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5-07-31谭启德

当代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负压骨科复发率

谭启德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谭启德

目的 探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和感染复发率分别为100.0%、1.7%,而对照组的创面愈合55例(91.7%),对照组患者感染复发4例(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住院时间方面,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4.4±6.2)d,费用为(7128.4±363.1)元,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3±5.1),住院花费为(5683.7±313.5)元;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感染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花费低,更具有经济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降低感染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骨科疾病;治疗效果

骨科疾病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诱发该类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患者发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使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甚至导致残疾[1],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骨科疾病方法多样,治疗效果也不相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西医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治疗法,它是通过PVA泡沫包裹,然后运用透性粘贴将引流区封闭,从而形成一个负压封闭引流装置[2]。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2012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骨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1~75岁,平均(47.2±0.9)岁,病程1~7个月,平均(4.4±3.2)个月,其中15例为股骨骨髓炎,20例为创面感染,10例为胫骨骨髓炎,10例为踝关节溃疡,5例为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38~79岁,平均(48.9±1.5)岁,病程1.4~6个月,平均(3.6±2.5)个月,其中18例为股骨骨髓炎,22例为创面感染,11例为胫骨骨髓炎,5例为踝关节溃疡,4例为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其中包括药敏试验、尿常规、病原学检查以及血常规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止痛等对症治疗。而观察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手术前,运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彻底清除碎骨、坏死组织以及创面异物,并对术区皮肤进行反复消毒和冲洗,以患者实际骨折情况为基本依据,确定固定材料,根据患者的创面大小,对材料进行裁剪,确保可全部覆盖创面,并让泡沫与创面完全接触,使创面得到更好的修复。然后将内置多侧孔硅胶引流管末端从皮下开孔处导出,经三通接头与普通输液管相连接,并运用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清洗,引流管继续保持负压吸引状态[3],此时,对负压引流管进行密切关注,确保其通畅性,一旦发现堵塞,应该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7~10d后,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将负压封闭引流及VSD材料去除。同时对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适当给予修剪,对于未感染、肉芽组织新鲜、无骨外露以及创面清洁的患者,可对创面进行修复或行游离植皮。对于创面感染、肉芽组织生长较差以及创面不清洁的患者,需要再次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对创面药物进行更换时,一定要坚持无菌原则,并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抗感染和止痛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对2组患者的引流管更换次数、创面愈合情况、感染复发率、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等进行密切的观察,并认真做好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创面愈合及感染复发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观察时间为25~30d,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为100%,感染复发率为1.7%,而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为91.7%,感染复发率为6.7%,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更换次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骨科疾病患者创面愈合及感染复发情况比较

2.2 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医疗费用(元)对照组 6 0 2 4 . 4 ± 6 . 2 7 1 2 8 . 4 ± 3 6 3 . 1观察组 6 0 1 8 . 3 ± 5 . 1 5 6 8 3 . 7 ± 3 1 3 . 5 t值 0 . 8 9 8 6 1 . 2 7 2 5 P值 <0 . 0 5 <0 . 0 5

3 讨论

骨科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和多发的一类疾病。近年来,我国骨科疾病患者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骨科疾病的方法有更换敷料、外科治疗以及局部清创等[4],治疗效果也各有千秋。与常规负压引流技术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具有诸多的优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将PVA泡沫作为主要材料,在引流的过程中,可确保其通畅性,并且引流后,治疗效果也比较显著。所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主要指的是应用装有引流管的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聚乙烯酒精水对软组织缺损皮肤及创面进行填充或者覆盖,并采用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构成密闭空间,从而实现引流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5]。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高分子泡沫材料作为创面与负压引流管之间的主要中介,在引流管的作用下,高负压直接传递到医用泡沫材料上,并在医用泡沫表面均匀分布,由于泡沫材料的可塑性较强,引流区的每1个部位都有负压分布,从而形成整体、全面的引流[6]。

临床研究表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具有换药次数少、愈合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以及感染概率小等优点,在各种急慢性创口的处理中被得到广泛运用[7]。但是有研究报道[8],不正确的引流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诱发诸多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临床上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疾病时,医务人员要对引流适应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尽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一般认为该技术适用于急慢性骨髓炎、溃疡、软组织损伤、化脓性感染、软组织挫伤、开放性骨折、褥疮以及术后切口感染等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高、感染复发率低,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降低感染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和运用价值。

[1] 滕家松.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12(5):106-107.

[2] 岳恒.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9(11):111-112.

[3] 尹拥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5(9):169-170.

[4] 刘翔飞.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7(7):2195-2196.

[5] 李寿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折术后感染中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6] 孙建,尚兰花.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11(4):893.

[7] 罗占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2):131.

[8] 覃家永,陆耀宇,甘龙飞,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28(5):3697-369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0.053

湖南 412000 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谭启德)

猜你喜欢

负压骨科复发率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