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24h连续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5-07-31杨冬梅

当代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内科例数重症

杨冬梅

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24h连续护理的效果分析

杨冬梅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24h连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重症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2组(n=25)。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24h连续强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 2组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及辅助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包括心理、环境、药物等全方位的24h连续护理,并实施应急护理预防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重症患者;呼吸内科;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一般病程较长,且病情不稳定,容易反复发作,短时间内容易恶化,甚至导致生命危险的系统性疾病[1],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晚期多会出现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病情在短时间内恶化,甚至呼吸衰竭而死[2-3]。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4]很大程度上影响内科重症患者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重症患者5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吉林省人民医院干五科收治的呼吸疾病重症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2组(n=25)。其中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4.8±3.1)岁,病因:COPD伴呼吸衰竭7例,ARDS8例,重症肺炎6例,其他4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3.5±2.9)岁,病因:COPD伴呼吸衰竭9例,ARDS7例,重症肺炎5例,其他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24h连续强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后,病情的恢复情况以及一些辅助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安全隐患的护理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活动后常常会出现气促、胸闷的症状,生活中很容易因为一时的不慎而引发意外的发生[5],故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24h的观察和监测,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脉搏的频率、节律,呼吸、血压与痰的颜色、性质变化,发现患者的情绪发生变化,睡眠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变化,要引起重视,及时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及时向主观医师进行汇报。

1.2.2 心理护理 因患者对所患疾病了解少,易引起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先干预患者的心理活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疾病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向其讲解治疗方法,预后等等知识,让患者对此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怎么去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使病情恢复更快,排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主动接触患者,并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2.3 呼吸道护理 吸痰处理能保证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被清理干净,呼吸道畅通,在吸痰时要注意导管的无菌,防止感染等情况出现。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给患者漱口消毒。预防口腔并发症的产生。而对于多痰的患者,必要时辅助以止咳化痰等措施,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的排出。

1.2.4 急性发作的护理 每例患者的床边准备好急救药、除颤器与起搏器以有效配合抢救,当患者出现喘息、发绀急性发作的症状时,可采用解痉平喘药物进行对症处理。同时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式,重点指导老年患者有规律的放松呼吸,配合治疗[6]。特别注意如肺栓塞并发症意外发生。

1.2.5 药物护理 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之中,须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量,控制血药浓度,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会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是导致死亡,所以要严格在用药前注意观察这些事项,防止发生意外。

1.3 疗效评价标准[7](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辅助检查结果恢复正常;(2)显效:临床症状出现好转或消失,辅助检查结果大致正常;(3)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好转,辅助检查结果大致正常;(4)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发生变化,辅助检查结果仍不正常。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比较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连续24h强化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有明显改善,总体治疗有效率92.0%,与对照组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情况比较(n)

2.2 患者护理后pH值、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比较观察组进行强化24h护理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观察组患者pH值明显改善,PaO2明显升高升高,呼吸频率、心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经过1个月连续实施连续24h强化护理后,患者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精神面貌良好。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也逐渐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开始逐渐重视护理的重要性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为仅仅采用医学知识对患者进行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药物和手术无法消除患者因疾病造成的心理创伤,所以还需要通过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来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护理干预治疗模式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发展并逐渐得到重视,它由护士实施,旨在对患者进行系统管理和健康教育,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疾病转归和预后。

表2 2组患者护理后pH值、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比较(x±s)

临床上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十分高,重症患者积极的护理措施配合以安全有效的治疗,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意义。每位护理人员只有全面了解了每位患者的病情,掌握疾病的特点,密切观察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特殊护理,才能及时抢救患者。同时加强对护理的认识,积极学习一些急救的策略及预防措施,提高救治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8]。

通过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采取24h连续化护理后,患者的生命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明显提高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24h连续强化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胡其秀.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6):39-40,46.

[2] 何春梅.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注意事项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765-766.

[3] 孔彬,冯琼.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334-335.

[4] 刘晓青,戴建平.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3,3(19):262-263.

[5] 姜慧芬,郑云仙.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67-68.

[6] 郑淑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护理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56-57.

[7] 赵波,刘红梅.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71-73.

[8] 郑淑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护理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56-5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0.083

吉林 130021 吉林省人民医院干五科(杨冬梅)

猜你喜欢

内科例数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