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2015-07-30刘春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6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脏病

刘春艳

【摘要】心脏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很多心脏病患者往往本身不能对病情予以高度的重视,认为住院治疗是耽误事情或者小题大做,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和正常人一样的工作学习中而不自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掌握了解心脏病患者与健康人的区别,合理安排心脏病患者的日常生活,配合医生计划,尽力减少突发状况的发生。

【关键词】心脏病;心理护理;配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现代生活压力大,节奏加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贵病的人数不断扩大,也让心脏病的发病率和人数有了上升,有句话“人吃五谷杂粮,岂能不生病”,但是还有句“治病三分需治疗,七分在于养”,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养更是不能小觑,可是很多患者身处险境而不自知,这就需要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人员了解心脏病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方法[1-2],掌握护理常识。

1 采取最佳救治办法

心脏病患者一般与很多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护理心脏病患者的时候,必须要对症下药。注意最佳护理办法,比如脑出血患者就是由于高血压、粥样动脉硬化引起的,因为患者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直接导致了病情转化,带来生命危险。其治疗可采取脱水治疗,例如用甘露醇,150滴/min以上,还可以用甘油果糖与速尿合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要在其发病后的24~48 h避免搬动,床头要提高15°~30°。减轻脑水肿。

心肌炎患者的治疗应该观察心率、心律、血压情况,作好记录,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要给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电情况,对重症心肌炎可以观察有没有静脉怒张,肺部啰音、肝肿大等心力衰竭症状。发现心动过缓者要用阿托品,协助医生做好心脏起搏器准备的。还要按医生的叮嘱给服用改善心肌营养剂代谢药物。出院后家属也要护理时候注意给患者补充营养、按时服药。发现脉搏异常注意及时就诊。

2 合理安排日常饮食起居,保障患者健康

2.1 心脏病患者的衣着要求

首先,要穿能够御寒保暖的衣服,因为寒冬腊月,空气气温骤变,温差较大,心脏病患者的病情也跟着变化颇大,和穿的少受凉导致的支气管呼吸道感染有着极大关系。不过,也不是就要走极端穿的太多,穿太多会爱出汗,出汗被冷风一侵蚀也会受凉感冒,影响病情发作。其次,心脏患者不能穿着太紧的衣服,特别是上衣内衣要是把胸部裹的紧紧的就会影响到心脏的扩张与跳动,影响了气体交换,加重氧气,导致患者呼吸困难。

2.2 心脏病患者的饮食要求

心脏病患者的饮食主要以低盐为主,尤其那些下肢浮肿、心脏功能不好的患者更不能多吃盐,这样就要求护理者将食物做的多样化,色香俱全,让患者的食欲得到刺激,还要考虑给心脏病患者增加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比较好消化的食物,要是有条件,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规律。这样就既可以保证患者的饮食营养平衡,又对健康有利。

2.3 心脏病患者的住宿要求

心脏病患者不能居住在潮湿、阴暗的地方,不要睡软床,要居住在通风好、空气清新的干净的屋子里,最好是有单独居住的卧室,这样能更好的休息,让心脏得到好的休养,为了有利于健康,希望睡在硬板床上,因为心脏病患者有一些并发症,所以对住宿要求要格外重视。尤其是风湿性心脏患者千万别睡在潮湿的房间。

3 注重对心脏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医患配合

3.1 充满信心,配合治疗

心脏病患者的心理都很脆弱,因此患者家属要劝慰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督促患者按时吃药,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尤其是吃洋地黄这样的强心药,一定得遵医嘱,不能随便增加减少药量,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乏力、心悸、早搏等症状时要马上就医,最及时的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3.2 注意保暖、增强体质

心脏病患者很容易呼吸道感染,严重了还会得风湿性心肌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因此对心脏病患者的照顾护理要分外细致,做好防湿防寒的准备工作,适当的安排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有抵抗感冒类病菌的能力。运动不要剧烈,要劳逸结合的,避免因劳累诱发心力衰竭,感觉到累了要好好休息。

3.3 因人而异、合理治疗

很多年轻的女性患有心脏病而不自知,甚至知道自己有心脏病也不当回事,这个时候作为护理应该循循善诱的告诉她,不要太早怀孕,为了孩子健康和自己的生命安全,要配合医生把病治好了在考虑怀孕问题,如果不小心怀孕了,应该在早期安排做流产手术,病情较轻的心脏患者怀孕后要在医生的帮助下顺利渡过危险期,保障母子安全。遇到老年心脏病患者时候,要对其充满耐心,告诉他们只要按医生的要求配合治疗,病情会好转,要对治疗有信心,尽量少去人多嘈杂的地方,因为安静的休息场所才是心脏病患者最好的休养地方。

4 做好心脏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轻松治疗

4.1 沟通知病情

要想给患者一个轻松的治疗环境,就要与其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感受,通过交谈,了解到患者的年龄、文化学历、日常生活习惯,还要用眼神、表情、肢体动作与患者互动,调动好患者的情绪,才是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条件[3]。

4.2 理解去辛蒂

理解患者的疾苦是治疗的关键,患者因为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心情烦躁、抑郁寡欢、脾气暴躁在所难免,作为护理,要本着理解的态度去安慰患者,以蹲下来的姿态试着和患者做朋友,理解患者的烦恼、困惑、恐惧、压力、痛苦、支持他们,帮助他们,这对于改善患者的心态、提高战胜病魔的信心和还一个健康的体魄都是有必要的[4]。

4.3 安抚减压力

心脏病患者心理压力大,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随时受到威胁,这样的心理我们做护理的要理解、还要安抚患者不要有心理负担,要通过书本材料给患者讲解心脏病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好好治疗,适度锻炼,按时吃药是可以好转甚至痊愈的。耐心听患者的各种问题,详细耐心解释,解除患者的顾虑,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总之,对心脏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是保障心脏病患者健康的重要条件,我们要用耐心、细心、爱心和真心守护他们,帮助他们。

参考文献

[1] 黄 敏.1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衰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5).

[2] 尤黎明,孙国珍.内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2002,(06).

[3] 齐 艳,吴美福,金红梅.对朝鲜族和汉族护生临床实习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9):

2279-2282.

[4]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委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1,10(特刊):64-67.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饮食和心理辅导在肝胆护理中的综合应用探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护理