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零售企业电子商务配送模式选择及分析

2015-08-02黄利荣

物流技术 2015年19期
关键词:物流配送零售权重

黄利荣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137)

我国零售企业电子商务配送模式选择及分析

黄利荣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137)

主要从零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角度出发,根据零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特点,对我国当前的零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进行分析,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我国零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

零售物流;电子商务;配送模式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传统的零售企业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零售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从我国来看,目前零售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电子商务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2004-2007年我国零售电子商务市场营业额复合增长率达到了93.4%,仅2007年我国零售电子商务市场营业额就高达561亿元[2]。另一方面,我国零售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如传统体制的影响、电子商务网络安全问题的制约、传统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落后等,其中传统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落后,不满足现代电子商务的要求是最为关键的制约因素。商品的网上交易行为是无形的,但支持这种商品网上商务活动的最根本因素是物流配送,物流配送将直接影响到网上交易活动能否顺利实现,因此零售电子商务要想充分发挥其优势,必须要有高效、合理的物流配送体系作为支撑。在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从其总体水平和运作效率上来看,不足以支持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需在实践操作中注意发展现代物流模式和配送体系,其中,零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2 零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概述

2.1 零售电子商务含义

零售是一种商业活动,主要通过向顾客销售个人及家庭所需的产品和服务来实现价值的增值,如超市销售商品、外卖食物等。有些零售活动是在商店中进行的商业行为,有些则是通过其他手段如互联网进行的,即零售电子商务。从交易对象角度考虑,电子商务可分为B2B、B2C、C2C三种类型。简单来说,零售电子商务就是利用互联网手段完成零售行为的过程。

2.2 零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及配送模式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主要是根据电子商务活动的特点,按照客户订货要求,为电子商务的客户提供服务的一种物流方式。高效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能够提高流通企业的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同时,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也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之一。在零售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最少的成本、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商品等。

目前,在物流配送领域常见的物流配送模式主要包括:

(1)自营性物流配送—自营物流配送模式即由企业自己负责筹建以及组织有关的物流配送环节,完成对企业内外货物的配送。这种模式能够使企业实现对供应链的完全控制,使供应链保持更好的协调与稳定,而且容易启动,配送速度较快,能够提升物流系统企业服务顾客的专用性。

(2)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即外包模式,双方以签订合同的方式,一方将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动在一定期限内委托专业物流企业完成的模式。第三方物流作为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本身没有商品,主要是通过合同提供物流服务。

(3)物流联盟配送模式—物流联盟模式是介于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之间的物流组合模式,相对于前两种模式,物流联盟模式风险更低且易于操作。所谓的物流联盟,就是指物流配送企业之间或物流信息需求企业之间,出于提高配送效率、实现配送合理化的目的,组建的一种在配送功能上能够互补的联合体,参与各方通过契约的方式开展联合配送服务。

3 我国零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现状及其重要性

3.1 我国零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普及,人们对于零售电子商务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网上零售成为网络经济的热点,我国零售电子商务市场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从2004年开始,我国零售电子商务市场正在以迅猛的势头稳步发展,在2008年上半年,我国的网上购物交易额为531.5亿元,到2012年,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额已经突破8万亿元[3]。虽然我国零售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相应的物流配送服务却不尽如人意,如配送过程中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配送成本居高不下、供应能力不足等,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着管理水平低、资金条件限制等影响零售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3.2 零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重要性分析

零售电子商务虽然在我国已有一段时间的发展,人们对其也有了一定认识,但仍然属于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有着很强的发展潜力,但作为其重要支撑的物流配送,却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引发顾客的不满,因此如何提高零售电子商务领域的物流配送效率,实现配送合理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降低零售电子商务的配送成本,是我国加快发展零售电子商务的关键和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当前发展电子商务的最大挑战。

4 我国零售电子商务配送模式选择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综上所述,影响我国零售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为物流配送,而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是物流配送的核心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进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选择决策时,除了传统的自营配送模式外,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和联盟物流配送模式也是可供选择的先进物流配送模式。

4.1 配送模式定性比较分析

鉴于不同的物流配送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在进行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时,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具体模式特点进行决策。不同模式优缺点比较见表1。

表1 物流配送模式比较分析

不同情况下,零售电子商务企业所选择的配送模式会有所区别,如企业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则会对配送业务拥有较大的控制权,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但会带来高昂的前期成本支出和管理费用的上升;如果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企业能够集中有限资源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柔性能力和降低物流费用,但容易受制于人;物流联盟模式相对风险较小,但存在物流伙伴选择的问题,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确定较困难。

4.2 配送模式定量选择分析

信息的不确定程度通常用概率论中的熵进行度量,用以反映其信息数据分散的程度。假定若干方案和属性,能够借助熵权法确定不同属性的客观权值。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多目标评价决策方法,本文借助该方法对零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选择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并引入TOPSIS理论解决配送模式的多目标选择问题,为零售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1)决策属性值。一般情况下,配送能力、成本、服务等是零售电子商务企业选择物流配送模式过程中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各因素之间具有相互独立性和完整性。其中,配送能力与企业的资金规模以及设备先进水平、信息技术能力等因素有关,是影响配送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配送成本为负指标,在应用过程中应进行相应的换算处理;物流配送服务水平能够反映配送模式和企业战略间的匹配程度,具体由可靠性、柔性、顾客满意度等组成。针对上述三个方面,可构建如图1所示的配送模式决策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不同属性值之间存在着量纲不同的问题,在应用这些属性值时,首先要进行规范化处理,假定进行处理后的值为yij,其计算公式为式(1)。

图1 物流配送模式决策评价指标体系

此外,由于成本为负指标,需对其进行相应处理:

经上述处理后,可得决策矩阵M。其中矩阵行代表方案,列代表属性。

(2)权重确定。不同企业对不同的属性偏向有所区别,在进行方案评价时,需要以权重对其进行区分。目前确定权重的方法包括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在此主要考虑客观赋权法中的熵权法和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利用优势互补来提高权值客观性和实用性。

①熵权法。熵权法主要是根据指标值所含信息量来确定权重,指标值所含信息量越大,那么其不确定性越小,熵值越小。为了计算熵值,首先需对收集到的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得到规范化后的矩阵M,则熵值ej为:

其中n为方案数,k=1/lnn。属性内在分歧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dj表示属性和属性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其值越大,则该属性权值越大,属性权值为:

可得属性权值集合ω=(ω1,ω2,...,ωm)T。

②层次分析法。在多目标的层次结构下,可经过计算确定不同属性相对重要程度,首先构造指标判断矩阵见表2。

其中,aij表示Ai对Aj的重要性程度相对值,可根据特性向量法确定权重:

表2 判断矩阵元素列表

其中,λmax为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ω为分配权重向量。

(3)综合法确定权重向量。综合上述两种方法对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则权重向量综合法下物流配送模式评价指标的对应综合权重λj为:

5 应用实例

假定某网络超市主营图书、服装及化妆品等日用品。该网络中心原有配送系统因不适应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企业将物流配送战略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计划中,并将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作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配送模式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假定该企业在选择物流配送模式过程中,主要针对配送能力、配送成本、配送服务三个方面对上述三种物流配送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目标层、准则层和决策层,具体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

(2)评价标度确定。针对网络超市具体情况,采用1-9标度法对各项数据进行打分,具体含义见表3。

表3 1-9标度法及各级标度含义

(3)利用准则层两两准则对比构造对总目标A的判断矩阵见表4。利用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表4 判断矩阵

借助方根法求解,其中:

0.362 460 12,将向量α=(α1,α2,α3)T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到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4)特征向量确定。对于准则B1-B3,其判断矩阵及特征向量和特征值求解结果见表5-表7。

表5 准则层B1判断矩阵

W1=(0.600 000 0,0.200 000 0,0.200 000 0)T,=3,C.R.=0<0.1。

表6 准则B2判断矩阵

W2=(0.593 633 7,0.157 055 8,0.249 310 5)T,=3.082 4,C.R.=0.085 2<0.1。

表7 准则B3判断矩阵

W3=(0.443 429 1,0.169 199 9,0.387 371 0)T,λ=3.090 3,C.R.=0.086 854<0.1。

对于方案层的三个可选方案,其对准则层的优先权重向量矩阵为:

(5)权重属性确定。可利用上述熵权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ωj进行计算,每个属性的熵值ej和内在分歧度dj、属性权值ωj根据式(4)-式(6)计算结果见表8。

表8 属性熵值、内在分析度以及属性权值计算表

(6)借助层次分析法,可计算得出各评价指标主观权重

(7)各指标综合权重值λj可通过权重向量综合法计算得到,见表9。

表9 各项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值

由表9可知,综合权重值C1>C2>C3,在三个备选配送模式中,自营物流配送模式为最佳方案。

6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物流配送环节已经成为了制约零售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对零售电子商务企业如何选择物流模式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论文对我国零售电子商务背后的支撑环节即实物配送问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有的三种物流模式,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比较了其优劣并进行了评价。

[1]黄福华,吴可夫.物流绩效管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曾剑.现代物流学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刘磁生.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商品物流配送现代化步伐—日本、韩国物流配送特点研究及其启示[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37-39.

[4]张勇.基于逆向物流的冀东经济区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33(6):101-103.

[5]朱旭.供应链管理与物流配送运作初探[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1, 19(5):13-14.

[6]崔介何.发展我国物流配送的再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3,(6):13-16.

[7]林自葵,张军,等.客户关系管理在物流企业的应用[J].中国物资流通, 2001,(21):33-35.

Selection and Analysis of E-commerce Distribution Mode for Retail Enterprises in China

Huang Lirong
(Foshan Polytechnic,Foshan 528137,China)

In this paper,starting from the angle of the selec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mode of the retail e-businesses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mmerc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practice in China,we analyzed the currently common retail e-commerce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mode in China and then studi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the selection of the e-commerce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mode by the Chinese retail enterprises.

retail logistics;e-commerce;distribution mode

F724.2;F724.6

A

1005-152X(2015)10-0149-04

2014-08-2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电子商务客户行为预测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9452902001004060)

黄利荣(1976-),女,广东河源人,硕士,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

10.3969/j.issn.1005-152X.2015.10.041

猜你喜欢

物流配送零售权重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权重常思“浮名轻”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聚好”电商 赋能新零售
今年春节新兴消费亮点纷呈——2018年新零售走向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万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