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2015-07-31

当代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知晓率内科分级

魏 霞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魏 霞

目的 在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10月,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现河卫生院共收治内科住院患者2000例,将此20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7月~2009年8月本院收治的内科住院患者28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取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跌倒人数和2组患者对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2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5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跌倒情况比较,对照组有14例发生跌倒占总人数的0.49%,观察组无人发生跌倒,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跌倒知识知晓率比较,对照组跌倒因素知晓率为65.23%,防御措施知晓率为59.44%。观察组跌倒因素知晓率为97.60%,防御措施知晓率为96.2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护理实践,对于内科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有效降低了内科患者跌倒危险的发生,大大提高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内科住院患者的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

内科;跌倒风险;分级护理

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跌倒1次或1次以上者占到30%,且年龄越大跌倒概率越大。内科住院患者的常见安全问题之一是跌倒,原因是由于内科住院患者多为老年人、病情多危重,因此一旦跌倒就会导致严重后果[1]。因此,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现河卫生院有针对性的对内科住院患者开展了一系列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护士临床护理行为,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防跌倒知识的掌握,减少了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次数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9月~2013年10月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现河卫生院共收治内科住院患者2000例,将此

20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2年8月,本科室收治的内科住院患者28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

2000例患者中,男830例,女1170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5.8±16.5)岁;其中高血压患者850例,冠心病患者460例,心律失常患者290例,慢性心率衰竭患者150例,风湿性心脏患者

60例,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患者30例,糖尿病患者160例。对照组2850例患者中,男1220例,女1630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7.8±17.0)岁;其中高血压患者850例,冠心病患者720例,心律失常患者370例,慢性心率衰竭患者340例,风湿性心脏患者260例,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患者170例,糖尿病患者140例。2组患者在入院时均无跌倒相关症状。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程度等基本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取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患者跌倒风险评估 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对内科患者进行入院跌倒风险评估,从疾病因素、生理因素和药物因素等方面评估是否存在跌倒风险。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内科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见表1),分为低、中、高、极高4个风险级别。分级标准:0~5分为低度风险;6~10分为中度风险;11~15分为高度风险;15分以上为极高风险。通过将风险分级可以预见性的对患者的跌倒风险做出判断,对跌倒风险进行分级,并对可能发生跌倒的患者进行重点观察,加强护理监护[2]。

表1 内科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

1.2.2 安全防护的护理 安全处理和防护对于防止内科患者跌倒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责任护士要仔细认真检查患者入院时自带的拖鞋是否为防滑鞋、患者出行前鞋带是否系好,患者在病房行走或者出入病房时是否使用床栏,患者是否使用身体约束带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服药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指导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患者,在服药后要卧床休息,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下床走动,如果需要起床时,需要责任护士或家属陪伴,以避免跌倒。

1.2.3 安全意识的教育 根据内科住院患者的特点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全意识的健康教育,总结常见的导致患者跌倒的风险因素,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跌倒的风险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属如何做好防护,避免跌倒发生,努力防止意外出现。告知患者及家属,有效地预防跌倒的发生,需要在护士、患者及家属三方努力下才能完成,因此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要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如何防御药物因素可能导致的跌倒危险。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跌倒次数和防跌倒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由护士在患者出院前1天进行发放,并收回,本组研究问卷收回率为100%。防跌倒知识知晓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由护士在患者出院前1天发放,并收回,本组研究问卷收回有效率为

100%。问卷内容涉及危险因素和防御措施两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82.53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0,P<0.05)。

2.2 2组患者跌倒人数比较 对照组有14例发生跌倒,占总人数的0.49%,观察组无人发生跌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6,P<0.05)。

2.3 2组患者防跌倒知识知晓率比较 观察组跌倒因素知晓率和防御措施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防跌倒知识知晓率比较 [n(%)]

3 讨论

内科住院的患者由于普遍年龄偏大、疾病因素以及药物因素容易导致患者发生跌倒危险[3-4]。这个不仅给患者带来生命以及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也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隐患[5-6]。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内科患者跌倒的重视和风险因素的认识,从患者一入院开始做好预防跌倒的防御措施,防止内科患者跌倒意外的发生,保护好患者的安全[7]。

本院对2000例内科患者实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将内科易跌倒患者分为低、中、高、极高4个风险级别,分别施行不同等级的防跌倒护理,使护理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又为患者提供了满意的服务。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4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没有1例患者发生跌倒,而对照组有14例发生跌倒。这就提示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明显减少,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相应提高。同时通过加强知识宣教,使患者和家属对防跌倒知识了解得更为彻底,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本组研究中,观察组跌倒因素知晓率和防御措施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也证实了实施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重要性[8]。

护理人员通过对内科患者一入院就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进行分级,对于风险级别高的患者更要加强护理和监护,根据内科患者的特点总结患者产生跌倒因素,做好安全防护措施[9]。做好内科入院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安全意识的教育。通过这些护理措施可以避免跌倒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和家属对于防跌倒的安全意识的知晓率。

[1] 徐素佳.跌倒危险度分级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5):95-96.

[2] 鲍婧.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58-1959.

[3] 汪春华.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5):33-34.

[4] 屈红,王青丽,董军华.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105-106.

[5] 孙小燕.护理程序在预防老年住院病人跌倒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4):891-892.

[6] 陈立英,付春华,李丹丹.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跌倒风险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68-69.

[7] 谢金梅.老年糖尿病患者对预防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调查分析[J].广州医药,2011,42(1):67-68.

[8] 谢运娣.护理程序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6):724-725.

[9] 何华英,尹世玉,刘青青.流程管理在预防老年住院病人跌倒中应用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1,9(1):197-19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0.078

山东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现河卫生院 (魏霞)

猜你喜欢

知晓率内科分级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