电力系统的形态,数字化变电技术、电子式互感器、广域测量技术、交直流灵活输电及控制技术将一步步实施,而这些技术都影响着继电保护对智能电网的作用,所以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与原理升级势在必行。

1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进程

我国的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是极不平衡的,资源丰富的西北部地区生产力比较落后,而生产力发达的东部地区资源却供不应求,我国的一次能源主要是以煤为主,通过建设智能建网,推动煤电、水电、核电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高效利用,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在20世纪末,我国就开始了智能电网的研究,提出了数字电力系统,研究了电力技术和微电网技术,实施了重大项目的开发和研究。

目前我国也明确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及含义,提出数字电子系统的概念。并且一直在研究最近国外智能电网发展的前提下同时提出我国的可行性研究方案。我国智能电网的概念为“坚强智能电网”,以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其他各级协调发展为基础,具有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等系列特征,其电力系统主要包含为:发电、输电、变电等装置。我国已经根据智能电网的具体特征与概念逐步计划实施,并统筹部署了各种试点工程,可见我国智能电网正处于一步步实施建设发展阶段。

2 继电保护

2.1 概念。继电保护技术与继电保护装置总称为继电保护。继电保护技术包括电力系统故障分析、配置、整定、运行与维护及调试等方面技术。继电保护装置是能体现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是否发生故障或者是否正常运行,并且发现故障或不运行便会短路跳闸和发出信息的一种自动装置。

2.2 作用。在高压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具有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比如电流增大、电压降低、阻抗和他们之前的相位角发生改变等现象时,继电保护会通过那些性能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立即切除,此作用免于故障元件继续遭到破坏,并且保证了无故障部分迅速的恢复到正常运行的状态。其次继电保护时刻反应着电气元件是否正常或正在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自动发出信号或跳闸。

2.3发展。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智能电网的提出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继电保护更需要不断创新。智能电网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同时,继电保护必须加快步伐。除具有继电保护的基本功外,还需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通信能力须强大,数据处理能力要求快速准确。我国正在全面建设智能电网,继电保护需要将其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全部运用,并向着微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通信一体化全面发展。

3 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环境中,继电保护的作用是首当其冲的,智能电网的供电方式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因为智能电网中通过传感器对发电、配电、供电、输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智能电网的各种特征也同时要求着继电保护装置技术方面的升级。

3.1 数字化。随着智能电网的改善及建设,智能化仪器及设备不断的推广,并且越来越偏向于数字化,主要体现在电子互感器与各种数字接口实现的测量手段的数字化,其次是光纤网络实现的信息传输数字化,电子互感器消除了传统的测量仪的测量误差,在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中,主要的工作重心就是利用数字化的传感器提升对继电的保护。

3.2 网络化。在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的同时,传统的继电保护操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的建立将会受到智能电网的影响促使继电保护系统网络化。网络化对继电的保护主要表现在信息的获取和发送,网络化给继电保护带来了安全,使得网络是实现了共享式,这样信息的获取与发送使电网运行实现高效化,把突变站的所有设备的信息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使得控制信号更加及时准确的传递于整个系统中。

3.3 自动整定技术。自动适应保护的思想在继电保护技术领域中已被广泛应用,传统的自适应保护只能根据被保护线路的运行情况对定值进行调整,不能利用全面信息实时准确的判断运行方式来调整定值。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把整个电力系统中的相关设备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对系统的分布保护,大大增大了继电保护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结语

智能电网的建设是电力系统的一次重要变革,是未来电网发展方向。在智能电网环境中,新一代的继电保护装置提高了装置的性能,为信息的传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智能电网推动了继电保护的发展,使继电保护向着网络化、信息化和通信一体化发展。继电保护的传统技术在智能电网坏境下有明显的不足,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善,但是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继电保护技术将适应电网需要逐步向智能化发展,跟进电网建设步伐,为智能电网建设与发展保驾护航。

[1]陈勇军,赵玉梅.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23). [2]范志宇.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的应用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2(18).

[3]唐昊.试论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技术[J].机电信息,2013(36).

TM77

A

猜你喜欢

网络化继电保护电网
穿越电网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措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几点探讨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