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犁纪事:收藏冬天

2015-08-03李志刚

新疆人文地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斗鸡伊犁冰块

李志刚

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草场、森林、野花、湖泊,这里是夏日江南;隆隆冬日,再来伊犁,这里有古老而神奇的文化,带您去认识一个不一样的伊犁,一起去看看那里的人与自然是怎样生生不息、和谐共处。

采冰伊犁河

天还没有亮,伊犁河的冰块已经被那些采冰人敲醒了。每年冬季入九后的寒冷天气对于伊犁河边以采冰为职业的维吾尔族人而言,正是采冰的最佳时机。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寒冬季节里人们将河床内冻结的天然冰块采回,放置冰窖储藏,等到夏季取出再使用,这种历史形成的民间传统自然冰储法催生了采冰这一职业。在伊犁,由于伊犁河水量充沛,冬季寒冷的天气使河床内极易结冰,加之伊犁炎热夏季农贸市场对农副产品保鲜储藏的需要,采冰储藏成为伊犁的一道独特风景。

冬季“入九”开始至“四九”之间是伊犁地区采冰的最佳时机。伊犁河湿地和支流因水源洁净、冰层厚、易运输等特点成为伊犁河谷最大的采冰场。这里出产的冰因晶莹剔透、厚实洁净、硬度高成为市场上最畅销的天然冰块。

在伊犁,维吾尔族采冰人成为采冰这一传统职业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制作容易、规格统一、运输方便的机制冰块大量使用,采自伊犁河的天然冰块市场逐渐出现萎缩。

另外,随着湿地的减少,伊犁河边适合采冰的场所越来越少。采冰人已经从伊宁市的托乎拉克乡沿河地段向伊宁县胡地亚圩孜乡阔木坦布村附近的伊犁河下游段湿地转移。由于这两年气候较为寒冷,采冰人在伊宁县胡地亚圩孜乡阔木坦布村附近的伊犁河下游段湿地开辟了3块较大的采冰场。他们以团队的形式出现,冰面除雪、机械切割、打捞、运输,大家各司其职,平均每块冰采冰费是1.6元,每天工作7个小时,收入100多块钱,一个月的采冰期收入大概3 000多块。负责运输冰块的伊宁县胡地亚圩孜乡农民奴尔江说,每块冰运到储冰人家运费是1.4元,每次运输200块冰可以收入将近300块钱。对于冬闲的他来说,拉冰是一个不错的生意。

采冰人说,伊犁河天然冰块主要用于农贸市场蔬菜、牛羊肉、鱼等食品保鲜剂和维吾尔、回、乌兹别克等传统民族冷饮制冷辅剂。另外,医院和民政部门也是天然冰块的用户之一。作为储冰户,他们的储冰池大概深6米、长6米、宽5米,可以储藏4 500块左右冰块。

“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伊犁寒冬零下二三十度反复持久长冻,伊犁河的天然冰比冷库的机制冰制冷性要强得多。夏季,同样大小的冰块,伊犁河天然冰比机制冰融化的要慢许多。”很多藏冰人认为与冷库的制冰机生产的人造冰不同,从伊犁河采回的每一块冰都有着阳光的味道。但是随着伊犁河谷冬季气温逐年升高和湿地不断减少,伊犁河沿岸合适的采冰场越来越少,加之机制冰和保鲜库的大量出现,采冰这个行业就像夏天的冰块一样正在慢慢地融化消失。

雪域驯鹰

65岁的叶尔波松是伊宁县阿乌利亚乡上库鲁斯台村第四代驯鹰人。这个坐落在天山西北部支脉科古琴山脚下的小村庄聚居着100多户哈萨克族牧民。

叶尔波松居住的村庄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疆地图上汉语名称叫新路公社驯鹰大队,从这个村名便可以得知这个村的主业。“家家户户都养鹰,男人个个都会驯鹰,能够驯出鹰王的人是全村最有威望的人。”回忆驯鹰最辉煌的往事时叶尔波松一脸的兴奋。

从15岁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驯鹰算起,今年是叶尔波松从事驯鹰的第50个年头。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叶尔波松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鹰房去看他的孩子——鹰。当宽大的手掌停留在温暖光滑整齐的鹰羽上,他的心才算踏实。随后,他会蹲在院子里眯着眼睛看着东方的天边第一缕晨光抹在脸上。有了晨光的温暖,他的鹰便可以在这个自由的天地舒展了。手上戴上特制的皮手套,给鹰戴上自己亲手缝制的眼罩,鹰会凭着主人的气息跳到叶尔波松的手腕上。每天为了等待这一缕晨光的到来,这只叫“阿克衣额合”的老鹰和他的主人一样等待了整整一宿。

在“阿克衣额合”没有到来之前,因为政府封山禁猎叶尔波松于2000年放飞了自己驯养了20年的一只鹰王。为传承哈萨克族驯鹰狩猎文化,2005年经过政府特批叶尔波松以网捕的方式在科古琴山的一处山崖得到了这只鹰。叶尔波松解释,他驯养的这只老鹰因为颈上有一圈非常罕见的白色羽毛因此取名为Ahyeh,哈萨克语“长着白色羽毛的鹰王”。

在叶尔波松的眼里,驯鹰是勇敢人的游戏。不但需要驯鹰人有非常棒的身体(特别是臂力、腕力,因为手臂要承载重达十余公斤的老鹰重量),还要有特别勇敢的精神。因为驯鹰人为保护老鹰不被它所擒获的狼、狐狸、獾等咬伤,他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猎物旁与鹰一起将猎物制伏。叶尔波松自豪地告诉我,他头顶上戴的这顶泛着金黄色温暖光芒的帽子,就是用“阿克衣额合”亲自抓的狐狸皮制的。由于自己特别迷恋鹰,从15岁开始叶尔波松便一直与鹰为伴。为了捕鹰、驯鹰,他跟着爷爷和父亲几乎走遍了伊犁河谷每一道有鹰出没的峰崖。叶尔波松说,爷爷驯养的一只鹰王曾经活了40年,这只鹰成为村里活得年龄最长的鹰。

绳子、手套和眼罩是驯鹰人的三大法宝。拴在鹰脚上的绳子是方便猎人骑马时掌控鹰,手套是防止托举鹰时被鹰尖利的爪子抓伤,眼罩是主人向鹰发出停止攻击的信号牌,再凶猛的鹰只要主人给它戴上了眼罩,它便会立刻停止对爪下动物的攻击。为了保持鹰的野性和斗志,保证鹰在捕猎的时候拼尽全力追捕猎物,驯鹰人一般都不会将鹰喂饱。通常情况下,夏天每天晚上喂一次,冬天两天喂一次。为了使鹰能够完整的交出爪下的战利品,驯鹰人会很快取下被捕猎物的皮毛将肉奖赏给鹰吃。为了使鹰具有开阔的视野,也便于驯鹰人及时掌控局面,驯鹰人会骑着马顺着山梁寻找猎物。当他们发现了猎物后会将鹰抛向空中,视力极佳的鹰对准猎物会比箭射得都快,因为鹰有着可以将狼眼啄瞎的带钩尖嘴,可以将狐狸皮撕开的利爪,可以将野兔拍昏迷的翅膀,雄鹰这些天生捕猎的利器足以让那些平时看似凶悍的动物闻鹰丧胆。

“因为国家法律禁止狩猎,我们现在养鹰更多的是娱乐。你们现在看到的驯鹰大多是在一些重大的节庆活动中的表演行为。现在驯鹰的越来越少。”叶尔波松忧虑地说。“叶尔波松在哈萨克语里是坚强勇敢的男子汉,如果有一天我不能向大家展示驯鹰的技艺,我还能叫叶尔波松吗?”看着和自己两个孩子蹲在一起的老鹰“阿克衣额合”,叶尔波松陷入了沉思。endprint

斗鸡

漳州斗鸡、中原斗鸡、吐鲁番斗鸡与西双版纳斗鸡并称为“中国四大斗鸡”。

斗鸡是新疆维吾尔族古老的民间游戏。随着斗鸡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看一场斗鸡往往和看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一样让人惬意。新疆的南部、伊犁一带和吐鲁番等地,每到冬季,在小巷深处都有民间自办的斗鸡“比赛”。据说,吐鲁番和鄯善是新疆出斗鸡的地方。这里有一种鸡叫大骨鸡,它头似蛇头,鸡冠极小,嘴如鹰嘴,锋利而粗大,骨骼精壮,胸部宽厚有力,身高可达六七十厘米,平均体重在4公斤以上。这种鸡天性好斗,而且还可以看家、啄生人。

据养斗鸡者介绍,训练斗鸡如同训练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每日黎明,开始“撵”鸡,鸡在前面人在后,速度由慢到快,时间由短到长。10点左右,再放鸡在广阔的场地上“散步”。12点左右喂食,饱食后入罩休息。到下午三四点钟再进行第二次“散步”,一小时后让鸡作跳罩、蹾腿等各种姿势,半小时后休息。到晚上天黑前,再加餐“补食”。这样的训练可使斗鸡筋骨强壮、两腿有力、动作敏捷,以利于打斗。

斗鸡很少有和局,它们只要一息尚存,哪怕血流如注,双眼皆瞎,也要奋战至死,绝不认输。一块空地,甭管面积有多大,只要能够容纳两只鸡战斗就行。

鸡场就是战场。

在斗鸡场上,斗鸡的位置就是观众目光集中的焦点。没有华丽的羽毛、没有健硕的胸膛,甚至没有锋利的喙,但它们有一颗战斗的心。它们像古罗马角斗士一样,在角斗场上,用钢筋一样结实的利爪,撑好身体的重心,找准战斗的最佳支点,高昂着头颅,左右环顾,将两只已经没有多少羽毛、露出猩红血肉的翅膀乍起。

它们出击的速度比全世界最优秀的散打选手都要快,它们为了击倒对方腾空一跃的高度所带来的致命伤害超过世界上最优秀的重量级拳击手给对方带来的威胁。

和人类的任何一场拳击、散打、摔跤等正规赛事一样,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的中场休息时,它们也能享受到喝水、按摩等优质而细心的服务。它们战斗的精神状态决定了关注它们的人的精神状态,它们给对方带来的杀伤力影响着观众吃瓜子的速度,腾空一跃时绝对没有嗑瓜子的声音,双方对视寻找彼此的突破口时,一定会响起嗑瓜子声一片。

动物在战斗中所表现出的心理耐力、体力与承受力远远超过进入战斗状态中的人。这场鸡与鸡之间的战斗持续了整整3个小时,最后以其中一只斗鸡的倒地而结束。endprint

猜你喜欢

斗鸡伊犁冰块
冰块为什么会粘到手上?
伊犁放歌
冰块里的鱼
呆若木鸡
钓奇特的“鱼”
伊犁将军长庚
打伞的人
NO.9 斗鸡
斗鸡
塑料和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